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2019-09-10 07:22黄旭日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人地协调观终身发展湿地

黄旭日

摘要:地理是一门具有生活性且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学科,教学地理不仅要掌握知识,还要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渗透。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从对学生人地协调观的培养和不同学科之间知识的协调和融合入手,引导学生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以“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湿地的意义,构建人地协调观;要强化学科交流,呈现科学知识;要联系实际,让学生了解身边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关键词:终身发展;湿地;学科交流;人地协调观

《义务教育地理課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地理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视角思考问题,关注自然与社会,使学生逐步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为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打下基础。本文以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为例,从人地协调观的培养和不同学科之间知识的协调和融合入手,谈一谈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重要性。

一、理解湿地资源的作用,构建人地协调观

(一)了解湿地资源

《课程标准》中关于区域可持续发展标准之一是“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高中地理各版本教材中仅有湘教版教材将“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为例”单独设置为一节内容,而其他教材均未提及湿地的开发与保护。湿地是自然界中具有较高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其在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中的污染物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学生在中学阶段没有深入地了解并将此类观点内化,那势必会使学生在今后的生产工作中忽视湿地资源的价值,甚至还有可能使他们对“地球之肾”进行不合理的开发。

(二)树立人地协调观念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填河为路”“围湖造陆”“围海造田”等现象屡见不鲜,“断头河”比比皆是,江南水乡不再是“小桥流水人家”……有些省份通过地方管理条例鼓励对沿海滩涂的围垦与开发:《浙江省滩涂围垦管理条例》《福建省沿海滩涂围垦办法》《江苏省滩涂开发利用管理办法》等都对滩涂的围垦表示明确的鼓励。城市化是发展的趋势,土地资源的稀缺性也日益体现,合理保护性开发湿地实属不易。

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地区在城市开发中可谓一波三折,从“鱼塘”到“度假村”再到后来由世界知名设计公司规划出的“城市景观公园”。虽然过程曲折,但最后的结果还是令人满意的,金鸡湖地区成为市民和中外游客度假休闲的现代“水天堂”,是继苏州园林之后一个新的知名景观,也是展现苏州现代城市风貌的一个窗口。同时,其周边的“湖景房”均价基本高于周边非“湖景房”价格,表面上说是“湖景房”的稀缺性产生了这样的差异,从本质上还是“湖”这样一种湿地的稀缺性导致了这样的价格差。因此,湿地在生态、经济等方面的作用不可小觑,如何保护好湿地,构建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强化学科交流,呈现科学知识

(一)加强学科间知识的整合

说到湿地,不得不提及水循环。因为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不断地影响着湿地的形成与发展。由于各学科教学目标的差异,中学地理和生物科目中关于水循环的示意图是有明显不同之处的。在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Ⅰ教材中关于水循环的示意图(图1)中忽略了植物蒸腾作用这一环节;而在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教材中关于水循环的示意图(图2)又缺少了水汽输送、下渗、地下径流等环节。

水循环的各个环节对于中学生来说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在教材的示意图中忽略了这些环节显然不符合学科的科学性。为了服务教学目标,教材往往刻意强化目标知识而弱化非教学目标的相关知识。这样,学生在听课时就会自然而然地将学科间的差异放大——地理课学的是地理知识,生物课学的是生物知识,它们是独立的个体,彼此之间是不同且不通的。这样一方面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另一方面也不符合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一课程基本理念。

事实上,蒸腾、下渗等环节对湿地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城市规划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下渗作用对于减轻排水压力,补充地下水资源减轻城市内涝等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样,植物的蒸腾作用在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调节局部气候方面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教材中,水循环示意图里下渗等环节的缺失往往会影响学生深入系统地了解下渗等环节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意义,进而影响学生对相关问题的判断。因此,在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学科间的知识联系。

(二)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仍以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为例,教师在讲解下渗作用时,要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运用知识。“海绵城市”概念的提出由来已久,但是在城市的规划建设中往往“实践脱离理论”。以实际生活中的人行道路的铺设为例,人行道自下而上一般由垫层、基层、平整层、同质砖构成。人行道垫层一般采用的是未筛分碎石或13.2~19.0mm的碎石,以及符合路用性能要求的路面旧料和性能稳定的矿渣颗粒。上面覆盖基层,基层一般采用了普通水泥混凝土的刚性基层。基层上的整平层一般采用干拌水泥砂、砂(石屑)、水泥砂浆、水泥净浆等,其原材料主要为砂、石屑和水泥。最上面铺设了同质砖。

这样的设计使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得到了很好的保障,其后期的维护费用也大大降低。但是如此人行道的透水性能几乎为0,尤其是其中以水泥混凝土为原料的刚性基层,基本固化了地面,阻隔了地表与地下的联系,地表水的下渗更无从谈起,只能通过排水管道排入河流。这也加剧了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在洪水期,排水不畅可能形成城市内涝,即使城市的排水设施完善,大量的降水迅速通过排水系统进入地表径流,会使洪水来得更早、更猛。因此,在设计城市道路时,应考虑下渗问题。

以2011年江苏高考第21~22题为例:图3 为同一降水过程形成的自然状态的洪水过程线、自然状态的地下径流过程线、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和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示意图。读图回答 21~22 题。

21. 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洪水过程线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2. 防治城市內涝的措施有( )

A. 兴建污水处理厂                 B. 疏浚河道

C. 加强道路建设                   D. 完善排水系统

这组题目明确体现了湿地在调蓄洪水中的重要作用。图中4条曲线有3条曲线表示的是洪水过程线,一条曲线表示的是自然状态的地下径流过程线。城市化后,下渗作用的减少,降水的快速汇集使得洪水来得更早、更猛,可以直观地判断出曲线①就是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而修建水库后,水库这一人工湿地能够更直接的调蓄洪水使得洪水期水位下降明显,由此可以判断曲线③为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现代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硬质道路的覆盖面积越来越大,自然道路的面积随之减少,城市的排水系统压力巨大。一旦遇到暴雨,城市内涝发生的概率便大大提高。

如果了解了下渗环节的重要性,城市道路从规划到施工过程中必然会考虑传统人行道铺设的弊端,从而选用透水性铺面进行人行道的铺设,这对于水循环的下渗环节也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因此,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一基本理念,对于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并在生产工作中加以运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联系身边情况,了解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政府的政策指导,我们身边的湿地状况有着明显的改善,越来越多的湿地得到保护。

(一)培养湿地保护意识

2018年苏州初中地理结业考试综合题中有这样一组题:

长江经济带的开发中,采取“退田还湖”的举措体现了流域开发“人水和谐”的理念,其根本目的是( )

A.增加灌溉水源   B.促进工业发展

C.修复生态系统   D.发展水产养殖

苏州将在2018年后拆除太湖周边4.5万亩围网养殖,主要目的( )

A.保护水质       B.保护生物资源

C.保护农田       D.保护土壤

这组题目很好地体现了人们对湿地资源的关注和保护。

(二)感受湿地的变化

韩颖等在《五个时期长江入海口湿地土地利用格局及变化》一文中以其研究区(图4)包括江苏省东南部地区和上海市滨海地区的长江入海口区域(30.85°N~32.32°N,120.79°E~122.03°E)为例,阐述了五个时期长江入海口湿地土地利用格局及变化,并根据数据得出五个时期长江入海口湿地利用变化图(图5)及五个时期长江入海口工业、居住、港口用地利用变化图(图6)。

随着上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对崇明岛及其周边围垦建设,使得其土地利用类型逐渐由原来的淡水沼泽、咸水沼泽、滩涂等湿地转变为居民地、工业用地、港口用地等。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口向东部沿海地区集中,研究区的人口剧增,随着浦东新区的开发建设,上海市居民用地面积急剧增加。

国务院印发第三版《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对未来15年土地利用的目标和任务提出6项约束性指标和9大预期性指标。6项约束性指标集中在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义务量、人均城镇工矿用地等主要调控指标中。其核心是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中国耕地保有量到2010年和2020年分别保持在18.18亿亩和18.05亿亩,确保15.60亿亩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在耕地红线的调控下,从图5中可以看出,2010年~2015年作为人工湿地的水田面积有所上升;从图6中也可以看出,2010~2015年港口和工业用地的面积也有所回落。

水是生命之源,而湿地又是水体的良好载体,在早期湿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中,或围垦侵占湿地,或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产生了大量的污染。但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政策的支持,湿地资源正逐渐被保护和恢复。

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热爱和保护湿地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使其有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另一方面,在遇到不同学科教材之间的表述差异时应积极梳理和引导,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客观科学的认知。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视角思考问题,关注自然与社会,使学生逐步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为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章佳栋.海绵城市中的人行道面层材料比选[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7(4).

[2]王丹绮,王隆昌.人行道透水性铺面之效果评估[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0(4).

(责任编辑:赵静)

猜你喜欢
人地协调观终身发展湿地
浅谈人地协调观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
基于旅行视角的人地协调观培养
人地协调,渗透在教学细节中
关于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的理解与存在问题
基于遥感数据的黄河口湿地变化研究
建设湿地园林工程研究
对张掖湿地科普教育工作的思考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
以人为本,自主规范
以人为本,自主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