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刚 薛璇子
摘 要:《紫颜色》探讨了黑人妇女的生存状态以及她们的苦难和抗争。本文试图运用社会心理学的部分理论挖掘黑人男性残忍对待黑人女性这一事实的社会根源,阐释黑人男性是种族歧视的直接受害者,和女性一样,他们同样也是父权家长制和传统男女性别限制的牺牲品,故而黑人男女应当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携手消解根植于菲勒斯中心文化的形而上学的男女二元对立思想体系以得到男女两性真正的解放。
关键词:黑人男性;替罪羊;从众心理;刻板印象
艾丽丝·沃克(1944–)是当代美国文坛杰出的黑人女作家。她的作品具有强烈的黑人女性意识,唤醒了黑人女性的觉醒。《紫颜色》(又译《紫色》,1982)是沃克最为成功的一部小说并于1983年荣获普利策奖。替罪羊理论是社会心理学中“冲突—竞争”理论的一个特殊的分支,它是指当时局紧张、物资不足的时候,人们倾向于指责和他们直接竞争稀少资源的外团体成员。关于替罪羊的研究显示,当个体处于作者或不快乐的状态时,会倾向于攻击不受喜欢、看得见、并且相对弱势的团体成员。[1](P410)他们被迫接受白人的文化,不得不承认自己来自一个低等的未开化的国度。在白人主宰的社会中,他们(白人)企图通过否定黑人的人性达到永久性地获得白人种族的优越感,[2]迫使黑人承认自己和自己文化的劣等性。由于种族歧视和经济压迫,黑人渐渐失去了自尊和民族尊严,他们不得不接受白人的价值标准,认为自己是低等人,不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人。黑人男性多被视为吸毒者、同性恋、作奸犯科,低级下流,这种白人主导的文化“阉割”[3]了非裔美国男性的阳刚性,黑人男性不得不放弃自己作为男人在社会中的地位。
《紫颜色》的女主人公西丽亚是一个善良贫苦的黑人小女孩。她十四岁时被继父奸污并生下一双儿女,继父却背着她偷偷地把孩子送与他人。她稍长大后又被迫嫁给一个鳏夫某某先生,并且成为他干活的奴隶和发泄性欲的工具。尽管某某先生起初并没有相中西丽亚,娶她作为自己的妻子,但是结婚后的西丽亚任劳任怨,无怨无悔地照顾某某先生和他前妻的四个孩子。尽管如此,她动辄便会遭到丈夫的殴打,过着既无爱情也无尊严的死水般的生活。每每遭到丈夫的毒打,她默默承受,甚至“把自己当作木头”。[4](P22)除了肉体上的伤害,某某先生在精神上也摧残着她。为了能完全控制西里亚,把她变成自己的财产,某某先生刻意隐藏了妹妹娜蒂给西丽亚的来信,切断了她和妹妹的联系,使西丽亚不仅在肉体上饱受摧残,在精神上也无从得到慰藉。充斥于白人主导社会下的种族歧视不仅扭曲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逐渐吞噬了黑人男性的灵魂,也成为黑人男性残暴对待黑人女性的深层社会原因。
当黑人在政治和经济上占有越来越多的比重时,这些处在“精英阶层”的白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和挑战,为了维护自己种族的优越性,于是他们极力地鼓吹“种族主义”,使得种族歧视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社会心理学认为,“对于很少受到歧视的人们来说,很难充分了解偏见对象的感受。强势群体里的善意人事,也许会同情那些受歧视团体所到的苦难,但是人们很难拥有真正的同情心。当同情心缺失的时候,有时候很难避免陷入责怪受害者的泥潭。”[5](P406)受传统社会文化对男性的塑造,他们同白人男性一样要肩负起家庭重担,养育妻儿。但是他们却被白人视为潜在的竞争对手,无端地成为白人的“替罪羊”,成为白人的偏见对象。他们被不公正、不公平地对待,去没有人肯站出来为他们伸张正义,反而被认为是“罪有应得”,这更大大地加速了黑人男性灵魂的扭曲。为了转移种族歧视给他们造成的伤害,这些男人通过殴打残害压迫黑人妇女以补偿其自卑心理,希冀找回他们被阉割了的男子气概,重新树立他们丧失的自尊,从而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以某某先生为代表的黑人男性,无法在白人社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反而成为白人逃避自身责任的替罪羊,最终致使他们心灵扭曲。他们将自己被践踏的自尊心、以及对周遭的愤怒和无助、连同那些无法排遣的自卑情绪全部发泄到唯一比自己弱小的黑人妇女身上。于是黑人女性成了世界上的骡子,挑起了那些白人扔给黑人男人的,然而他们又无力承担的重担。[4]
在社会心理学中,“刻板印象是指将某群人概括化,即将同样的特征分派到该群体所有成员,而不管成员之间实际上的差异。特别是对性别差异的认知,就会是世界性的观念,认为女性天生比男性温柔,但果断性比男性低。”[6](P388-389)也就是说,女人被传统地赋予了照顾家庭的角色,而男性总被教导成为“强者”,所以男性要独自面对压力,成为家庭的顶梁柱。在漫长的父权制文化系统中,男性被认为是社会和家庭的核心而女性则处于低下不平等的附属地位。男性应该刚强果断,是强者的代言人,反之女性应当柔弱顺从并依附于男性。当男性被推到“主力”的位置上时,就也被推到负担和责任的顶端了,自然也就面临着更多的压力。沃克在小说中倡导的“消解男女二元对立”并不是简单地把男性和女性这二者等同起来,否定男女的界限,而是在不抹煞其各自的天性的前提下,强调男女双方都应兼顾另一方的特性,这样男女两性才能更好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
基金项目:咸阳师范学院专项科研基金项目(13XSYK042);陜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16JK1817)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Elliot Aronson, Timothy D.Wilson, Robin M.Aket.侯玉波等译.《社会心理学》(第五版) [M].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5.
[2] 谭惠娟. 论拉尔夫·埃利森对神话仪式中黑白二元对立的结构 [J]. 外国文学, 2004, (06): 88.
[3] Zora Neale Hurston. Their Eyes Were Watching God [M]. New York: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1998.
[4] Alice Walker. The Color Purple [M].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Publishers, 1982.
[5] 乔安妮·格兰特. 《美国黑人斗争史》[M]. 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 1976, P598.
[6] 唐红梅.《种族、性别与身份认同-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托尼·莫里森小说创作研究》[M]. 北京: 民族出版社, 2006, 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