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小学生沉迷于手机上网的思考

2019-09-10 07:22袁美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98期
关键词:中小学生思考

袁美材

【摘要】中小学生沉迷于手机上网,已经严重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要加强教育与管理,正确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利用手机;用亲情来温暖学生,防止学生把感情寄托于手机上网;丰富学校的文化生活,把学生从手机上网中吸引回来;提高学生的成绩,用学习的信心战胜网瘾。

【关键词】中小学生;沉迷手机上网;思考

国家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中强调指出:“严禁学生将手机带入课堂。”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崇高历史使命。目前,部分中小学生沉迷于手机上网,包括网络游戏和网络信息等,使学生无心向学,引发逃学辍学;影响正常发育,危及身体健康;扭曲健康人格,甚至违法犯罪。这已经严重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不得不引起国家、社会、学校、家长和学生的重视。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加强对中小学生沉迷于手机上网的教育。

一、加强教育与管理,正确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利用手机

“网络是把双刃剑。”目前,关于给学生配备手机问题,在社会中有不同的声音。其中一种声音是反对给学生配备手机,理由是会让学生沉迷于手机上网,对学习不利。另外一种声音是支持给学生配备手机,理由是可以方便家长与学生联系,对安全有利。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由于年龄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小学生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差,面对社会中的网络游戏、网络信息等不良诱惑,往往难以拒绝而受其误导。因此,学校必须要加强教育与管理。首先,要加强教育。学校要通过形式多种多样的教育,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增强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社会流行,科学合理利用手机。我们要让学生知道,手机不是玩具,而是工具。其次,要加强管理。学校要加强学生携带手机的管理,可以让学生在校期间把手机交给班主任统一保管,特殊情况下的家校联系可以通过班主任和学校公用电话进行。再次,要阻断接触。一方面,要加强校园无线wifi网络的管理,防止学生通过无线wifi的解码功能,连接校园网络上网。另一方面,学校要争取家长的支持,不要配备智能手机给子女,完全可以换成普通的手机或者电话手表,以切断学生沉迷于手机上网的途径。

二、用亲情来温暖学生,防止学生把感情寄托于手机上网

在马斯洛需求层次论中,人的需求共分为五个层次,其中第三层次是情感和归属的需要。相关研究表明,部分学生沉迷于手机上网与情感亏欠心理有关,即在家长、老师身上感受不到温暖,转而把感情寄托并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只有用亲情来温暖学生,填补学生的情感亏欠心理,才能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手机上网。一方面,要用家长的亲情温暖学生。家长要多关心学生,就算远在他乡工作,也要利用配给孩子的手机,结合移动通訊的集团网通话、亲情网通话和校讯通等,定期不定期与子女联系,关心子女的生活和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家庭亲情的温暖。另一方面,要用老师的亲情温暖学生。老师要多关爱学生,将师爱转化为亲情,用亲情温暖教育学生。例如李XX同学,他的父母都在外省工作,留他在家里由爷爷奶奶抚养。由于自认为父母不关心他,所以一直无心向学,而沉迷于手机上网。我接手他所在的班后,让他的父母平时多打电话给他,关心他的生活和学习。同时,我把他当作自己的弟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关心辅导他,根据他的成绩情况指导他参加体育特长生训练。在感受到父母和老师的情感关爱后,他不再沉迷于手机上网,从此发奋学习,在2016年中考考上县重点中学的体育班。实践表明,只要学生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就不会把感情寄托并沉迷于手机上网。

三、丰富学校的文化生活,把学生从手机上网中吸引回来

未成年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校园里渡过,尤其是父母外出工作的同学,呆在学校的时间就更加长。我们不能要求学生分分秒秒都在学习,总得有些课余文化生活,否则只能让学生越学越不想学。“中小学必须遵照全面发展的方针”,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部分学校只重视各科理论知识的教学,而忽视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尤其是基层农村学校,由于学校的设备设施相对落后,文化活动场所相对不足,校园文化生活更加枯燥无味。这就使得部分学生,尤其是家庭监管难以奏效的学生选择外出上网或手机上网,沉迷于网络。因此,学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充分运用图书室、运动场和电脑室等设施,组织学生开展或参与各种讲座、体育比赛等校园文化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例如,庞XX同学,经常沉迷于手机上网,学习成绩比较差。他自己对老师说:“我也知道上网不好,可我平时又能做什么。”因此,我安排他进学校篮球队集训,准备参加校际篮球比赛。由于学校篮球队每天都要训练,时间紧强度大,他根本就没有时间再顾及手机上网。一个学期下来,最后他不再沉迷于手机上网。丰富的文化生活,不但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而且有利于把学生从虚拟的网络世界吸引回到现实生活中,健康成长。

四、提高学生的成绩,用学习的信心战胜沉迷于手机上网

图(1) 图(2)

正如部分沉迷于手机上网的学生说:“我根本学不来,节节课都像听天书,考来考去还是考个20分。老师又不让我趴桌睡觉,不上网怎样熬过这节课?”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管理中,可以发现沉迷于手机上网的学生往往学习成绩比较差,从而无心向学,结果就出现如上图(1)所示的恶性循环。因此,老师在教学中既要重视尖子生的培养,也要关注沉迷于手机上网的学生,结合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在教学与辅导中因材施教,努力提高学生的成绩,让学生逐渐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例如,陈XX同学,七年级的时候成绩就不太理想,在认为自己肯定考不上高中的情况下,丧失了学习的信心,沉迷于手机上网,连午、晚休都盖着被子玩手机网络游戏。在分析他的情况后,我组织相关科任教师与他结对子,经常辅导他学习。在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中,他的成绩大幅度提高,考了全班第10名。从此,他就像换了个人一样,不再沉迷于手机上网,而是抓紧时间努力学习,最终在2019年中考考上了高中。正如上图(2)所示,只要学生的成绩有所提高,实在的成绩就会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正确对待手机上网,努力学习,争取更大的进步。

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包括手机上网在内的网络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社会交往和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我们不能否认,学生通过手机上网可以查找到相关学习资料,但沉迷于手机上网严重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和家长要加强教育和管理,培养学生正确的媒介素养,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利用包括手机在内的现代科学技术,防止沉迷于手机上网,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华南师大教育系教育学教研室.现代教育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中小学生思考
上海市金山区朱泾镇中小学生视力状况分析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要素库及权重分析
陪读现象产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浅谈凉山彝区中小学“学困生”的转化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