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智春
摘 要:中华民族在实际发展的过程当中,传统文化往往是精华、精髓所在,民族特色非常强,是值得被后人发扬、赞颂的优秀文化。因此,结合语文学科人文性、文化性的特点,小学教师在语文教学的实际开展当中,也应发挥学科优势,不断的渗透一些传统文化的精髓,使得学生的文化视野得到拓展,使得学生的人文底蕴得到增强。基于此,本文将以此为话题,对传统文化的渗透对策进行研究,希望对相关工作的展开发挥出借鉴价值。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渗透
前言:在小学教学当中,语文这一学科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特别是在文化学习、语言文字的学习上有着非常大的助力。因此,在语文教学的实际开展当中,教师也应承担好自己的任务,不仅要促使学生知识、技能的生成,也应注重传统文化精华的渗透,使得学生在局限的课堂中得到更多,这对学生综合能力、人文素养的生成有着非常大的助力。
一、营造良好氛围,实现文化渗透
在语文教学的实际推进当中,教师应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学生在学习中的个体需求,来为学生营造良好、和谐的文化氛围,使得学生能在这一氛围下更好的开展学习。在这一过程当中,教师应该尽量的发挥氛围的优势,深化学生对文化的认知,增强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使得学生更好的学习传统文化,能对文本内容形成更深刻的感知。
例如,在讲解《静夜思》这首古诗时,在古诗的学习之前,教师就可以先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作者李白生平的一些事迹,找寻相应的网络资源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使得学生能入情入境,更好的理解古诗内涵。另外,在古诗的诵读当中,教师也应抓住这一时机,引导学生在诵读中做到抑扬顿挫、富有情感等,使得学生在这其中不断的感知到古诗的价值、魅力,使得学生能赞叹、欣赏古人的智慧,使得传统文化精髓的渗透得到实现,使得学生畅游在文化的海洋中,获取到更好的成长、发展。
二、结合识字教学,实现文化渗透
在传统文化当中,汉字往往是精华、精髓所在,每个汉字的背后都蕴含着文化故事,是教师在渗透文化当中的切入点[1]。因此,在教学实践当中,教师也应充分的结合识字教学,促使学生领略汉字的文化等,使得文化的渗透得到实现。对于小学生来说,汉字的学习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容易丧失兴趣,很难达到理想中的成效。因此,面对学生的这一现状,教师一定要创新教学形式,减少学生在学习中的乏味感,使得文化的渗透效果得到增强。
例如,在开展识字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认真写字,应该“写好字、做好人、走好路”等,使得学生在写字的过程当中,也能和做人互相联系,实现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的渗透。另外,在实践教学当中,教师在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时,也可以为学生介绍字的由来,如“爱”这个字,教师就可以在黑板上书写繁体字,让学生明白在繁体字当中多加了“心”,应该用“心”去爱身边的人、事、物,使得学生能深感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使得学生懂得“爱人”,使得传统文化的实现得到实践。
三、通过民风民俗,实现文化渗透
针对于传统文化来说,本身的稳定性、继承性、民族性都是非常鲜明的[2]。因此,在语文教学的实际开展当中,结合传统文化的特点,教师也可以结合传统节日、民俗,来进行文化的渗透,使得学生在这其中更好的感知传统文化,使得传统文化精华的渗透得到实现。
例如,在讲解《元日》这首古诗的过程当中,教师就可以将我们熟知的“春节”为切入点,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对“春节”进行讨论、探讨等,使得教学得到开展。在这其中,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资源,为学生播放一些和“春节”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将学生更好的带入到情境中去,使得学生对诗人笔下的情境进行深刻的感知,使得文化的渗透得到实践。
四、诵读文化经典,实现文化渗透
在语文教学的实际开展当中,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3]。因此,在进行文化渗透的过程当中,教师也可以适当的融入一些文化经典,使得学生的文化内涵得到丰富。
例如,适合小学生诵读的经典是非常多的,如《百家姓》、《弟子规》、《三字经》等,都非常适合小学生诵读,教师不仅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也可以在每周抽取一段时间,带领学生一起鉴赏,使得文化的渗透得到落实,使得学生获取到更多。
结论:综上所述,小学教师在语文教学的实际开展当中,不断的进行传统文化精华的渗透、融入是非常必要的。在这样的模式下,不仅有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使得学生的文化内涵、人文底蕴得到丰富,也能更好的落实课改要求,使得教学的开展得到升华。因此,在教学活动的实际开展当中,教师一定要强化认知,使得教学效果一举数得。
参考文献:
[1]吕琳.翻转课堂在高年级习作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17):144-145.
[2]鄢曉丽.小学语文教学应用信息技术的技巧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17):166-167.
[3]王忠强.浅析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功效[J].中国校外教育,2019(18):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