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广民
摘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科学知识是学生在学习情境中通过意义建构获取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着力创设学习情境,为学生的意义建构提供适宜的条件。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教师可以灵活地创设出有利于开展探究活动的各种学习情境,包括利用信息技术展示事物的内部结构,构建矛盾冲突,为学生呈现游戏化的教学内容。学习情境的创设有助于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习情境;自主探究
信息技术具有的独特优势,正在成为学生科学学习的重要工具,它不但能将枯燥的文字材料转化成形象、生动的立体探究内容,还能拓展学生的探究空间。科学探究往往是从学生对探究内容产生兴趣时开始,那些生动、有趣的探究内容更易于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创设出新奇有趣、能够激发学生思维的教学情境,学生才会产生积极的探究兴趣且深入、持续地进行科学探究。
小学科学教材中有些探究内容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且很抽象,学生无法展开探究。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學生在情境中产生疑问,找到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一、利用信息技术“活”化陌生知识,创设鲜活的观察情境
冈察洛夫说过:“观察与经验和谐地应用到生活上就是智慧。”观察在科学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说没有观察,学生的探究便无从开始,没有观察的探究也不具有探究的价值。科学课中的一些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很陌生的,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很难接触到。这样的探究内容,学生往往觉得索然无味,学习兴趣不浓。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使学生陌生的探究内容“活”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并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为科学探究打好基础。
在教学《蚕的生长变化》一课时,蚕对于北方地区的学生来说十分陌生,他们无法亲眼看到蚕是如何生长变化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课件为学生出示蚕蛾、蚕卵、小蚕、蚕茧四张图片,然后引导学生将这四张图片按照蚕的生长过程排列顺序,使学生初步感知蚕的生长周期。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利用电子白板将四张蚕生长过程的图片正确排序后,教师点击图片上的链接,此时学生便能惊奇地看到蚕宝宝从小到大的变化过程。
通过认真观察蚕宝宝生长变化的动态视频,学生发现蚕宝宝一生共有四次蜕皮,并清楚地看到每次蜕皮的过程。经过仔细地观察,学生还发现了蚕的身体结构,并对蚕宝宝身体两侧的小黑点进行了猜测。通过播放视频,学生对蚕特殊的生长过程产生了深厚的探究兴趣,并在观察中发现了问题。这种教学方式激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利用信息技术展示事物内部结构,创设自主建构的探究情境
对于小学生来说,那些抽象、超越了学生现有理解能力的教学内容,以及那些探究事物内部结构的活动内容,因学生无法亲身观察或体验,导致探究活动很难进行。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将这些内容进行“透视”,这样就可以使学生清楚、直观、形象地看到事物的内部情况,为学生深入探究提供可能,进而促进学生自主地对知识进行建构。
在教学《血液在人体内的循环》一课时,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出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学生只要轻轻点击“心脏”,便能看到随着左心室有力地收缩,室内鲜红的血液便快速涌出,由主动脉逐级流到各级分流,再运行至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鲜红的血液在毛细血管处与组织液展开物质交换,将氧气和各种营养物质供给组织细胞,再将交换来的二氧化碳和代谢产物等运走。此时,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鲜红的血液渐渐变成了暗红色,屏幕上随即出现提示文字:动脉血转化成静脉血。随后,这些暗红色的静脉血顺着血管流经全身的小静脉,最后由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汇集到右心房,完成一次体循环。由于利用信息技术,整个体循环的过程能够清晰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学生不仅可以看到体循环中动脉血变成静脉血的过程,还可以看到心脏的内部结构和心脏瓣膜的开合过程。
三、利用信息技术化抽象为具体,创设直观的理解情境
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于那些抽象的探究内容,学生在理解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科学教材中有些探究内容较为宏观,学生无法直接观察和接触,且里面包含的科学原理深奥、晦涩、抽象。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将那些学生无法直接探究、难以理解的探究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为学生创设出直观的情境,使抽象的科学原理易于理解。
在教学《为什么一年有四季》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猜测四季形成的原因,有的学生结合冬季取暖时,人离火炉远感觉寒冷,而人离火炉近感觉温暖,猜测四季是由于地球距离太阳远近不同引起的;有的学生联系冬季太阳高度角小,而夏季太阳高度角大,猜测四季是由于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引起的。带着这些问题,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将“地球”拖到公转转道上,这时地球开始围绕太阳公转。当地球转到6月22日前后时,处于远日点,太阳的光线开始射出,正好直射北回归线。当地球转到9月23日前后时,太阳直射赤道。当地球转到12月22日前后时,处于近日点,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当地球转到3月21日前后时,太阳再次直射赤道。在动画的演示过程中,学生看到了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上来回移动,从而理解了四季是由于阳光直射点的不断变化而形成的。
四、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矛盾冲突,创设相互交流的讨论情境
科学教学是打破学生原有知识结构、认知平衡的动态发展过程,学生学习的知识是新旧知识在矛盾冲突中学生自主建构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利用信息技术,构建认知冲突,激活学生的科学思维,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进行思维碰撞,从而促进学生进行深度探究。培根曾说过:“讨论犹如砺石,思想好比锋刃,两相砥砺将使思想更加锋利。”在讨论交流中,学生可以相互交换思想,开拓思路,促进彼此思考。教师可以将学生认知上的误区,通过信息技术将矛盾冲突呈现出来,使学生产生疑惑,从而使学生形成强烈的探究意识。
在教学《把液体倒进水里》一课时,为了构建冲突,引发学生的思考,教师可设置如下问题:上节课我们将两种不同固体混合后,你有什么发现?如果把两种不同的液体混合后,它们的体积和重量会有什么变化?学生纷纷猜测由于液体间不像固体那样有空隙,所以不同的液体在混合后它们的重量和体积都不会发生变化。在动手实验后,学生惊奇地发现不同的液体混合后,它们的重量没有发生变化,但体积却减小了。面对学生的疑惑,教师提出问题:你为什么认为不同的液体混合后,它们的体积不会发生变化?液体间真的没有空隙吗?随后,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液体无限放大,此时学生会看到液体“分子”的存在。由于不同液体分子的大小不同,它们会相互填充彼此间的空隙。看到这,学生知道了正是由于分子间存在着空隙,所以不同的液体混合后体积会变小。
五、利用信息技术展现难以探究的内容,创设引起质疑的问题情境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异议的是问号。”小学科学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核心,注重引导学生自主进行科学探究,而问题则是学生科学探究的起点和持续进行探究的动力。没有问题的探究无法激活学生的科学思维,没有学生科学思维的参与,探究也就失去了意义。有些科学探究内容受到探究条件的限制,课堂上无法完成,这时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如运用动画等,深入剖析探究过程,细致展现探究原理,深化学生的科学思维。
在教学《岩石也变化》一课时,为了使学生理解气温对岩石的破坏作用,教师播放flash动画——白天阳光照射岩石,岩石开始吸收太陽的热量,使其表面温度升高,由于热胀冷缩岩石开始膨胀。到了夜晚,空气温度下降,岩石表面的温度也随之降低,由于热胀冷缩岩石开始收缩。经过无数次这样的热胀冷缩过程,岩石表面逐渐开始脱落,直至岩石完全破碎。通过动画演示,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气温对岩石的风化影响。
小学科学课的探究内容丰富多彩,有些探究内容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学生很难进行探究,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将那些抽象、枯燥、生疏、难以理解的内容灵活地呈现出来,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激活学生的科学思维,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六、利用信息技术呈现游戏化教学内容,创设愉悦的游戏情境
小学生天性好玩,利用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在科学教学中,静态的文字材料无法完全激发起学生的探究热情。为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根据探究内容和教学目标,将探究内容游戏化,使课堂实现人机交互、生生交互,这样就可以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促进生生、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形成立体化的交流网络。
在教学《认识感官》一课时,教材中出示了一幅隐藏着多种小动物的图片,让学生运用感官找到其中的小动物。由于一年级学生有意注意能力较弱,他们很难将注意力长时间集中起来,教师可以利用flash技术出示教材中的图片,然后引导学生到电子白板前用手点击发现的小动物。图片中隐藏的小动物被点击后,会发出叫声,随后跳到屏幕的右上角,并显示自我介绍。有些小动物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生疏,且躲藏得十分隐蔽,学生很难从背景中发现它们。此时,教师可以将小动物躲藏的背景去掉,经过认真观察,学生终于发现了那些善于伪装的“高手”(拟态动物:枯叶蝶、尺蠖)。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小动物,学生通过对比、观察,很快便找到了它们的特点。
由此可见,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学习情境,有助于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李穆雯,叶宝生.小学科学教学中观察实验方法的指导[J].基础教育研究,2018(9).
[2]顾长明.科学教学中科学史的回归与合融[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7(11).
[3]宗若灿.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学习情境[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18(Z4).
(责任编辑: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