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应用于职业教育中的几点想法

2019-09-10 18:09孙媛媛
新生代·下半月 2019年7期
关键词:学生发展工匠精神职业教育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在不断的发展着,而工匠精神是作为职业教育中重要的思想教育组成部分,对于职业教育的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笔者就针对工匠精神运用于职业教育中的具体效果以及相关的意义做一个详细的研究与分析。通过笔者的调查发现,工匠精神主要是由三个方面所组成的,分别是职业教育中专业的精神、对待职业的态度以及人文素养这三个方面所组成的,对于职业教育有着一定的意义。工匠精神是从业人员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与人生观和价值观紧密相连。在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需要,是企业、职业学校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职业学校要深入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高度重视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要努力探索不同的途径和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关键词】:工匠精神 职业教育 学生发展

1. 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指的是一种某个行业的手艺人在技术上有着过硬的基础,而工匠的精神指的就是在这种技术的基础上结合个人的价值观所培养出来的一种品格。通过笔者的调查发现,我国早在古代就对于工匠精神有着一定的解释,其主要是认为工匠精神是一种“巧夺天工”的创造精神,同时还有着一定的敬业精神,只有将创造的精神与敬业的精神相结合起来才是一种工匠的精神。随着社会的发展,工匠已经成为了我国主要的建设人员之一,对于社会的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其的工匠精神更是进一步的影响着年青一代的学生们,而职业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机构之一,其的教育理念中对于工匠精神有着一定的重视程度,从而进一步的加大教育的成功性,并且培养学生对于建设等技术方面的精神层面的认识,对于学生的价值观以及各方面的精神层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2.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的分工也越来越明显细化,而与此同时,各个行业对于有着相关技能的专业人才也是极力的追求,从而进一步的加大各个行业的技术性以及发展力度。一方面要有过硬的技术本领,另一方面则要有脚踏实地、乐于钻研、耐得住寂寞、乐于奉献的精神,也就是要有工匠精神,而作为培养这类人才的职业学校来说,具有责无旁贷的培育责任。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的灵魂,如果失去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价值观,就会让 职业教育培养出的人才失去核心竞争力,职业学校的发展也会失去方向。

3.工匠精神应用于职业教育中的现状

3.1工匠精神价值观逐渐淡出

由于受金钱至上论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追求低付出、高回报、快速的、投机取巧似的成 功。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在快餐文化成为一种现象的今天,人心显得尤其浮躁,甘于在基 层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的人越来越少,更谈不上有什么工匠精神。随着社会不良风气的影 响,再加上整个社会一线、基层技术工人待遇普遍偏低等现实问题,导致人们的价值观不断受到冲击,越来越多的人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越来越多的人有干大事、挣大钱的梦,于是工匠精神慢慢淡出人们的思想领域。

3.2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培育普遍处于缺位状态

职业教育管理部门逐渐失去对工匠精神的重视,教育者渐渐丢失了对工匠精神的传承教 育,很多职业学校在这一块的德育中是缺失的,或者虽然有融入其他德育内容中,但是没有单独作为专项教育内容提出来,使得职业教育失去了教育的本质和职业教育的灵魂,导致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对于具体的道德方面的教育降低了重视的程度,严重的影响了学生在教育中所得到的技术精神层面的价值观。所以说目前的从职业院校所出来的匠人们没有收到相关的精神的培养,导致了我国目前的学生只有知识没有文化这样一个尴尬的场面。

3.3专业教育与工匠精神的融合度有着一定的缺失

通过笔者的调查发现,目前的职业教育中,专业的教育以及教育理念在具体的教育课程中与工匠精神的融合没有到达一定的程度,从而严重的影响了职业教育的效果。通过笔者的调查发现,我国目前的职业院校中主要的特色就是将企业的技术与相关的课程结合起来,达到一种“工学结合”的教学状态,从而进一步的导致学生与通过企业的文化素质以及职业素质得到一定的熏陶,从而达到真正的“育人”的目的。但是在目前的职业院校中在设置专业的课程上面以及具体实施的教学过程中没有很好的与企业、市场上的精神、需求结合在一起,同时还有职业院校与企业联合教育学生的体质没有完全的形成,相关的机制也不够健全,对于一些职业素养的标准没有落实到位,从而严重的影响到学生在实践的活动中美哦有对工匠精神有着一定的认识以及了解。

4. 职业院校培养工匠精神的道路

4.1思政教育方面

首先在职业院校中最重要的不是相关技术的培养,而是对学生的道德理念以及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只有在其的精神上有着极力的培养,才能使得学生在教育中以及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认识甚至进一步的了解工匠精神中所存在的意义,从而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首先在具体的培养方面。可以进一步的加强辅导员在教育体系中所扮演的角色,进一步的使得辅导员发挥该有的作用,具体的操作可以以专业的工匠精神的演讲会、主体班会等使得学生们认识工匠精神的含义以及概念,让学生在了解工匠精神的过程中对于个人的成长以及毕业之后的所就业的位置等进行相关的认识以及精神层面的深入。

4.2专业教育方面

专业的教育是职业院校所一直以来提倡的最主要的教育理念之一,并且专业的教育课程与学生的技术有着重要的联系,所以将工匠精神融合到具体的专业教育中是提升学生了解工匠精神的有效途径。通过笔者的调查发现,我国目前的从职业院校所出来的匠人们没有收到相关的精神的培养,导致了我国目前的学生只有知识没有文化这样一个尴尬的场面。所以想要进一步的提升提升学生的工匠精神,就要完美的将专业教育以及工匠精神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最中的教育目的。笔者认为具体的结合主要是在職业院校的专业教师方面,只有进一步的提高教师对于工匠精神的认识以及重视,才能够将工匠精神结合在具体的教育课堂中。

4.3校园文化方面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最基础的精神层面的存在,对于学生的精神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校园文化体现的是所有教育机构的一种教育的文化风味,很容易影响到学生对于自己所学的专业的价值观,所以就要进一步的将工匠精神结合在校园文化上,从而能够最大程度的提升学生对于工匠精神的认识。首先笔者建议通过相关的开展校园具体的活动,将学校的校风以与工匠精神紧紧的结合在一起,其次可以进一步的以“工匠精神”为主题进行校园艺术活动,将整体的校园风味以及教育环境提升到工匠精神的层面。最后可以制定相关的制度来提高学生、教师对于工匠精神的重视,可以将其制定在校规校纪以及管理制度中,进一步的完善职业教育中的教育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工匠精神对学生的有效教育。

总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在不断的发展着,工匠精神作为职业院校中的重要部分,对于学生的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笔者的调查发现,我国目前的职业院校中对于工匠精神的建立没有一定的重视,从而对学生的教育有着一定的影响,综上所述,笔者也给出了相关的建议以供参考,从而进一步的提高工匠精神在职业院校中的建设,进一步的达到教育的最中目的。笔者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工匠精神将会为我国的职业院校提高良好的教育观念,从而推进整个教育体制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燕.工匠精神应用于职业教育中的几点想法[J].职业技术,2018,1705:43-45.

【2】欧阳叶.心理引导在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中的应用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8,2701:21-24.

【3】陈雨.论工匠精神的哲学意蕴[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002:25-28.

【4】吴瑾,杨玉凤.应用型本科高校“工匠精神”培育的长效机制构建[J].龙岩学院学报,2017,3505:123-128.

【5】蒋祖星.人才培养视域下职业教育政产学关系模型研究[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01:114-118.

作者简介:姓名:孙媛媛  出生年月:1984.7  性别:女   民族:汉 籍贯:徐州市 职务:教师 職称:讲师 学历:研究生 研究方向:计算机

猜你喜欢
学生发展工匠精神职业教育
高中生网络成瘾及其相关因素探究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