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小英
【摘要】 在进行作文教学时,我们对学生既要有方向性指导,针对性阅读,也要教给学生明晰的思路方法,力争让学生能在平时积累大量的素材,“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琴而后晓声”。
【关键词】 现状分析 找出问题 读练结合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8-113-010
我所在的中学是典型的乡镇初中,我们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有十分之一的学生是留守儿童,而大部分的学生都是父母一方常年外出打工,对于学生的教育可以说大多数都是缺失的,更不要说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孩子们缺少童真童趣,现在的小孩最亲密的伙伴就是手机,而玩网络游戏就成了他们童年的全部。所以,上了初中之后,我们会发现孩子们积累的写作素材太少,再加上小学时很少进行有效的作文训练,很多学生不会写作文,勉强能写的也是空洞乏味,千篇一律,更别说写作的技巧了。为了提高农村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改变学生害怕写作文的现状,我开始关注利用现代文阅读来积累素材,提高写作技巧,指导学生习作。
针对我们农村学生的这些现状,我首先让学生走出随意读与随意写的误区。我们都知道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所以我会利用学校的图书馆和阅览室,为学生推荐语文课标要求阅读的名著名篇。读书也是一项基础工作,是一种积累,只有真正形成一种积累,有了认识的相融相通,多读才起作用。所以读书也要有指导,放任的读不求甚解,收不到理想的效果。读的同时,也让学生加强平时的练笔,多写读书笔记,但多写一定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多写的度;二是多写的训练方向。放任的多写,没有目标的多写无疑是一种负担,也许是一种摧残。当然,不管是多读还是多写,要明确它和作文质量的关系:不一定成正比,多读多写了不一定就一定提高作文能力,许多读书很多的人,写作能力并不一定强。
其次是要加强利用现代文阅读教学助推作文教学研究。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需要我们把功夫下在平时,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做深入研究,要坚持根据学生状况,就教材中值得学生写作借鉴的东西明确提出,让其产生价值。我们除了实现三维教学目标外,有更要这些文章在写作上成为很好的范例,如,刻画人物的文章《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老王》等在选材上,给我们以启发,都选取了几件事情,并且都是生活中的事件,侧重表现人物的性格,从而突显作者的情感。《走一步再走一步》《爸爸的花儿落了》等是非常好的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不但在描写上,在情感上又给我们以启发。比如,我在教授《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课文时,在設计教学目标的时候,就将记叙文的六要素的安排和人物描写的学习和训练作为重难点来突破。要求学生在平时的练笔中学习文章结构的安排。此外,对人物性格的刻画,也是我设计中的难点,先让学生找出文章中有关人物的描写的句子,然后在课后设置情景模仿写片段作文。我发现,经过这样的练笔之后,学生逐渐学会记叙文的写作。同样,在写景的文章中,《春》《济南的冬天》等等,多角度,多修辞,抓重点的写景,以及由物及人的写法也是值得我们教师去提炼分析的,给学生明确的指导,从课文的原生价值上升到教学价值,有效地从教课文转变成用课文教的过程。在上《春》这篇课文时,作者在写景时采用多角度,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描绘景物,语言非常生动。这恰恰是我们学生所欠缺的,所以在设计目标是积累和训练学生从多角度多手法描摹事物,作为讲授的重难点,在上课时,我就有意识地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当然,不同的课例训练不同的写作技巧,怎样训练需要教师进行一系列的过程指导,将写作训练设计为学生能够做、愿意做、做得到的一系列活动,从而在这一系列的活动过程中获得写作知识技能,提高写作能力。
再次是要加强课外阅读提升学生作文习作能力研究。单凭在阅读教学中,纯粹盯着课文是远远不够,从初一到初三年,能够让学生从中获得写作资源的课文就几十篇,所以我们还得利用好课外阅读资源。在训练学生写人物时,我们教师一定要为学生做出有针对性的选择课外写人名篇,将一些优秀的写人名作名篇推荐给学生,如《名家记人100篇》等,看看别人是怎么样去写人,如何选取事件来塑造人物,怎么去表现人物的个性品德等等。比如《名人传》——罗曼罗兰(法国),《小海蒂》—斯比丽(瑞士),《亲爱的艾斯先生》—贝弗利·克莱瑞(美),《窗边的小豆豆》—黑柳彻子(日本),都是在写人,写作手法不一样,表现情感不一样,但也许某篇文章恰好就契合学生,触动他的某些情感,写好读书笔记,并随之练习,练多就好写了,也能写好了。
总之,在我们课题组《农村初中现代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研究中,我们立足于农村学校有限的教学资源,既要有结合实际研究的意识,又要有确实可行的研究行动。在进行作文教学时,我们对学生既要有方向性指导,针对性阅读,也要教给学生明晰的思路方法,力争让学生能在平时积累大量的素材,“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琴而后晓声”。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不管大的社会事件,还是身边的平凡小事,都能触动学生,激发他们的内心情感,从而让我们的学生能写会写,写作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学生有原来的不敢写、不想写、不会写到现在的愿写会写能写的飞跃。农村孩子经过长期有效的作文训练后不再谈作文而色变,从此让作文教学不再是我们师生的心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