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冰
摘 要:教材研究和课程建设一直以来都是教育领域的核心问题,关系着教学改革的贯彻落实与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而在教材研究和课程建设过程中,对不同的教材和课程标准进行比较,能够帮助教师理清教材中的知识脉络,并且更好地明确知识点之间存在的联系,可有利于教师改进自身的教学设计方案,帮助学生更系统地掌握好知识。本文主要以中美高中数学教材和课程标准进行比较,推进数学教材研究和课程建设工作。
关键词:高中数学;中美数学;数学教材;课程标准
实际上近些年来已经有一些教育学者对中美教育进行了对比研究,希望可以为国内的教育改革提供参考。数学教材是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知识载体,而数学课程标准则是数学课程的核心内容,将中美高中数学教材与课程标准进行对比,这是教育学者对中美教育进行对比研究的重要项目。要找出其中的异同点,则需要对其进行充分的了解。
一、中美高中数学教材的对比
美国高中数学教材实际上是由各州和各学区来决定的,教师手上的教材涵括了教师用书、学生用书以及教学辅助材料。而教师用书的编写很详细和全面,教师只需要对课程安排进行整体规划,并将丰富的教学资料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参考教师用书来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而中国高中数学教材的教师用书属于官方教学参考书,在原有数学教材基础上拓展了各种数学内容,也涵括了数学内容的解读、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的分析等等,能够帮助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和解读教材内容[1]。从数学教材的教师用书这一点来看,中美高中数学教师都选择了教师用书来作为教学参考书,这一教学工具的使用旨在让教师能够有朝一日脱离教师用书,独立进行高质量的数学教学。只是中国高中数学的教师用书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指导效果不够明显,教师在使用的过程中违背了用书的编写初衷。尤其是当前教师用书有许多替代品,应试教育的功利性特征比较明显。而美国的数学教材非常尊重作者与版权,在教材中注重介绍书籍的作者,旨在培养学生的版权意识,增强其珍惜书籍的意识。而这也是中国高中数学教材使用过程中应该予以借鉴的重要内容,要致力于克服教材使用方面的弊端,甚至避免走向极端化。
二、中美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对比
中国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和美国数学教育原则标准的颁布时间大致都是在2000年,而前者的课程理念和后者的数学教育原则既有着相同点,又有着不同点。首先在数学公平方面,美国对学生都提出了高要求,但是他们接受教育的机会是均等且优良的,所有学生都会有必须的资源与支持;中国的数学公平即是为学生提供发展的平台,让学生能够奠定适应未来发展的数学基础和数学素养,这代表着一种必要的数学准备[2]。其次,在数学课程方面,美国的数学课程是教学活动的蓝本,各年级的课程内容非常明确,且具有连贯性;中国的数学课程可以满足个性选择的需要,为学生提供了一定的自主选择与发展的空间。最后,在数学教学方面,美国的有效教学就是要求数学教师可以知道学生的学习需要,并帮助学生获取获取知识与技能;中国的数学教学注重加强双基教学,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数学应用意识。
中国的高中数学课程理念与美国数学教育原则都强调要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做好未来学习与发展的数学准备,同样强调学生有公平的发展机会,强调因材施教。但是中国的数学课程理念却更加宽泛,而美国的教育原则比较具体,能够和实际教学进行紧密的联系。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与时俱进地优化双基教学。
三、中美高中数学课程内容的对比
两个国家的高中数学课程内容都具有一定的广泛性,涵括了不少的数学分支[3]。在此,笔者仅以函数这部分的课程内容为例,探讨两个国家高中数学课程内容的对比。一方面,在函数的广度方面,美国高中数学的函数课程内容涵括了七十二个知识点,而中国高中数学的函數课程内容则达到79个,都反映了函数的重要地位。而且从课程内容量来看,中国的函数知识广度方面更大,比如高中数学函数中的幂函数这部分知识点仅仅存在于中国的高中数学函数知识体系中。另一方面,在函数的深度方面,中国高中数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函数知识点更多,要求也更多,但是在函数知识运用这一方面,美国高中数学提出的要求更高。也就是美国的高中生既要掌握知识点,又要灵活运用知识点,并非限于理解的层面。针对这一点,中国的高中数学课程内容的改革可以予以借鉴,优化我国的高中数学教学形式,始终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进中国高中数学教育的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中美高中数学教材和课程标准及课程内容之间既存在相同点,又存在不同点。但是从总体来看,我国的高中数学教学有待进一步改革与优化,可合理地借鉴美国高中数学教学的优势之处,推动国内高中数学教育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震.中美两国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对比研究[J].中学生数理化(学习研究),2014(10):93-94.
[2]张昕昕.中美国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比较[D].东北师范大学,2012.
[3]韩蕾.中美高中数学课程对比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13):5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