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彬的治学之道

2019-09-10 07:22袁浩
江苏教育·心理健康 2019年3期
关键词:问学治学特级教师

袁浩

“与文彬先生相比,我们在‘教学’,文彬在‘治学’——治学者,行得更快,攀得更高!”作为潘文彬老师语文教学实践的一位追随者,江苏省特级教师杨树亚的这句话道出了众多青年同行的心声,很有见地。

治学者,追求的是境界。孔子治学有三境界:第一境界“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此为“自学”;第二境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此为同道中人“研学”;第三境界“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此乃淡泊宁静后的“修学”。

作为小语界的一名深耕者、开拓者、治学者,潘文彬的治学也有三重境界——

第一境界:语文教学道路上的“苦行僧”

作家路遥曾说:“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可能成就某种事业。”潘文彬亦是如此,他犹如一名苦行僧,在语文教学路上孜孜跋涉,问道而又修道。

课堂,是教师成长的沃土。从毛头小伙,到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潘文彬一直站在课堂中央。他始终坚持研究语文教学,设计语文教学,实践语文教学,思考语文教学。30多年来,潘文彬为小语人奉献了很多经典的课例,从最初的想象作文《十年以后的河西》、阅读课《詹天佑》,到后来的《生命的林子》《爷爷的芦笛》《清平乐·村居》,每一个课例都紧贴课改的节拍,展示出其对语文与课堂的精准把握。

潘文彬坚持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他总在寻求教学的“陌生化”,让学生在课堂上听写,让学生把自己的思考写到黑板上;他在课堂上开设“超市”,给学生自由,让学生选择——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朗读,选择自己喜欢的语段去精读,选择自己喜欢的习题去练习……

潘文彬的课堂如水一般无华,却总能让学生在不经意间迸发出言语的智慧;他的课堂真实,朴实,扎实,这样的课堂因为不高高在上而距离一线教师很近,能看,耐看,可学,好学。因此,在许多一线教师的语文课堂之中,我们常常能看到潘文彬的“影子”。

潘文彬的系列课例顺应语文课改的方向,改变更引领着一线语文教师的教学行为。透过这些课例,我仿佛看到课堂背后的那些影像:一身正装,踱着方步,他正在揣摩儿童的天性与课堂的真谛;两道剑眉,目光如炬,他已从文本的元素中洞见了言语的样式与教学的路径……

第二境界:语文研究高地上的思想者

江苏省小学语文教研员李亮博士曾评价潘文彬为“清醒的教育者”,我深表赞同。潘文彬没有囿于语文教学的园地之中,他总是适时地登上语文研究的高地去瞭望,去思考。他的瞭望,很辽远;他的思考,很澄明——潘文彬的确是一位“澄明的思想者”。

学习大家之言,潘文彬不盲从,不附庸。他很注重学习,学习叶圣陶,学习张志公,学习于永正;他学习核心素养,学习“让学”思想,学习“问学课堂”。但是,潘文彬的学习不是照单全收,他善于筛选,善于扬弃,善于反刍。因此,他没有被理论束缚,没有被大家绑架;他在丰富的学习中让自己的思想明亮起来。

取同行之长,潘文彬不自负,不自封。他笃信“一人行快,众人行远”“三人行,必有我师”,他说:“相互学习方能发展自我,合作分享方能取长补短,和而不同方能百花齐放。”“青年教师虚心学习,渴望成长,鞭策着我奋力前行。”在教学与研究中,他总是以平等、谦和的态度与一线教师交流、切磋,听取大家意见。他在潜心“问学”、汲众之长的实践中,让自己的思想日益丰盈而鲜活。

酿造自己的思想,潘文彬不固守,不摇摆。潘文彬是一位高产的语文研究者。他笔耕不辍,发表了200余篇文章;自首部专著《走在语文路上》问世后便一发不可收,《潘文彬讲语文》《潘文彬讲作文》《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灵动而朴素地教语文》《让“语文”成为语文》相继出版。阅读潘文彬的文章和专著,足以窥见其教学研究的指向与走向:始终在“语文”的丛林中思想与生长。

曾经,王铁军教授询问潘文彬:“怎么没有提出一个‘某某语文’的教学主张?”潘文彬如是回答:“我总觉得语文就是语文,它的内涵和外延是相当丰富的,如果在语文的前面加上某个定语,势必会把语文窄化了。”这就是潘文彬,教学如此,研究如此,做人亦如此——执着,清醒,澄明。这正是一名治学者应有的境界。

第三境界:语文教师成长旅程中的“摆渡人”

潘文彬很受一线语文教师的敬重。他一边做好自己的教学,一边帮助年轻人教学。年轻教师邀约指导,潘文彬从不“耍大牌”。面对年轻教师的课堂,他既不吹捧,也不棒喝。他总能在寻常的细节处发现年轻教师把握教材、组织教学的闪光之处;他又能用发展的眼光为年轻教师描绘一个“不久的将来的你”。面对潘文彬的帮扶,年轻教师心生的是激动,付出的是行动。因此,他成为许多语文骨干教师专业成长旅程中的“摆渡人”。

潘文彬先后经历3所学校,3所学校造就了潘文彬,潘文彬也让这3所学校成为了“生命之林”。

在南湖第一小学,他牵头校内4位语文男教师组建M4团队;继M4之后,又着力打造了F6团队。

在新城小学,潘文彬分管教学工作,在他的引领下,语文团队围绕“让学课堂”,研究學生,研究教材,研究教学,一批青年教师在“让学课堂”的研究中脱颖而出,他们出优课,出经验,出思考,一所普通小学一下子声名鹊起。

在中华中学附小,作为校长的潘文彬靠前指挥,让教师研究,并与教师一起研究。他们以“问学课堂”为研究载体,引导学生在“问学”中得“学问”。这一还在路上的研究,从学生出发,量体裁衣,因材施教,然后又回到学生身上。短短几年的探索,“问学课堂”不仅激活了中华中学附小学生“问”的天性,更让中华中学附小一大批教师不断地在教学中产生思想,文章频见于《江苏教育》《语文教学通讯》《教育研究与评论》等期刊,学校办学有了文化的厚度。

行走在语文路上,潘文彬心中始终挂着“大我”,潘文彬的“大我”不只瞄准于校园内的“身边人”,他乐善好施于每一个有潜质、有愿景的语文人。2012年,潘文彬带着特级教师林春曹和市学科带头人杨树亚开展名师工作室联合主题教研,迄今这个团队已经走进了第7个年头。7年来,这个团队“不断壮大”——已经发展成7名特级教师领衔下的工作室合作组织,辐射80余名语文教师;“不断丰厚”——这个团队不仅有了一个诗意的名字“攀·灯”,而且越来越多的成员已经习惯用文字输出自己的主张与想法;“不断前行”——14次活动有鲜明的主题,有创意的策划,有成熟的案例,有物化的思考。潘文彬带领下的“攀·灯”团队,已经成为优秀青年教师的孵化器。

有境界自成高格。潘文彬以苦行僧的姿态坚守课堂,以思想者的身份研究语文,以摆渡人的角色成全他人,这是他的治学境界。

问学潘文彬的治学之道,正如他自己所言,也是想给自己的专业发展以加速度,让自己得以更快地抵达彼岸。

猜你喜欢
问学治学特级教师
施明敬
漫谈特级教师的“再成长”
漫谈特级教师的“再成长”
分期付款
问学模式在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让学生在课堂自然生长
从“问学”走向“学问”
一切皆有可能
课堂教学中“导问”的策略研究
特级教师评选起到了激励作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