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动手做》栏目的教学

2019-09-10 07:22朱裕华
关键词:四边形正方体长方体

摘要:《动手做》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一个特色栏目。在深度剖析其内容和价值的基础上,开展教学实践。教学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有机融入,补充日常的课堂教学。从融入时机来看,可以安排在课前、课中或课后;从展现形式来看,可以是小创作的展示、小视频的分享或小论文的评比等。二是深度挖掘,开发独立的课时教学。可以发掘《动手做》栏目活动的内涵;在《动手做》栏目活动中融入《你知道吗》栏目内容;将《动手做》栏目活动与“探索与实践”题目结合。

关键词:《动手做》融入时机展现形式独立课时

《动手做》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一个特色栏目,一般安排在一个知识点或一个单元教学结束后。其内容不是一般的习题,而是在一定情境下设计的活动;不是简单的“动手操作”,而是融合了多种感官与思维的实践活动。开设《动手做》栏目,目的是让学生在获得常规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之外,借由操作、实验、游戏等活动拓展思考的空间,进一步感知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体会数学思想方法,提升实践意识和创新能力。

我们在深度剖析《动手做》栏目内容和价值的基础上,开展了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有机融入,补充日常的课堂教学

有些《动手做》栏目的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开展活动比较方便,十几分钟甚至几分钟就能完成。我们把这样的《动手做》栏目有机融入,补充日常的课堂教学,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一)融入时机灵活机动

从融入时机来看,《动手做》栏目的教学可以安排在课前、课中或课后,没有绝对的标准,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自主选择。

例如,三年級上册《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单元,有两个《动手做》栏目:一个设计“自制风车”活动,主要让学生体会风车的旋转中心和运动方式,知道旋转方向是可以不同的;另一个设计“设计并剪出轴对称图案”活动,主要加深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这两个活动如果安排在课前,可以把活动目标设定为结合操作的体验,引发对旋转的运动方式、轴对称图形特征的探究,起到“引思”的作用;如果安排在课中,可以把活动目标设定为通过操作的过程,加深对图形运动本质的理解,起到“促思”的作用;如果安排在课后,则可以把活动目标设定为通过自由创作,实现学和做的深度融合,起到“拓思”的作用。

(二)展现形式丰富多彩

从展现形式来看,《动手做》栏目的教学可以是小创作的展示、小视频的分享或小论文的评比等。

1.小创作展示。

例如,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单元有一个《动手做》栏目,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之后,让学生利用这些图形,拼出美丽的图案。再如,五年级下册《圆》单元有一个《动手做》栏目,在学生认识了圆、学会了画圆之后,让学生应用圆的特征和画法,设计并绘制美丽的圆形图案。对于这样的《动手做》栏目,我们常常鼓励学生独立创作自己的作品,然后将学生的作品全部扫描下来,以他们的名字命名,在课间循环展示,让所有的学生一起欣赏、评价;同时,在教室里开辟专门的展示角。此外,我们建议家长给学生准备“成长档案袋”,把学生的作品收集起来。这样,学生不仅在创作的过程中对图形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而且在多种形式的欣赏、评价中增强了对数学的亲近感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2.小视频分享。

例如,四年级上册《升与毫升》单元有一个《动手做》栏目,让学生做一个1升的量器,并用它估测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对此,我们鼓励学生在家中一边开展活动,一边录制小视频,然后分享到班级QQ群中,并随时展开互动。学生选取的瓶子(量器)规格不同,1升水在瓶子里的高度不尽相同,而且学生估测容量的容器也各不相同。丰富多彩的活动素材不断刺激着学生的感官。更自由开放的活动空间、更活泼生动的呈现形式也进一步丰富了学生的体验,使学生对“升”的量感更为清晰。而且,这些分享的小视频是十分宝贵的教学资源,其中有正确的做法,也有错误的做法。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挑选一些典型的做法,组织学生回看交流,做进一步研究。

3.小论文评比。

例如,四年级上册《垂线与平行线》单元有一个《动手做》栏目,让学生用一副三角尺拼出或画出不同的角。学生在活动中发现:三角尺上原有的角有30°、45°、60°、90°;把两个角拼在一起,可以得到一个新的大角,有30°+45°=75°、30°+90°=120°、45°+60°=105°、45°+90°=135°、60°+90°=150°、90°+90°=180°;把两个角叠在一起,可以从一个大角里减去一个小角,得到一个新的小角,有45°-30°=15°。将这些角排列起来,又可以发现相邻的两个角之间都相差15°,但是缺了165°的角,从而引发“怎样用一副三角尺拼出或画出165°的角”的探究欲望……在学生操作、交流后,我们鼓励学生把探索的过程和发现的结论有条理地记录下来,写成一篇数学小论文,并组织评比。这样拼一拼、画一画、想一想、写一写,对学生积累活动经验、发展数学思维、提升数学表达能力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深度挖掘,开发独立的课时教学

还有一些《动手做》栏目的内容具有很强的探索性,可以引领学生在活动中发现一些规律,形成一种结构,并整合已有的数学知识,体会相关的数学思想。我们对这样的《动手做》栏目深度挖掘,开发独立的课时教学,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发掘《动手做》栏目活动的内涵

例如,六年级下册《正比例和反比例》单元有一个《动手做》栏目(见图1)。

分析其活动的内涵后,我们拟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通过自制平衡尺,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杠杆平衡的规律,让学生经历“提出猜想—实验验证—获得结论—解释运用”的过程,理解反比例模型,体会杠杆原理中的数学道理,并应用杠杆原理,解释常见的生活现象。由此,我们开发了《有趣的平衡》一课。

本节课设计了三次实验。

第一次实验:感受平衡。教师为每组学生提供一个简易杠杆,并提出问题和要求:如果老师给杠杆的左边挂上一个钩码,你觉得会出现什么情况?如果想让杠杆恢复平衡,可以怎么做?先想一想,再做一做。学生借助已有的经验,通过简单的实验,初步感知杠杆的平衡。

第二次实验:提出猜想。教师布置任务:如果在左边第2格处挂2个钩码,你能想办法让杠杆平衡吗?学生小组分工合作,一边操作,一边将数据记录在表1中。然后,教师组织汇报交流,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提出猜想:你觉得杠杆平衡可能和什么有关?学生会猜想钩码数、到支点的距离等。

第三次实验:验证猜想。教师让学生任意选择钩码数及钩码到支点的距离做实验,观察并记录杠杆保持平衡时的数据。然后,教师组织汇报交流,汇总实验结果,验证并得出杠杆平衡的规律,分析其中隐藏的反比例模型。接着,让学生通过推理和想象,进一步深化对这一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如果平衡尺足够长,钩码也足够多,还会有哪些情况可以让杠杆平衡?如果固定左边钩码的位置和数量,想象杠杆一直向右延伸,挂上去的钩码(重物)的数量(重量)会随位置的移动呈现怎样的变化?

随后进入下一环节:应用杠杆平衡的规律,解释常见的生活现象,如怎样使跷跷板保持平衡,如何利用杆秤称重,如何利用木棍撬动大石头,等等。

本节课上,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的热情,在最后应用发现的规律解释生活现象时的恍然大悟,都力证了这节课的价值。在有趣的实验、思考和理解的驱动下,学生的经验与数学的本质相融通。

(二)在 《动手做》栏目活动中融入《你知道吗》栏目内容

例如,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单元有一个《动手做》栏目(见图2),还有一个《你知道吗》栏目(见图3)。

图2

图3

分析《动手做》栏目的活动后,我们想到:用吸管不光能做出平行四边形,还能做出三角形、其他四边形等图形;同时,学生在做的过程中肯定会拉动图形,从而对本单元所学平面图形的特性就会有更深的体会。由此,我们在《动手做》栏目的活动中自然融入《你知道吗》栏目的内容,开发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性》一课。

本节课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活动。

第一个活动:剪一剪。教师给每个学生提供一根8厘米的和三根10厘米的吸管,要求学生设计“剪”的方案:对每根吸管最多只能剪一刀,用两根吸管围成一个三角形,再用另两根吸管围成一个四边形。开放的操作要求充满对思维的挑战。学生联系学过的知识“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进行思考,发现只能将一根10厘米的吸管一剪为二,搭配8厘米的吸管围成一个三角形,再将剩余的两根10厘米的吸管分别一剪为二,围成一个四边形。

第二个活动:围一围。教师要求学生实施上述“剪”的方案,并注意将吸管剪成整厘米长度。然后,教师结合集体展示,引导学生有序列举围成的所有三角形和四边形,经历有序思考的过程。学生发现:三角形的情况比较简单,只有“2、8、8”“3、7、8”“4、6、8”“5、5、8”四種;而四边形的情况比较复杂,虽然没有围不成的情况,但是可以围成各条边长度不同或各个角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菱形、平行四边形、筝形、梯形、一般四边形等各种形状(菱形和筝形需要教师指明)。通过观察、比较围成的多个三角形、多个四边形的共同特性,学生发现:三角形只要三条边的长度确定了,形状就不会改变;四边形即使四条边的长度确定了,形状也会改变。这正是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四边形的易变性。在此基础上,教师利用课件动态演示,让学生感受四边形的形状除了与边的长度有关,还与角的大小有关,因为角的大小决定了边与边的位置关系。进而,又引导学生研究四边形中边与边的位置关系的变化,勾连各种四边形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第三个活动:做一做。教师提出问题:怎样让四边形不变形?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引发学生的讨论,让学生应用三角形的特性设计方案,并通过动手操作验证结果。

这三个层次的活动将巩固已学图形的特征和发现这些图形的特性有机整合。其中的动手操作带给学生不一样的经历和体验,而之后的分析思考使得学生的思维更具张力。

(三)将《动手做》栏目活动与“探索与实践”题目结合

例如,六年级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有一个《动手做》栏目(见下页图4),还有一道“探索与实践”题目(见下页图5)。

图4

图5

二者分别要求学生选择合适的纸片围成长方体和正方体,选择合适的小棒做出正方体和长方体框架。它们指向的浅层次目标都是让学生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体会参与活动的乐趣;而深层次目标都是促进学生整体把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棱、面、体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想象能力,感悟转化思想,体会有序思考的价值。由此,我们开发了《拼搭长方体和正方体》一课。

本节课设计了两个层次的活动。

第一个活动:搭一搭。教师为每组学生提供插口若干,11厘米的红色小棒、8厘米的蓝色小棒、5厘米的黄色小棒各12根,要求学生用小棒和插口搭出不同的长方体或正方体框架。然后,组织学生分步完成:先想好要搭的形状,填写表2所示的选料单;再动手搭一搭,看一看和之前想的形状是否一样;最后说一说搭成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的棱、面、体有哪些特征。学生充分交流后,教师分类整理出所有搭法(见表3)。

第二个活动:围一围。教师提出问题:给你几个面,你能想象出一个长方体?在学生初步思考和交流的基础上,教师给出“11 cm×8 cm”“11 cm×5 cm”“8 cm×5 cm”的3个面,引导学生动手围一围,并想一想可以围成怎样的长方体。学生发现可以围成“11 cm×8 cm×5 cm”的长方体。通过交流,学生进一步发现:其实,只需要其中任意两个面,就能够想象出这个长方体。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发散思考:选择两个不同的面一定可以围出一个长方体吗?选择两个相同的面呢?由此不断倒逼学生根据所给面的信息,从相邻的两个面中找出长、宽、高的信息,想象相应的长方体或正方体,从而深刻理解构成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根本要素在于棱,也就是长、宽、高。

这两个层次的活动,前后关联,互相补充,指向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本质认识,促进了学生空间观念的不断发展,为学生的思考提供了多种可能,让思维的触角不断延伸。

参考文献:

[1] 王倩.用儿童的方式抵达数学的内核——苏教版教材“动手做”价值分析与实施路径[J].小学数学教育,2019(Z2).

[2] 朱裕华.深度开发“探索与实践”,发展数学核心素养[J].小学数学教育,2018(24).

猜你喜欢
四边形正方体长方体
1立方厘米与1立方分米
拆拼长方体
探究组合长方体的最小表面积
四边形逆袭记
智力魔方
方方正正的正方体
趣谈四边形
表面积是多少
谁和谁搭档
问题征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