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娟
【摘 要】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硝烟战火之中创办了陕北公学、陕甘宁边区中学、鲁迅艺术学院等一大批学校,为中国革命培养造就了一大批能堪重任的“民族脊梁”。延安时期十三年的办学实践,党在干部教育、中学教育、师范教育、职业教育和工农教育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是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教育的一块试验田,一个成功的典范,为建国后我国教育方针的制定,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提供了有力的借鉴。
【关键词】延安时期;办学实践;成功典范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富有远见卓识地在硝烟战火之中创办了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陕甘宁边区中学、延安女子学院、鲁迅艺术学院等一批学校,为中国革命培养造就了一大批能堪重任的“民族脊梁”。回顾和研究这段历史,对于深刻认识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办好新时期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为抗战和民族解放事业服务
1938年,毛泽东曾亲笔为陕北公学题词:“要造就一大批人,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中国要有一大群这样的先锋分子,中国革命的任务就能够顺利的解决。[1]”陕北公学是为民族解放事业而生,反映了党的早期高等教育将唤起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的方针同培养优秀领导干部结合起来,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关键环节汇聚广泛革命力量等特点。
陕北公学把直接服务于抗日救国作为主要办学目标,开设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理论与实践课程,如在普通班开设《抗日民族统一工作民众与战线》、《社会科学概论》、《游击战争与军事知识》和实事演讲等课程。以“毕业上前线”鼓舞和激励学生无条件服从抗战和革命的需要,为祖国的抗战事业和人民的解放事业奋斗。自1937年至1939年短短两年的时间里,陕北公学培养了6000多名干部,“分布在全国各个战场、各条战线,在革命战争的烈火中,在群众运动的激流中,锻炼成长”[2]。
二、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先锋队
教育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办好教育,人才培养是核心环节。回顾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办学历程,党始终在行动中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核心问题。陕北公学作为党对高等教育的探索者、先行者之一,开拓了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新局面。
第一,重视以军事理论和时事政策为主要内容的干部教育,培养既懂政治又懂军事的抗战军政干部,造就无产阶级革命先锋队。针对全民族抗战的需要,陕北公学从设立之初就狠抓干部教育,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培养政治目标明确、军事素养过硬的抗战干部。成仿吾提出,“陕公主要培训政治干部,教学计划的安排原则是七分政治,三分军事。”在基本理念上,陕北公学在教学的过程中以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世界观、方法论教育广大干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影响广大干部;牢固树立持久抗战、依靠人民的战略方针,以人民战争的思想武装广大干部。
与此同时,陕北公学不断强化军事思想的巩固以及整体军事技能、军事素养的提升。一方面,注重将最新的军事理论成果贯彻落实到教育教学之中。例如,在《论持久战》发表后,陕北公学很快开设了游击战争课,由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红军干部周纯全和张然和主讲,将“游击战从小到大發展的规律讲得很是形象化:从针尖刺,剪刀剪走向大刀杀,阔斧砍”[3]。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军事教育,使广大抗战干部能够快速地认识抗战形势、理解军事战略,并投入实际军事行动。另一方面,陕北公学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制度注重以实战为导向。学员管理采用军事编制,以“班—分队—学员队—区队”的编制进行管理。学员的生活实行军事化、战斗化模式,多次组织军事演习,提高了学员们的身体素质和战斗素养。
第二,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传播者、教育者。延安精神吸引着各地青年纷纷到来,使得陕北公学涌现大批党的新生力量,出现了青年知识分子干部和党员层面“新多老少”的现象。陕北公学根据中央精神,把在学员中发展党员作为重要任务来抓,并在发展党员过程中仔细考察,把真正具有革命意志、献身革命的学员吸纳到党员队伍中来。陕北公学创办后近两年中,“招收学生六千余人,其中有三千多优秀青年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在宣传和吸纳优秀青年入党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陕北公学系统讲授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道路。一方面,陕北公学全面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宣传。高级班开设了《中国革命运动史》《马列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等课程,后期又增加《世界革命运动史》《科学社会主义》等课程。这些接受过系统而全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学员,在各阵地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思想,广泛地播撒革命的火种。另一方面,陕北公学注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造性转化与传播。陕北公学专门成立由何干之领导的有关中国问题研究,由李凡夫领导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以及由陈唯实领导的哲学研究这三个研究室,在完成各领域理论研究任务的同时,还扎根基层,深入革命实践。通过这些途径,陕北公学培养了一批优秀教员队伍,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和延安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三,坚持党的理想和民族理想相结合,释放强大的号召力和感染力,培养具有民族精神和家国情怀的优秀人才。中华民族具有深厚的爱国主义传统,历经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中国各族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中华民族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延安时期,党把理想信念教育与爱国的民族主义教育相结合,理想信念教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延安时期,毛泽东创造了一个新的宏大的革命话语系统,它的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将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结合了起来。”
党中央到达延安不久,爆发了抗日战争,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中共适时地把党的纲领和民族利益结合起来,提出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全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党的思想教育之中,发扬无产阶级的爱国主义精神,倡导共产党人在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先锋模范作用,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调动起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和参加抗日的积极性。
党的理想和民族理想相结合,既考虑了党的纲领,也照顾到群众的需求;既考虑到民族利益,又照顾到国际环境;既考虑了物质利益,又照顾精神文化需求,更加贴近了现阶段中华民族儿女的实际需要,释放出强大的号召力和感染力,全世界华人为之振奋,激励、引导中华民族全体成员凝心聚神、为抗战、民族解放事业奉献力量。
三、坚持“教育与战争结合,学习与工作结合”: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1938年4月11日,毛泽东主席在国防教育研究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指出:“我们的民族是一个缺乏教育的民族,应该用全力应付抗战,用教育来支持抗战,目前的抗战是规定一切的东西,我们的教育也要听抗战的命令,这就叫抗战教育。”按照毛主席“抗战教育”即“教育要听从抗战命令”的指示,为贯彻落实“抗战建国、为人民服务”的国防会议精神,1938年8月,陕甘宁边区中学在延安城内城隍庙创立。学校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抗战服务、为边区革命建设服务的方向,以“培养有民族观念、有民主思想、有抗战建国知能的新青年”为办学宗旨,坚持“教育与战争结合,学习与工作结合”,自觉肩负起傳播民族观念、民主思想、培育抗战建国知识青年和为党储备干部的历史重任。废除了国民党奴化的、封建主义的和法西斯主义的教育,在古老的黄土地上点燃了希望的曙光。创立了中国自己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中等教育,这是中国中等教育的一次革命,在中国中等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无数的青年才俊从这座时代的熔炉中走上了追求真理和光明的人生道路,并在民族解放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斗争实践中百炼成钢,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建国后,这些师生大都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许多人曾担任党和国家重要领导职务。
1949年1月,陕甘宁边区中学更名为行知中学。学校以“提高民族觉悟,建立民主作风;充实文化知识,培植科学基础;增强生活能力,养成劳动习惯;注意体格锻炼,启发艺术兴趣”为办学宗旨,创办人民所需要的学校,培养为人民服务的热忱、培养初级干部的知能,要求尽量做到从实际活动的“做”上去进行“教”与“学”,一改过去由概念出发的学习方法,改为由感性知识到理性思维的学习方法,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四大办学法宝”,即生活与教育相结合、学校与社会相结合、教与学相结合、先生与学生相结合,这为建国后党的教育方针的制定,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提供了科学借鉴。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十三年的办学实践,在干部教育、中学教育、师范教育、职业教育、工农教育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是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教育的一块试验田,一个成功的典范,为建国后我国教育方针的制定,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提供了有力的借鉴。可以骄傲地说:当时的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陕甘宁边区中学、延安女子学院、鲁迅艺术学院等是一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型学校,她的发展始终与时代的脉搏息息相关,她的教育是最革命、最进步、最能为民族解放而服务的,在中国新民主主义教育史上谱写出了光辉灿烂的篇章。
参考文献:
[1]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34页.
[2]成仿吾:《战火中的大学:从陕北公学到人民大学的回顾》,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99页.
[3]成仿吾:《战火中的大学:从陕北公学到人民大学的回顾》,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