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数学课前作业的设计策略

2019-09-10 07:22万琼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低年级数学生本教育设计策略

万琼

【摘要】“生本教育”理念倡导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性学习精神,提倡“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让低年级学生完成数学课前作业,进行自主性、尝试性练习,不仅可以让学生充分做好心理准备和知识准备,还可以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获得知识经验与方法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关键词】生本教育 低年级数学 课前作业 设计策略

“生本教育”理念倡导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性学习精神,提倡“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低年级小学生尚不具备自我管理学习行为的能力,让他们自己课前进行探究性预习是不现实的,如果他们对下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一无所知,就不可能实现“生本教育”要求达到的教育目标。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设置适当的数学课前作业,让学生进行自主性、尝试性练习,是践行“生本教育”思想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

一、設置数学课前作业的目的与作用

1.让学生有准备地进入课堂

有人说,“课前作业”不就是“课前预习”吗?确切地说,“课前作业≥课前预习”。也就是说,“课前作业”比课前预习所包含的内容更广泛,形式更多样。因为“课前作业”更注重科学性和趣味性,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设置课前作业,一是为了让每个学生带着有准备的大脑进入课堂、进入学习,使其课内学习更深入,交流更宽泛:二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因为低年级阶段是培养、塑造学生各种行为习惯和学习能力的最佳时期。

2.有助于教师“以学定教”

生本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师的“教”必须以学生的“学”(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思考能> 力)来确定教学的内容与形式。美国著名教育家奥苏伯尔指出:“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教师必须探明这一点,并且从这一点开始教学。”设置课前作业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起点。帮助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学习能力,并适当地调整教学策略,使教师的“教”更加有的放矢,师生的配合更加默契,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自我生成知识与经验,使学生从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低年级数学课前作业的设计策略

1.注重趣味性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数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低年级小学生好奇心重,对感兴趣的事物喜欢追根问底,低年级数学教师一定要善于顺应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设计的课前作业既要注重趣味性和实践性,又要紧密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一课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课前作业:

(1)在你的座位上先向教室前面看,再转过头向教室后面看,看到教室的样子一样吗?有哪些区别?

(2)请分别站在校园里雕塑的前面、后面、左边和右边去观察,看到的雕塑样子一样吗?有哪些区别?

教室和校园里的雕塑是学生再熟悉不过的事物,但在笔者提出这个问题之前,很少有学生认真观察过教室和雕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越是熟悉的事物,人们往往越是难以描述它的样子。因此,笔者的课前作业一布置,马上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一下课,性子急的学生就跑出教室去观察雕塑了,教室里的同学则是不停地转向前、转向后观察教室。这次布置的课前作业学生完成得非常好,为新课“方位认知”的学习扫除了最大的障碍。

2.注重尝试性

尝试性课前作业是教师在讲授新课内容之前,让学生进行的与新课内容相关联的尝试性学习,用以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已有积累和学生的认知能力,为新课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例如,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中的例1,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100以内的连加、连减。这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掌握两个竖式连写的计算方法”。为了降低学习难度,笔者设计了这样的尝试性课前作业:

(1)口算

2+4+3= 30+40+20= 2+30+5= 70-30-20=

14-9-2= 80-40-20= 15+5+16= 16-4-5=

(2)竖式计算

45+17

52+38

80-59

96-18

设计这样的尝试性课前作业,一是让学生回顾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二是帮助学生温习用竖式计算的方法,有利于促进学生自觉实现知识迁移,为例1的学习扫清障碍、打好基础。

3.注重自主性

很多教师认为,低年级小学生学习数学主要得靠教师讲解,对于学生的课前预习不抱多大期望,所以布置的课前作业往往流于形式,对课前作业的内容和要求不够明确,可操作性不强,作业效果也是差强人意。例如,有的教师布置的课前作业是“课后自主学习课本第23页至第25页”,既没有提出具体的学习要求,也没有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布置这样的课前作业让学生不知从何下手,不仅达不到让学生白主学习的目的,反而使他们对自主学习产生误解,把自主学习简单理解成就是自己看看数学书,久而久之使学生养成敷衍搪塞的不良习惯,这与设计课前作业的初衷完全背道而驰。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教师在布置课前作业时,必须全面透彻地理解教材,对全班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特点要心中有数,设计合理的自主探究性课前作业,并提出明确的作业要求,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独立解答课前作业。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初步认识”时,笔者在吃透教材之后,设计了如下的自主探究性课前作业:

(1)自己阅读课本第12至第14页的内容(例1、想想做做),有不懂的地方要反复多读几遍,看看能否理解,如果还不能理解就标上“?”。

(2)按书上的要求找一找身边的图形,看看哪些是四边形,哪些是五边形,哪些是六边形。

(3)自己試着回答课本上的问题,会回答就标上“√”,不会回答就标上“?”。

(4)课本第13页的“想想做做”你会做吗?自己试着做一做,会做的标上“√”,不会做的标上“?”。

设计这样的自主探究性课前作业,作业要求非常具体细致,学生在完成课前作业时就会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才会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做学习主人的快乐。

4.注重层次性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也就是说,小学数学教育与教学不仅要面向全体学生,还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前作业时,就不能采用“一刀切”的办法,而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富有层次性的作业,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得到成功的体验。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认识平行四边形”一课时,为了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笔者设计了这样的课前作业(如图1、图2):

判断下列图形哪些是平行四边形。

(1)图1是第一层次的作业;图2是第二层次的作业,其中又包含两层作业。

(2)图1、图2的题(1)的课前作业要求最好独立完成,不能独立完成的同学可以两人合作或多人合作完成。

(3)图2的题(2)先自主思考、探究,再小组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设计这样的课前作业,学生可以根据白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灵活选择完成作业的方式,真正体现了“生本教育”的理念,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满足不同学生的实际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和自我表现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综上所述,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有准备地进入新课的学习,教师就要有准备地设计课前作业,使学生逐步形成“展卷而白能通解,执笔而白能合度”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I]张军会。如何使数学预习作业更好地为低年级学生服务[J].新课程(小学),2010 (12).

[2]蒋银花.小学数学预习作业的设计[J].中国教师,2010(6).

[3]张定强.小学数学教学策略[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7).

猜你喜欢
低年级数学生本教育设计策略
赣鄱生态水产品包装设计策略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浅议郊野公园对城市宜居性提升的设计策略
设计策略决定企业品牌形象
大连智慧旅游平台UI浪漫设计研究
关于小学数学单元感受小研究设计的思考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