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荣坤
【摘要】数学是初中阶段的基础科目,也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与效率一直是数学教师讨论的热点。信息时代的到来,使智慧课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成为可能。实践表明,智慧课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教学效果更加显著。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探讨了智慧课堂模式下初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智慧课堂;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教学策略
智慧课堂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与教育有机结合的产物,其较传统课堂来讲优点突出,不仅教学形式新颖、多样,而且能明显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结合初中数学的学科特点,积极寻找智慧课堂模式下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
一、智慧课堂优点分析
1.提高学习兴趣
智慧课堂借助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相关教学平台,使教学形式变得新颖、多样,尤其借助了专业的软件技术形象、直观地展示了初中数学知识,加深了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的理解,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自觉、主动地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
2.营造良好氛围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营造活泼、轻松的课堂氛围有助于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更加喜欢学习数学。实践表明,应用智慧课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激发了出来,学习热情高涨,无论是思考问题还是回答问题,都更积极,这有助于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
3.提升教学效率
智慧课堂可以明显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一方面,应用智慧课堂资源,教师可以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的新鲜感。另一方面,借助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方便地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重点、难点知识,进而促进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二、智慧课堂模式下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原则
1.尊重个性
众所周知,初中生是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的个性和强烈的自尊心。运用智慧课堂开展初中数学教学工作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区别对待,重视学生的个性,看到每位学生的闪光点,如此才能受到学生的尊重,保证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
2.注重鼓励
初中生的求知欲旺盛,渴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因此,在智慧课堂模式下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好学生的这一心理,对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评价,肯定其在学习中的表现,使学生获得学习上的成就感、满足感,进而更加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3.积极优化
在智慧课堂模式下开展初中数学教学,教师应加强自主学习,不断学习新的智慧课堂理论及智慧课堂应用方法,结合初中数学教学实际,敢于尝试,积极创新。同时,积极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认识到自己在智慧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不断提高智慧课堂的应用水平及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三、智慧课堂模式下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策略
1.注重与学生互动
智慧课堂是一种课堂组织形式,并不是万能的。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正确认识智慧课堂,不能过分依赖,要配合其他教学方法、手段的应用,尤其应注重与学生的积极互动。在智慧课堂模式下,教师可以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进行互动,也可以借助教学平台进行互动。具体采用何种形式的互動,教师应心中有数,提前做好准备,以便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例如,在讲解二次函数图像及性质时,教师可以借助相关的教学平台给出以下试题:
2.严把课堂训练关
智慧课堂的作用在于为教学服务。因此,教师应将教学重点放在传授数学知识、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上,尤其应严把课堂训练关,提高课堂利用率。一方面,教师应认真、透彻地讲解经典习题,使学生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以不变应万变,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另一方面,教师应注重总结与优选课堂训练的内容,确保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使学生能够当堂理解、消化所学知识。例如,为了加深学生对反比例函数的认识与理解,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平台为学生出示如下试题。
3.注重能力的提升
智慧课堂模式下,初中数学教学除了注重对基础的知识讲解外,教师还应注重将学生学习到的知识转化为数学能力。一方面,教师应充分利用智慧课堂向学生传授解题方法、解题思想,注重讲解不同解题方法、解题思想的相应题型以及注意事项;另一方面,应优选、精讲例题,尤其依托学生容易出错的题目,对学生进行专题训练,使学生切实掌握相关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降低解题出错率。例如,分类讨论是一种重要的解题思想,很多题目都有涉及,部分学生不知道如何进行分类讨论,难以掌握。为了使学生加深对分类讨论思想的认识,更好地应用于解题中,教师可以借助智能终端向学生推送一些经典题目,要求学生思考、讨论,如推送以下试题。
智慧课堂是教育工作的一大变革,在实践中的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加强智慧课堂专业知识学习,积极转变教学观念,结合初中数学学科特点及教学内容,积极探索有效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将初中数学教学工作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李日松.智慧课堂下初中数学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J].福建中学数学,2017(03):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