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2019-09-10 07:22:44王爱梅
天津教育·下 2019年7期
关键词:合作能力区域活动幼儿

王爱梅

【摘  要】区域活动是幼儿自主选择参与的活动,是为幼儿提供自由交往合作的有利平台。在区域活动的内容设计、材料投放、实施记录、指导评价等环节,教师有目的地为幼儿创设轻松和谐的合作氛围,渗透文明的合作语言,促使幼儿与同伴间形成互相谦让、互相帮助的亲密关系,为幼儿有效的合作行为创设有利条件。

【关键词】区域活动;幼儿;合作能力

一、深入解析主题和领域内容,选取有利幼儿合作的区域活动

(一)区域活动和领域活动内容的有效整合

在学习“统计”前,在大班数学区投放玩具、文具、食品三类,玩具类投放各种玩具实物及相应的统计条、图片和操作插槽;文具类投放各种玩具实物及相应的统计条、图片和操作插槽;食品类投放各种食品实物及相应的统计条、图片和操作插槽。两个或者三个幼儿合作完成一份材料,分工数数和记录。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决定是否再开展集中活动。

(二)区域活动和主题活动内容的有效整合

在制定主题活动计划时,把适合投放到区域活动中的内容特别标注,跟随主题活动的进展投放到区域中。中班主题活动“纸的家族”,先设计主题网络及区域活动解析图:纸的家族:1.纸从哪里来?(集中活动:纸的发展史;操作区:造纸术)。2.纸张用处多(集中活动:各种各样的纸;美工区:自己做图书)。3.好玩的纸(科学区:紙的小魔术;动手区:好玩的纸玩具;美工区:彩纸大拼贴、剪窗花)。4.集中活动:节约用纸好习惯(美工区:变废为宝)。让区域活动和主题的开展融合在一起,更能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二、师幼协商讨论,预设和修改规则,为幼儿合作创造条件

师幼合作,制定有利幼儿合作的活动规则。如师幼预设中班数学区规则:1.进区人数4人;2.会看图操作;3.和同伴合作记录。在进区时有5个小朋友都想进数学区,便和幼儿商量解决办法,有的小朋友说其中一个去别的区,有的说他们可以一起操作记录,有的说他可以当小老师,没想到孩子们有这么多办法,于是我们把规则1修改为进区人数4~5人。让幼儿自主参与制定规则,为幼儿间的合作创造条件。

三、家园合作,收集生活中“原材料”,为幼儿合作做好铺垫

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和大自然中的材料都隐含着形状、数量等教育因素。家园密切协作,请家长和孩子一起收集“原材料”,这就大大增加了活动的可操作性和探索性。如小班生活区“包饺子”,提供干草、竹叶、订书机、剪刀、各种纸张边角料——海绵纸、皱纹纸、废旧报纸等。第一周制作饺子馅,让幼儿训练撕、剪等技能。第二周提供饺子皮模型卡纸,印剪各类饺子皮。第三周和好朋友一起包饺子。第四周把饺子送到特色小吃,和其他小朋友一同游戏。

四、在区域活动中渗透合作技能

1.融入生活情境,营造合作氛围。生活情境的再现能激起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欲望,让幼儿在合作游戏过程中体验合作的乐趣。大班角色区“小吃店”,第一周让幼儿共同制作各种小吃并装碟,再现生活场景。第二周师幼商讨给各种小吃标上价格,制作代购券。第三周幼儿扮演不同角色,合作游戏。幼儿的积极性非常高,他们在讨论、分工、合作、评价的过程中树立自信心,体验合作带来的成就感;2.渗透合作语言,学会与他人友好协商。现在的孩子都是父母和爷爷奶奶的心肝宝贝,大都不善于与他人合作。因此需要老师教给幼儿与他人友好交流的合作性语言, 如“我能和你一起玩吗”“我们一起想想办法吧”等。合作性语言的渗透为幼儿的有效合作打下很好的基础,长此以往,幼儿就会越来越喜欢合作;3.培养幼儿互相谦让、互相帮助的好习惯。在活动中发现能力强的小朋友包揽太多的任务,不爱和别人合作。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安排一个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促使他向同伴寻求帮助,积极参与合作。有意识地设置活动坡度,为每个幼儿提供适合的阶梯,“强弱配合”、一起感受动手的快乐。

五、关注幼儿合作行为,有目的观察、指导并记录

1.全面细致观察幼儿活动,及时调整更新活动材料。在活动中教师要细致地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把握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并有目的地更新投放材料。如大班数学区“我会打电话”,让幼儿根据老师提供的卡片算出电话号码,同伴拨打电话并说说几加几等于几。第一周孩子积极性比较高,同伴配合默契。第二周没了新鲜感,幼儿出现消极、不专注现象。老师发现问题及时构思活动内容,调整并设计探险寻宝环节,投放密码锁和密码袋,同伴合作算出密码,寻找宝物并记录;2.适时介入幼儿活动,记录幼儿合作情况。在活动无法开展或不能深入进行时,教师以合作者的身份、使用友好的合作语言提供有效指导。在深入观察幼儿的基础上,记录幼儿活动时的合作情况、有矛盾时是否能商量解决、同伴遇到困难时是否能主动帮助等。

六、活动评价时关注幼儿合作行为,加强幼儿合作意识

1.关注幼儿合作情况,促使合作行为内化。活动时,关注幼儿分工是否明确、是否会使用文明的合作语言、遇到矛盾时是否会自己协商解决。评价时,关注幼儿是否会讲述合作细节,针对活动前后的点点滴滴作适当点评,再次交给幼儿合作技能和方法。努力让合作行为住进幼儿的心里,创设融洽和谐的合作氛围,师幼携手前进;2.分享幼儿的合作成果,体验合作带来的成就感。根据活动时对幼儿合作行为的观察记录,在活动小结时,对幼儿的合作成果进行积极的评价。让小作者介绍他们是如何配合完成的,让其他幼儿用一句话鼓励他们。为其他幼儿树立合作榜样,鼓励幼儿与同伴友好相处、默契配合。

参考文献:

[1]陈宝钗. 基于课程生活化理念投放区域活动材料[J].福建教育,2014(Z6).

(责任编辑  林 娟)

猜你喜欢
合作能力区域活动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天津教育(2023年2期)2023-03-14 07:34:52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12
襄阳市郊区农村大班幼儿合作能力发展现状研究
亚太教育(2016年31期)2016-12-12 19:19:45
小学数学教学应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青年时代(2016年27期)2016-12-08 08:08:50
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5:23
简谈幼儿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
考试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00:24:24
浅谈幼儿区域活动的指导与评价
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与幼儿的主动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