以体育塑造新时代的青年

2019-09-10 07:22雷俊伟
拳击与格斗·下半月 2019年6期
关键词:中国青年体育活动

雷俊伟

摘 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征程。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青年作为当代最年轻的力量,是推动新时代发展和建设的中坚力量,这种力量的来源是体育,以体育活动提高青年健康水平,以体育运动塑造青年的精神意志。青年的发展不仅需要博学多才的头脑,更需要健康的体魄,从而面对中国快速发展出现的问题。体育教育是我国逐渐走进世界舞台中心对中国青年的要求,也是在中国发展中贡献中国智慧的源泉。

关键词:体育活动;中国新时代;中国青年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7475(2019)06-014-01

自建国以来,中国青年在不同社会时期赋予了不同的使命。建国初期,中国青年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投身于社会生产中。改革开放以来,为增强综合国力,谋求发展之路,奉献于中国的各行各业。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国青年赋予了引领科技走向创新的使命。在新时代的要求下,中国青年如何继往开来,勇担使命?

1什么是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新时期运用马克思主义时代划分标准对照现实的结果。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只有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才能准确把握中国的基本国情,解决当下人民遇到的问题,紧密结合实际,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2为什么体育能塑造青年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体育是以身体与智力活动为基本手段,并伴随着复杂心理体验和教育的特殊学科,在人格塑造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能融知识教育、道德培养、能力训练、培养意志于一体,采取理论灌输、耐心疏导、情感感染、榜样示范、实践锻炼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增强体质又增强了意志,从而陶冶情操、净化感情,塑造健康人格。

2.1体育培养能力

能力是指才能和办事的本领。体育课的教学活动是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和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基本途径。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主要由认识能力、模仿运用、自我调控能力和自制能力等方面综合构成。一节体育课可以让学生通过练习动作,正确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做好动作,学生会在自己脑中构思每个动作的细节和自觉纠正自己错误动作,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每个学校都设有体育课,但每个学校体育课的教学程度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发达的一、二线城市,体育课的活动项目多,有专业老师指导,场地和器材都满足学生的每节体育课程的需求,而在不发达的地区,体育课就是一种为完成教学工作量徒有虚名的存在,既没有专业的体育老师指导,也没有任何体育项目,更没有体育器材。在发达地区,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很强,而在不发达地区,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很差。教育资源的不平衡造成学生能力的参差不齐。国家和教育局应缩小教育投入的差距,平衡发达和不发达地区的教育水平,做到教育资源在全国各地是共享的,无论国家哪个地区哪个学校,都有机会享受教育的权利,更有权利享受优质的教育。

2.2教育培养意志

意志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为了一定的目的自覺地组织自己的行为,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必须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要加强对学生祖国荣誉感的教育。而这需要通过体育去实现,当我国国旗飘扬在领奖台上空时,教师要及时启发学生,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个人为国家争光的愿望。在体育中,学生为达到某个运动成绩时,会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自觉地进行体育运动,在体育中学会坚持。体育的多样性,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意志,学生在艰苦的训练中感受体育游戏带来的趣味,在运动中感受快乐,在快乐中培养能力。在运动中,激发学生向前冲,不畏困难,勇夺第一,这是其他课程没有的体验,也是其他课程代替不了的。

2.3体育为勇担国家重担的青年提供了健康的体魄

健康,并不仅仅是不得病,还应包括心理健康以及社会交往方面的健康。也就是说,健康是在精神上、身体上和社会交往上保持健全的状态。体育运动是在中枢神经系统控制和健全四肢持有者共同进行下完成的,体育锻炼有利于人体骨骼、肌肉的生长,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机能状况,有利于人体的生长发育,提高抗病能力,增强有机体的适应能力,体育锻炼可以陶冶情操,保持健康的心态,充分发挥个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自信心和价值观,使个性在融洽的氛围中获得健康、和谐的发展;体育锻炼中的集体项目与竞赛活动可以培养人的团结、协作及集体主义精神。体育运动是健康的拓展,健康是从事体育的有效途径。无论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以及社会交往方面的健康都离不开体育。

3如何发展体育去塑造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青年

国家和教育局的领导应重视体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平衡体育在各学科的占重,不能忽视体育带给人的塑造作用。

丰富体育课程,打破原来无体育课和体育课程的单一的现象。注重培养体育人才和普及学校体育,体育的建设需要专业人员的指导,提高体育的教学质量。加大在体育教育中的投入,比如场地,器材等,完善相关管理。

参考文献:

[1]任海.以群众体育促进社会建设[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9).

[2]王家宏,赵毅.改革开放40年我国体育法制的进展、难点与前瞻[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8(9).

[3]显洋,陈泽霖.社会建构论视角下的群众体育运动[J].体育文化导刊.2018(9).

[4]赵国珍,王晓霞.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思想探析[A].体育研究与教育.2018(4).

[5]肖林鹏.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概念及其结构[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7).

猜你喜欢
中国青年体育活动
延安时期《中国青年》“栏目”中的青年政治动员
从五四运动理性思考中国青年的爱国主义精神
当代中国青年婚姻观的异化
韦君宜在《中国青年》时期的期刊编辑思想研究
通过体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耐挫力的策略研究
幼儿园体育活动中渗透安全教育的实践及研究
闽侯县初级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抗战时期迁黔军事院校体育活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胡耀邦和《中国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