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君杰
【摘要】教师的行为对乡村中小学生的学习质量有着较大的影响,对于如何提升乡村中小学的学习质量,我们对教师的行为提出了五点建议,分别从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的沟通方式、教师的素质结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关注学困生这五个方面来阐述。
【关键词】 教师行为、乡村中小学生学习质量、提升对策
一、展示教师的人格魅力、发挥教师的人格效应。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教师个性的具体表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教师的人格特征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而这种效果往往是及时有效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生教与学生学的过程,也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思想与情感的双向沟通过程。教师的态度、情感、教师的风格和意志会从不同方面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质量。对于一个好老师来说,教学不仅仅是生存的手段,课堂不仅仅是知识转移的场所。教师必须热爱教学,对教育有高度的责任感,勤奋工作,对教育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师对事业的热爱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将深深地影响着他的学生。一方面,他们可以作为学生的榜样,这样他们可以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做的更好。另一方面,当教师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情时,这种热情也会激发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学习热情。因此,当教师在教学中充满激情和执着,学生也会以更加积极的方式学习。
二、重拾传统家访,架起沟通的桥梁。
家访是指教师对学生进行家庭访问,是为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家长和教师双方积极沟通,彼此配合支持的双边活动。家访能够为家庭和学校搭建起沟通的桥梁,教师如实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情况,同时了解学生家庭基本信息,指导家长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另外,和家长建立起平等的交互关系,更容易形成家校合力。良好的家校合作与沟通模式,一方面可以使青少年拥有更多的情感支持与关怀,另一方面可以营造积极的文化氛围,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同时,家校合作能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走出教育的误区,可以增进家长同教师之间的相互了解,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
三、完善教师的素质结构,强化学习策略教学,重视学生的学习效果。
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加强知识储备,提高文化素养。因此,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更新知识内容,及时掌握新知识、新技术,适应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需要,适应新一代学生知识和学习能力的变化。这就要求教师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深刻理解教材,不仅要传授学生学科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学习这门学科的方法和策略;另一方面,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学习掌握学科以外的新知识,开阔视野,拓宽知识。
第二,加强教育观念的学习,改变教学方法。只有遵循教育规律,教师才能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掌握正确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多种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在与学生打交道时,教师必须平等对待学生,愿意成为学生的朋友,并成为他们的榜样。
第三,转变传统观念,努力成为教育教学领域的研究者。在传统意义上,教师只是书本上的教师,教师必须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这就要求教师具备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了解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并运用相应的研究方法。學习策略的研究和学习应该进行详细的研究。同时,教师也应该有反思自己教学的能力。能够从学生的学习策略和效果的角度全面评价自己的教学,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第四,紧跟时代潮流,拓宽学习道路。在信息化的今天,学习如何利用网络信息资源进行学习是教师的一项基本素质。教师应自觉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融合,利用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开发教学资源,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良好的学习工具。
四、理解和尊重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对学生的爱不仅体现在课堂上精心准备的讲座上,还体现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理解是尊重的前提。没有理解,就没有尊重。只有尊重学生,我们才能与学生和睦相处。乡村学校有很多留守儿童,他们缺乏与父母的情感交流,性格内向,但他们仍然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内心深处的信任。这就要求教师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理解和尊重。要理解和尊重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必须把每一个学生都看作是一个独特而有价值的人。第二,必须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在学生教育活动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但就人的价值和尊严而言,学生和教师是平等的。老师应该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不管他们的个性有多不同,分数有多高。教师不能因为某一部分学生的个人喜好而偏袒他们,歧视其他学生。再次,老师应该倾听学生的心声,走进学生的内心。教师应该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当学生最需要关心、理解、鼓励、安慰和指导时,他们必须抓住最好的时间,与他们很好地沟通。
五、关注学困生,满足学生不同学习需要。
在当前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着这样一群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可能是学习目标不明确,自身基础差,自制力不强,学习方法不合适。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全面掌握学生的才能、特长、爱好、性格特点、理想追求等,并对这些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学生学习困难的症结所在。对待有困难的学生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爱心。与其他学生相比,学习困难学生的自尊心更强,他们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信任和理解。因此,教师可以用真诚和宽容来消除师生之间的差距,给他们机会,让他们有一个成功的体验。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自己的每一步进展,增强自信,提高学习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