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昆
[摘 要:创新意识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通过后天有目的的培养获得的,这是教育的责任。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新时代人才。
关键词:创新意识;教育理念;学生个性发展;创新能力;授之以渔]
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教师的教育理念的转变;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与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等方面;如何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1世纪需要的人才不仅要具备渊博的学识,更要具备独立接受新信息、处理新信息的能力。实施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信息技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之一,信息技术课在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同时,努力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当代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学生个性发展的培养,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新课程新理念对我们教育创新的要求。
一、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
教师应具有“培养中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理念,必须具备正确的教育观念和认识,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首先,要正确理解创新。我们所说的“创新”,是指通过对中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使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思想、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其次,要了解信息技术教育的内涵和发展动态。信息技术教育由信息技术课程和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两大部分组成。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意义深远。再次,要领悟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教学目标和学科特点。中学阶段进行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让学生学习太多的计算机学科的知识,而是培养学生学习和使用计算机及相关的兴趣和意识,使学生知道一些基本常识,初步学会计算机等的一些基本操作。
信息技术教育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兼有基础文化课程、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特点,也兼有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特点,以信息技术作为一个平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与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提高
创新教育的第一方面内容便是创新意识的培养,也就是对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的培养。人们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的引导下,才有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能和聪明才智,释放创新激情。因为学生对任何事物都有好奇感,作为教师要善于保护学生好奇心,所以要使学生创新,就必须为学生创造一种宽松和谐、有利于创新的环境氛围。
第一,兴趣的培養。布鲁纳曾说:“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材料有内在兴趣”。兴趣是激发学习的动机,而学习动机一旦被激发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推动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变被动的、消极的学习态度为主动的、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教育首先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培养形成的。
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则是学生获得这种意识的主要途径。信息技术课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而这门课程的主要学习工具就是计算机,在利用计算机进行教学过程中,用文字、图形、声音、视频、动画等形式表现的内容很容易接受并产生兴趣,从而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激发出学习的动机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加强。
第三,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是把学习的思维和方法介绍给学生,以使他们掌握创新的钥匙,开启每一扇问题之门。“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中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深究精神,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不仅要具备渊博的学识,更要具备独立接受新信息、处理新信息的能力。我们要加强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提供的丰富资源,利用网络进行知识学习。作为认识科学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手段。
第四,开设创造性的实验。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实验内容的确定。在近几年的教学中,开设了一些创造性的实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课堂中,比如,当学生学习Word字处理软件后,要求学生完成电脑报的制作等,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动手设计和上机操作,一方面增强了其主动参与的意识。另一方面提高了其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同时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活动和主动参与中,大大激发创新兴趣,增长创新才干,才能提高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
三、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创新教育强调不仅要促进学生在德、智、体方面教全面的发展,而且要促进每个学生个性的发展。新课程中的一个重要教育便是个性教育,对教育者而言就是承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独立、进取和积极主动创新的学习精神,引导学生的个性有利于自身发展。对信息技术课程来讲,除了采取分层次教学以外,还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通过检查学生上机过程来了解学生当时的思维活动,从而对学生进行个性指导,使好的学生发展得更好,一般学生也力尽其能,让所有的学生都感受学习的成功。
总而言之,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只要我们教师创新性地教,就能唤起学生创新性的学。在教师教学生使用计算机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获取、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把信息技术学习与创新思维训练紧密结合起来。这样,学生才会学的生动,学的活泼,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陈龙安.创造性思维与教学[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2]陶学忠.创新能力培育[M].海潮出版社,2002.
[3]宋新民.创造训练[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