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情境化问题设计探究

2019-09-10 07:55:29林春明
高考·上 2019年6期
关键词:情境设计高中数学探究

摘 要:本文结合人教版数学教材的部分内容,论述了高中数学教学情境化问题建立的重要性和三个策略,希望能为高中教学提供相应的帮助。

关键词:高中数学;情境设计;探究

引言:高中阶段,数学课程的学习对学生十分重要,能够给学生打下全面的数学知识基础,形成“数学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习惯,进而培养学生一定程度的数学核心素养。从升学角度来看,高考数学单科150分,占比也较高。然而,根据对当前高中(特别是农村)数学课堂教学状况的调查,发现不少课堂教学模式还比较陈旧,课堂氛围对于学生学习的帮助普遍不大。主要原因是教学方法单一,“填鸭式”教学占有很高的地位。这样造成了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学生学习效率较低。因此,就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开展了“教学情境化问题设计”的探究。

一、建构问题情境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所谓问题情境环境,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自主学习,并在学习后能够完成相应学习目标的一种情境模式。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学生是被动学习的接受者。这样的教学方法往往会让学生逐渐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但是,通过建立问题情境教学模式,学生便能够通过自主学习获得数学知识,学会用数学思维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改变了以往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情境教学中成为了引导者,学生则成为了学习的中心。师生之间地位的转变,让学习变得更加的自由化,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二、高中数学情境化问题设计策略

(一)情境化问题设计要有趣味性

在情境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问题的“关键点”。“情境”的创造,目的是让学生更好的对学习产生兴趣,因此,教师在进行问题的设计时,要充分的保证问题的趣味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对学习始终保持好奇心和参与的积极性。例如,在进行《函数》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水城威尼斯”的马尔科广场问题,如在广场一角,建设有87米高的巨大教堂,而在教堂一侧,有一空地,在空地上,教徒会做一个有趣的游戏。在游戏中,会蒙住人的双眼,让其从左走到右,最后再比试一下谁走的速度较快。在这个游戏中,可以发现,虽然距离只有180多米,但是没有人能够完成。所有人不是走出了一个弧线,就是走出偏离道路的直线。基于此,教师便可以提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提出这个问题后,通过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猜测一些可能的原因,以及解决这种的问题的方法。这种问题设计情境激发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学习“函数”的兴趣。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收集资料,然后进行专项分析,最后给予学生正确的答案:原来,具体原因是人们行走时,一只脚的步幅度要小于另一只脚的步幅。由于这些微小的差距x使得人类在长时间的步行中,形成了一个半径为y的圆。假如,某人两脚的踩线间距为0.1米,而每步会走0.7米,那么在走路中,所形成了以下的关系:形成圆的半径y和步幅差x,从而得出公式(0<x<0.1)。在对情境问题进行解释时,教师便能够通过顺其自然的情况对函数原理进行解释。而学生通过问题情境的学习,也能够有效对数学知识进行充分的理解。

(二)情境化问题设计要有所存在悬念性

在对高中数学进行问题情境设计的时候,教师要对问题设置悬念,从而引起学生的好奇心。通过让学生带着好奇去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函数》数学内容的学习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带有悬念的问题,勾起学生的兴趣。如,教师先拿一张干净的纸,然后让学生对纸进行五次折叠,然后让学生思考,如果纸的厚度为0.1毫米那么在五次对折后,厚度为多少毫米。如果不對纸张大小进行考虑,那么对折27次,纸张的厚度是否会有8848米?教师通过提问这样的问题,学生便会产生好奇,并感到吃惊。而教师便可以在学生的好奇中,揭示出其中蕴含的函数的原理[1]。从而让学生了解函数的表达式为,通过对进行运算,然后得出13442米。这样的学习过程,不仅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兴趣,而且还能够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思考和构建[2]。

(三)情境化问题设计要有阶梯性

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是由简到繁的。所以,在进行问题的设计时,要对问题的阶梯性进行考虑,从而达到逐渐扩散学生发散性思维的作用[3]。例如,在进行《等差数列》的学习时,比较常见的问题方式是对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进行解出。而教师可以,进行以下问题情境的设计:从前有一位国王,对自己的妻子十分宠爱,但是妻子早亡[4],为了纪念妻子,国王在妻子的陵墓前建造了一个宏伟的建筑,这所建筑以三角形为基础,并且在此之上镶嵌了许多不同大小的钻石。建筑共有100层。那么,第一个问题,便可以提问在这个图案上有多少个钻石。这个问题在数列上相较简单,学生只要进行1+2+3……+100即可。第二个问题,可以提问从一层到九层需要多少钻石。这个同样使用第一种算法即可。第三个问题,便可以设置从1层到n层用多少钻石。由此便能够得出一个公式。第四个问题,若该数列{an}为等差数列,那么如何得出a1+a2+……+an。通过前三个问题的探索,从而得出最后一个结果。通过循序渐进的方法能够有效的让学生接受相对较难的知识点。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合适的问题情境设计,能够让学生对于学习产生兴趣。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比其他的学习方法更为活跃。而且通过在课堂上角色转变为占据主动地位,学生能够更加自觉、自主地学习,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志灵.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策略探索[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9(11):74-75.

[2]金雪东.指向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从教学情境设计入手[J].上海中学数学,2019(5):1-3.

[3]苏西伟.关于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深入思考[J].人生十六七,2018,000(03Z):P.82-82.

[4]周兴存.“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中的运用——以“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为例[J].新课程(下),2019(1).

作者简介:林春明;1963年;性别:男;民族:汉族;福建省福清市;学历大学本科;高级教师;从事的研究方向数学教育

猜你喜欢
情境设计高中数学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中等数学(2021年11期)2021-02-12 05:11:46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快乐语文(2018年13期)2018-06-11 01:18:16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中等数学(2018年11期)2018-02-16 07:47:42
高职《图片处理》课程的教学大纲设计
东方教育(2016年13期)2017-01-12 20:51:22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情境设计的策略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0:58:31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4:54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20:33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