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因子

2019-09-10 07:22张来群
关键词:品析思辨拓展

张来群

摘要:德育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因子。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带有思辨性的问题,渗透守信、明礼的规范;引导学生品析文章的语言,播下理解、尊重的种子;对教学内容适当地拓展延伸,挖掘益于学生向学、择友的启迪。

关键词:德育 语文教学 思辨 品析 拓展

2019年7月,笔者参加了苏州市吴中区教师招聘面试工作。试教环节,应聘者试教鲁迅的《藤野先生》一文。二十多位应聘者的课堂导语,可谓五花八门。其中一位应聘者的课堂导语让评委眼前一亮:

鲁迅先生一生有许多老师。他在作品中曾提到过三位老师,分别是寿镜吾、章太炎和藤野先生。鲁迅先生曾说:“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是谁呢?不错,“他”就是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是一位日本籍老师,为什么鲁迅先生会说“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呢?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走近、学习这位伟大的先生。

这则导语简洁明了,一扫拐弯抹角、拖沓冗长之风,开宗明义,直奔主题。寥寥数语,聚焦藤野先生的人格魅力,突出强调了藤野先生是“最使我感激”的、“伟大”的老师,让学生对藤野先生产生美好的“第一印象”。高山仰止,学生顿生敬意。这则导语之所以能在众多的导语中脱颖而出,除了先声夺人,为整堂课的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外,还因为它于无形中渗透了德育。

德育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因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笔者结合初中语文教学,谈一谈如何在教学中借助思辨、品析、拓展进行德育渗透。

一、思辨:渗透守信、明礼的规范

教师不妨设计一些带有思辨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甚至交锋,引发学生的思维碰撞,从而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

如《桃花源记》一文,陶渊明通过对桃花源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对现实生活的不满、逃避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围绕这一文章主旨来进行解读和设计教学问题。这种思路固然可取,但也不妨另辟蹊径,从“渔人”入手解读。桃花源中人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而渔人“既出”,却“处处志之”“说如此”“寻向所志”。教师可以就此设计一些具有思辨性的问题,让学生评价渔人的做法,进而在思辨中获得做人应当诚实守信的教益。

再如,教学《小石潭记》时,教师可以这样设计:“‘寂寥无人’与5人同游是否矛盾,为什么?作者‘乃记之而去’后,为什么还要不厌其烦地介绍‘同游者’和‘隶而从者’?”学生经过一番辩论,基本达成共识:“潭上‘四面竹树环合’的幽寂,令柳宗元触景生情,联想到自己悲苦的境遇——遭受贬谪、母亲去世、遭遇火灾,不禁‘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柳宗元一时深陷于凄寒悲苦的思绪之中,忧而忘乐,忧而忘人。此时身边虽有5人同游,却感觉‘寂寥无人’,忘却了他人的存在。而当柳宗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时,他的思想已回到现实,此时才重觉还有5人同游。”至此,前后看似矛盾之处也就“不矛盾”了。而结合写作背景综合考量,学生发现,这样写更能反衬出柳宗元在游览小石潭之时孤寂悲苦的心境。“同游者”是同辈朋友,而“隶而从者”是外甥,是晚辈。柳宗元将其分开介绍,先长辈后晚辈,讲究的是长幼有序。至此,明礼的道德规范的渗透就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无需再刻意、生硬地说教了。

二、品析:播下理解、尊重的种子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和思想的载体。只有仔细体会、反复咀嚼文章的语言,揣摩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来表情达意的,才有可能进入文章的内核,走进作者的内心,接受道德的熏陶,获得精神的滋养。

如教学《老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品析:“‘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把原文中的‘也许’改成‘因为’,好不好,为什么?”学生讨论、交流后,认为不妥。“也许”表明眼前的情景勾起作者对以往老王的形象的回忆,但又不敢肯定,因为作者对老王并没有太深的印象与太清晰的感受,作者其实并不熟悉老王。而用“因为”一词,则把这种模糊的印象表达“实”了,意指作者对老王非常熟悉。这显然与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指向是不一致的。同样是在《老王》中,还有这样一句:“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能否把原文中的“就免得托人捎了”改成“就免得我給你送去了”?学生分析后得出结论:“‘托人捎’与‘我给你送去’这两种说法感情色彩完全不同。虽然都是给钱,但捎过去与亲自送过去,中间还是有一段距离的。这表明了‘我’和老王关系的疏离,全篇也都在表达着这样的一种疏离。”经过对以上两处语言的品析,学生逐渐明白:“杨绛怜悯老王,但又刻意与老王保持着疏离。这种疏离是杨绛对老王产生愧怍感的主要原因。杨绛要表达的主旨是,即使是物质、精神都很贫穷的底层车夫,也应该获得精神的理解与尊重。她是要以自身为例来警示那些脱离底层人民群众的人。”

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语文教师要抓住契机,让学生学会把目光投向底层人民,为学生播下理解与尊重的种子。

三、拓展:挖掘向学、择友的启迪

教学时,教师经常会从现有的教学内容宕开一笔,进行拓展延伸。在设计“拓展内容”时,也要有意识渗透德育。

比如,教学《孙权劝学》,教师可以适当地拓展延伸,将陈寿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中有关孙权劝学的故事引入课堂,开展比较教学。

对比《孙权劝学》(司马光文)与《三国志·吴志·吕蒙传》中的“劝学”情节,不难发现:前者删除了自“孤少时历《诗》《书》”至“卿何独不自勉勖邪”的内容,这一部分主要是写孙权列举了自己所读的书目,不仅说明了“读什么书”的问题,还具体交代了“怎样读书”的问题,如“宜急读《孙子》《六韬》”等;司马光则只用“孤常读书”四字简要概括。此外,传记中孙权列举孔子、光武帝以及曹孟德等人学习的事例,以及勉励吕蒙只要端正态度则“学必得之”等内容,前者也未收录。

孙权劝学的效果如何,二者写法也不一样。传记中,是直接评价的,且评价极高——“蒙乃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主公孙权劝学,臣子吕蒙就学,并且还笃志不倦,坚持不懈,结果更是“旧儒不胜”。而司马光在文中并没有直接写吕蒙如何学,以及学得如何,而是采用间接(侧面)描写,表现了吕蒙学有所成。“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这是鲁肃情不自禁的赞语,以他眼中吕蒙变化之大、判若两人,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惊人长进。当时,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能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殊不知,吕蒙年轻时,鲁肃是轻视他的,甚至还以“临时施宜”这样的话来应付他。)“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回应。从吕蒙的答语中,可见他颇为自得的神态。他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在司马光笔下,鲁肃与吕蒙二人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调侃、打趣,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关系。尤其是结尾“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虽是由传记中两则材料嫁接而来,但鲁肃的英雄识英雄及择友而交,更能从侧面烘托出吕蒙的学有所成。

将《孙权劝学》与传记中的有关材料进行比较阅读与教学,无论是在“向学”,还是在“择友”等方面,都能给学生不少有益的启迪和教育。

猜你喜欢
品析思辨拓展
如何培养学生的诗意品析能力
对一道试题的品析与再探究
品析一元二次不等式
从学情认知“思辨”教学内容
浅析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
关于新形势下公证业务拓展的一点思考
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孟子》课堂拓展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论公共服务政府购买范围之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