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庭教育一直都是学生发展和成长的基础和陪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家庭教育对学生成长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农村,家庭教育仍很大程度地缺失,家庭缺乏教育能力,将学生送入寄宿学校,学生各方面的教育主要由学校承担,学生在家庭中交流较少,学生成长过程中看不到家庭教育的影子。
关键词:农村;寄宿学校;家庭教育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家庭教育是这个人成长的基础,原生家庭带一个人的影响力是别人无法想象的。在现代农村教育中,仍有许多家庭由于工作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将学生送入寄宿学校,家长远离学生的成长,让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中长期处于缺失状态,严重阻碍学生的健康成长,使农村学生的教育始终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
一、减少留守儿童数量,提高自身素质
留守儿童在学校教育中一直都是一个特殊群体的存在,如今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呼吁尽力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尽可能调整好家长务工的方式和地点,为学生的成长教育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或者父母二人最好有一个留在家庭中照料孩子,随时与学校的教师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状态,引导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少走弯路。父母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也要努力跟随学生的脚步,提高自身素质,为学生成长树立榜样,消除祖辈监护人看而不管,管而不看,一味溺爱学生的场景。让农村留守儿童不再“留守空巢”,不在饱尝思念亲人的辛酸,让学生在成长中体会到家庭教育给学生带来的隐形福利。
父母的文化素质对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提高学生家长的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寄宿学校的教育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家长要积极与学校教师进行沟通,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学校各方面的情况。家校合作积极推动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让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走上正途。家长可以及时到学校去探望学生,家长提高个人素质,在与学生交流时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为学生做出正确的榜样。让学生在欢乐与爱中健康成长。
二、改变家长教育观念,改善教育模式
在学校教学中,学校应该利用本身的优势多多召开家长会,并且凭借家长会的机会交给家长正确有效的教育方法。在家长会上可以让一些在家庭教育中比较出色的家长做出经验的分享,家长在一起相互讨论,取长补短,改变原有的教育观念,互相学习,改善家庭教育模式。学校召开家长会向家长普及家庭教育的有关知识,让家长学会与学生沟通,改善家庭关系,引导学生与家长积极配合,促使家长更加了解学生现阶段的心理状态,拉进家长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能够以朋友的心态积极交流,家长用自己的人生经验为学生成长中遇到的难题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寄宿制学校教育中学校应该为学生与家长创造见面机会,在学校中展开“畅所欲言会”学生与家长面向镜子背对背而坐,引导学生在这种环境中说出一直不敢对家长说的话语,通过这次畅所欲言会也让家长与学生积极交流,不再是单方面的家长教育学生,而是家长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引导家长理解学生,也让学生更加体谅家长。学生与家长之间形成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引导学生走出阴霾,在阳光下快乐成长。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家长与学校共同发力,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为国家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
三、丰富学生课外活动,重视德育作用
寄宿制学校在教育中展开多种学校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在教师的带领下让学生走出课堂,展开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发现不一样的世界。在学校教育中重视德育的作用,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良好的品格,促使学生走向健康的道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贯彻全面育人的观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在学校的德育教育中培养良好的习惯,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能够让学生在学校教育中飞快成长,教师在学校教育中起到表率的作用,引导学生在校园活动中看到不一样的风景,让学生即便是在寄宿学校的教育中也不会感受到孤单和无助。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校园活动中,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在活动中感悟成长和生活的真谛,培养学生的优良品格。在农村寄宿制学校教育中教师引导学生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让学生在学校教育中能够积极与他人交流与沟通,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通过德育教育让学生在成长中少走弯路,让校园活动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家校密切沟通
在农村寄宿制学校教育中,教师更应该注重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在教学工作中贯彻以学生为主的观念,关注学生的状态,教师与家长进行积极沟通沟通,共同设计在学生成长中的教育管理方法,因材施教减轻学生的负担,引导学生在学校教育中积极发挥本身的潜能,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正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家长与学校以学生作为纽带两者积极沟通交流,商讨在学生成长中的教育管理方法,为学生成长铺垫一条较为平坦的道路。
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状态,通过家访家长会等多种形式让家长对学生在校期间的了解,家庭与学生积极沟通了解到的学生状态,了解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情况,利用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导学生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共同作用下快速成长。农村寄宿制学校教育中教师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积极与家长进行联系,并且利用寄宿制学校的优点让学生与家长相互了解,家长在了解学生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素质,与学生成为朋友,引导学生乐于向家长开口倾诉,家庭教育與学校教育共同作用,共同促进学生成长。
家庭教育在学生的成长中有着举重若轻的作用,家长一定要做好学生的第一任教师,重视家庭教育为学生成长带来的影响。在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教育中,家长更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减少农村留守儿童,为学生创建合适的学习环境,家长积极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优化农村家庭教育,充分发挥农村家庭教育的作用。家长在学生成长过程中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让学生在成长中不再缺乏家庭教育的关爱。学校家庭与社会共同发力,发挥教育的整体作用,促进农村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周永军.家校联合 共同教育——农村中学寄宿生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策略[J].中学课程资源,2015(01):21-22.
[2]张震.关于农村中学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原因及应对策略的探讨[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5(06):81-82.
作者简介:陈万德,男,1979年3月,籍贯:甘肃武威,单位:武威第十七中学,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农村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