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感染力现状分析

2019-09-10 01:11杨静
大众科学·下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感染力高校思政课现状

杨静

摘 要:本文在对C市主要高校思政课堂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几个维度对当前高校思政课的现状进了总结,并针对其不足,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感染力;现状

一、思政课感染力现状分析

(一)认知度现状

1、整体课程开设情况认知程度:较低

在实地调查研究中,通过与学生的交谈,我们发现一个很令人震惊的问题,那就是学生基本都不了解他们大学四年将要学习哪些思政课程,而对于哪门课程将在哪一学期开设更是知晓者寥寥无几。但是,如果你问一个学生你们现在所学的思修课一学期有多少课时,学分有多少,他们一定能很快告诉你相应的正确答案。这说明他们绝大多数人对思政课的全部了解只限于本学期所修的哪一门课程,其他的课程,知之甚少,也从来没有想过要主动的去了解。这种现象在众多高校的学生中普遍存在,反映出学生对思政课的关注度尚且不够,应付思想居多,仅仅是把完成思政课程的学习当成一种逃不掉的任务。

2、教学内容认知程度:一般

根据学生的出勤情况和课堂兴趣度来看,可以大致推断出学生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的认知情况。可能是迫于老师考勤所带来的压力,也可能是受周围同学的影响,思政课整体的出勤率非常高,基本都在70%以上,教室往往是座无虚席。但是,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大家基本都是从后排开始坐,前排通常是留给那些来的晚的同学“享受”的,如果你来的不算太早的话,要想在比较靠后的地方发现空位,那基本不太可能。所以,教室的格局通常是中后满满当当,前方尚有空缺,第一、二排尤为明显。这一点反映出他们上课的动力比较弱。至于课堂兴趣度的话,从数据可以看出65%的学生一般情况下兴趣都不是很高,通常大多数学生都是低头族,给予老师的回应是较少的,只有当老师讲到自己比较感兴趣的话题,或者是开始放视频的时候,他们的关注度才会较高。这反映出他们对思政课的态度比较淡漠。综合以上两个方面,我们可以大致知道对于课程详细的专题内容或者是重难点学生应该了解的不多,但对于其中的某些观点却了解的相对清晰透彻。

3、课程考核方式认知程度:较高

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只要是选择了该门课程的学生,绝大多数对考核方式和成绩构成都是比较了解的。这也是大家学习这门课程时首先且重点关注的问题,所以他们对这一块的认知度是相当高的。但是,在这方面的高认知度并不代表他们认为这门课能够感染他们,让他们产生共鸣,从而喜欢上这门课程。他们更有可能是出于功利主义的原则,即想要不挂科或者是取得一个比较好看的分数而关注考核方式。这种缺乏深层次动机的行为,非常容易让师生双方都对这门课程产生厌烦情绪,形成教师讲和学生听都是为了完成既定任务的双失局面。长此以往下去,会导致教师产生不了自我认同,学生也产生不了课程认同,思政课变成一种形式而存在。

(二)认同度现状

1、课堂吸引力认同程度:较低

在思政课堂上,老师在上面讲的是激情澎湃,学生在下面听的是昏昏欲睡这种现象并不少见的。与之相适应而产生的是人数众多的低头一族。通过分析还可以看到大概只有15%的学生属于高抬头率,总体而言情况是比较差的,通常针对老师抛出的问题,下面往往毫無反应。这表明其实思政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是较弱的,大多数学生认为这门课程是无趣甚至是令人讨厌的。这一现象的出现或许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却真实的反映出现有课堂对学生吸引力低这一不容忽视的客观现实。

2、课程必要性认同程度:较高

虽然不少学生心里不喜欢这门课程,也不太把它当回事,但是在理性上他们还是认为开设这门课程是很有必要的。有的认为能够帮助他们了解一些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类知识,培养一定的文科思维;有的认为能够帮助他们打下基础,为之后的考研政治提前做好准备。尽管他们对思政课存在必要性产生认同的原因不同,也可能与社会所要达到的目标有所出入,但至少客观上他们并不否认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对其认同度还是比较高的。

(三)参与度现状:普遍较低

学生对思政课的参与可以分为课堂参与和课后参与两种情况。就课堂参与而言,情况是比较糟糕的,只有30%的学生参与率是比较高的。在授课过程中有的老师采用的是纯讲授的教学方式,没有设置任何的课堂提问或是小组讨论,由于没有任何的课堂压力和动力,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参与度几乎为零,他们基本都在埋头做与课程完全不相关的其它事情如玩手机游戏、看课外书等。有设置相应的问题或讨论环节,并且给予回答者一定分数鼓励的授课方式,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激励作用,所以课堂参与比前一种情况高一些。但其效果也不是很理想。特别是对于那些学习态度比较消极,上课动力弱的同学来说,他们的目标从来就不是高分,所以这种方式根本就不管用,在课堂上他们依旧是该干嘛干嘛。学生的课后参与主要包括作业和推荐书目的阅读。在作业这一块学生的完成度很高,但质量和水平都很差,很多人的论文都是复制粘贴而来,只有极少部分人是真正认真完成的。对于没有硬性要求的课后阅读任务其效果就更不用说了,很多人上完一学期的课,其教材都还是新的,他可能连本门课程的书一共有几章都不清楚,就更别指望他课下回去花时间阅读其他的相关书籍了。这些都反映出他们对思政课的轻视和低参与度。

简而言之,从认知、认同、参与三个维度来看,C市高校思政课现阶段的感染力整体状况并不乐观,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二、提升思政课感染力的对策

思政课感染力不足可能是由学校对思政课重视不够、思政教师综合能力不足、学生学习心态不对等各方面因素所共同造成的,可以尝试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改进。

1、建设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习总书记曾经说过“教师队伍素质直接决定大学办学能力和水平”。[1]由此可见,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其作用不容忽视。我们要想增强高校思政课的感染力就必须努力造就一大批思想政治教育能手和专家。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提高思政教师的准入门槛。除了一定的学历要求以外,还必须要求教师具备相应的师范技能,同时个人品格也要作为选拔的重要衡量指标。其次,要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和考核。这样才能让他们紧跟时代的步伐,掌握最前沿的时事动态,结合实际讲出一堂动人的思政课。

2、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

00后大学生作为在互联网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一代,相比于90后,更加的开放、独立。很显然,如果再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是无法满足其需求的,因而需要结合新情况进行创新。首先,运用手机辅助教学。现在,00后作为新媒体原著民,相当依赖电子产品,课堂上玩手机的人比比皆是。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引进新技术让学生可以用手机发表自己对某个问题的看法,这样既有利于教师理解情况,又能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其充分参与课堂。其次,融入实践环节。目前,大多数思政课都只注重理论传授,几乎没有涉及具体实践,这样很难让学生做到真心信服。思政课要想真正具有感染力,就必须让学生走出课堂,见识社会,通过亲身体验内化理论。

参考文献:

[1]姜虹宇.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性工作[N].中国教育报,2018-09-21.

[2]李丽然.“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路径[J].山西农经,2017(22):150.

注:所有数据均来源于2018级某硕士班的实地调研

猜你喜欢
感染力高校思政课现状
Pygmalion
“翻转课堂”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网络考试:高校思政课考试改革的新取向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音乐课堂语言的艺术探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愚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