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港航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优化与创新

2019-09-10 07:22吴光林李芳成张会领王笑纷
科教导刊 2019年25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人才培养

吴光林 李芳成 张会领 王笑纷

关键词 实践教学 行业需求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9.09.032

Keywords practical teaching; industry demand; port waterway and coastal engineering; personnel cultivation

廣东海洋大学(以下简称“广海大”)组建于1997年,长期坚持“能安心、能吃苦、能创业”的人才培养理念,重视实践教学。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以下简称“港航专业”),设置在海洋工程学院,是海洋特色鲜明的本科专业,是学院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华南地区、特别是我国南海周边三省(广东、广西、海南)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任务。随着“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海南国际旅游岛”、 “环北部湾经济圈”等战略实施,以及南海及南海诸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推进,南海周边三省的水运工程、海岸及近海工程项目需要大量的本科毕业生参与相关工程勘测、设计、施工、管理工作。为此,专业长期坚持坚持教育教学改革,开展实践教学体系优化与创新工作,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毕业生。[1-7]

广海大港航专业办学历史不长,在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优化、创新的过程中,大量学习和借鉴或参考了兄弟院校的宝贵经验;充分借鉴各校“校企合作”模式的优点。[8-13]随着卓越工程师教育在港航专业领域的兴起,很多院校在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方面又进行了新的探索。[14-18]近年来,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不断深入开展,2018年教育部又颁布了《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本文旨在对我校港航专业近年实践教学改革工作进行梳理总结,以期为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奠定基础。[19-22]

1 实践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1.1 优化课程体系

海洋工程类专业海洋特色鲜明,必须也在人才培养方案中集中体现。以涉海企业行业的人才需求为导向,丰富海岸工程、国际工程管理类课程,新增化学与环境类课程,以及体现能力和素质培养递进的课程模块;优化课程大纲、授课计划、教案、考试模式,编写体现涉海工学结合的精品教材和讲义,尝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1.2 构建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

以就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将专业岗位能力要求与核心课程内容有机融合,设置实践教学训练项目,加强学生到相关涉海企业的实训和实习。

1.3 落实实验室开放制度,改善实验教学条件,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

完善专业教学所需要的仪器设备,安装空调改善环境,开放实验室,鼓励师生进实验室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申请“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参与“全国大学生水利创新设计大赛”、“挑战杯”、“广东省结构设计大赛”学科专业专业竞赛。

2 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

采用调查法、文献法、行动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同时注重我国工程教育的背景分析,注意吸收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注重对工程教育应用型人才模式的调研,找到符合地方院校工程类专业实际特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1)实验教学、实习教学、课程设计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三位一体,全面改革和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在2013版人才培养方案基础上,优化制订了符合工程教育认证的2017版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前期质量工程教研教改课题及实践基地建设成果,理清课程模块化设置,特别是实践教学环节方面;根据新培养计划每门课程的大纲要求,进行实践环节汇总分类,构建分层次、分类型、体现海洋特色的工程教育培养体系。

(2)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创新实验教学模式。建立实验室和教学系的密切沟通联系,调动实验员的工作积極性,进一步落实实验室开放制度;编写出版各专业实习指导书、实验指导书,完善实验实践规范化制度和成绩考评体系。

(3)加强教师队伍的人才引进与培养,加强高水平师资的引进和对年轻教师的培养。对带学生专业实习的教师,要求和学生一起参与实习整个环节,锻炼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有条件时可安排半年到一年的驻厂学习。引进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才,实现“双师型”人才零突破,提高应用性专业“港口规划与布置”、“港口水工建筑物”、“水运工程施工”等课程的教学质量以及课程设计水平。同时可以提高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的教学质量。

3 创新理念、机制和模式

实验教学、实习教学、课程设计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三位一体,结合理论教学,以“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专业综合改革”、“学科竞赛”为载体,全面改革和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培养适应新形势下港航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

3.1 理念创新

紧密结合地方区域经济和相关行业发展需求,按照专业毕业生主要岗位工作任务,将专业的岗位能力要求与核心课程内容有机融合,组成新的课程模块,形成具有地方海洋院校特色的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能力递进式课程教学体系,并结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外学科竞赛等进行改革和探索。

3.2 机制创新

(1)坚持把科技创新竞赛活动作为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载体,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学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形成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良好氛围;(2)在互利双赢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校企合作机制,保证学生顺利完成实习实践教学任务。(3)引进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3.3 模式创新

把企业发展需要与学校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与中交四航局、中交天航局等20余家企业建立产教合作模式,不断探索和创新校企模式,合作包括学生在企业实习、聘请企业兼职教师、企业专家进校讲座、学校为企业培训、校企联合科技攻关、学生在企业做毕业设计、校企双导师制培养等多种形式,丰富了教学手段,改善了实践教学条件,促进了学科发展与师资队伍建设,也提高了人才培养和就业质量,培养毕业生受到社会好评。

项目充分发挥地方海洋大学的办学特色,提升本科教学质量保障基础平台和实践教学环境建设水平;全面完善了包括课程、专业、实验教学、实践实习等环节的本科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对影响教学的关键因素实施多视角、全过程质量管理与调控;有效推进本科教学质量工程提升计划,深化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建设,使本科阶段的人才培养得到了有力和长效的质量保障。

4 师生受益,效果显著

项目受益面首先是我校工科相关专业的学生和教师,有利于师生实践技能的提高。本项目教学模式的研究成果,具有很广泛的代表性,可以面向全国,具有推广与示范性,可为同类地方院校应用型专业办学和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也对我国工科教育的整体发展和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改革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4.1 教师队伍实践教学能力显著增强

近年来,我校分别从中交四航院、广东省水运规划设计院引进作2名具有多年设计工作经验的老师,其中1名为工程师、1名为高级工程师。他们的加入,提升了港航专业的实践性教学能力和水平。近年来,3名青年教师完成教学培训,经历实践锻炼,顺利走上讲台,及时地补充到教学队伍中,保证了科研教学工作的需要和教学团队的发展后劲。主讲教师人员中超过60%的人有过半年以上企业实习经历;教师队伍实践教学能力显著增强。

4.2 学生对实践教学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在近3学年学生评教中,港航专业实践课程,评价优良比率为100%;优秀达90%以上。以下是学生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评语:

“课堂讨论热烈,结合今后岗位实际。授课没有完全按照课本,而是结合实际案例等,举例丰富,使课堂较生动;重视各种教学手段的运用,不枯燥”;“企业里手把手的真枪实弹,永远记忆深刻”;“老师授课生动活泼,联系到了企业实际和学科前沿”;“教学语言生动,课堂气氛活跃,注重师生互动” 。

4.3 示范效应良好,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取得一批成果

已建成覆盖广东、广西、海南、福建等涉海校外基地近20个,近3年实践基地累计接待实习人才300余人次;实习基地紧张的状况明显缓解。项目建设取得一批成果,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目前,海洋工程领域(与港航共建)主持省级质量工程4项,以及一批校级项目。

4.4 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水平提高,受到行业肯定与好评

港航专业的学生,经过完整的“三位一体”实践教学和训练,普遍具有素质高、能力强,全面发展的良好素质,充分体现了我校“能安心、能吃苦、能创业”的人才培养特色,符合水运类企业人才需求特点;毕业生得到了各大业内各单位的普遍青睐。

校企合作,促进学生就业。以专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为纽带,与企业建立起来的长期合作,增进了校企互信,增强了行业企业对学生实践能力的了解。南海沿边省份的大量企业主动来校招聘本科毕业生,呈现出良好的就业态势。与中交四航局、中交四航院、中铁建港航局、中交天航南方公司等的良好合作,创新和优化了学校教学、企业用人模式,逐步形成互惠互利的良好合作局面。

5 结语

广海大港航专业办学历史不长,但海洋特色鲜明,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突出。在现有条件下,通过努力建设和持续改进,在实践教学方面已取得一定成绩。通过理念、机制、模式创新,采取优化实践课程体系、加强实质性校企合作、推进实验-实习-创新实践相结合等措施,推进课程建设,重视实践教学环节,解决存在的主要问题,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巩固和加强了专业特色与优势。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厅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广东海洋大学海洋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8);广东省教育厅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涉海工程类专业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2017);广东海洋大学“十三五”校级质量工程暨“创新强校工程”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海岸动力学》,2016);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复合型人工鱼礁礁体区域流场数值模拟与结构优化,2016)

参考文献

[1] 吴光林,王笑纷,杨章锋,李芳成.海洋类高校新办港航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以广东海洋大学为例[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5(04):56-57.

[2] 吴光林.《流体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4):172-173.

[3] 杨章锋.浅谈高校港航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5(05):75-76.

[4] 張会领,李雅婷,胡丹妮,吴光林,林鹏.填土表面作用均布荷载的库伦主动土压力计算——对陈希哲、叶菁编著《土力学地基基础》(第5版)存在问题的分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8(08):71-73.

[5] 张会领,李雅婷,胡丹妮,吴光林,林鹏.Matlab可视化技术在土力学教学中的应用——以布辛尼斯克竖向应力解为例[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8(08):38-40.

[6] 吴宗铎,严谨,吴光林.流体力学课程中抽象概念的可视化讲解[J].教育教学论坛,2018(19):162-163.

[7] 李志强.专业课程绪论课的教学探讨——以港航专业《工程水文学》为例[J].大学教育,2012.1(07):103-105.

[8] 周效国,李晓亮,黄贵标.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科技创新导报,2014.11(17):136-137.

[9] 赵志舟,许锡宾,王多垠.港航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能力培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03):134-135.

[10] 吴相豪.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1(25):188-189.

[11] 程永舟.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A].Intellig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ssociation.Economic,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ICEEM 2011 V2)[C].Intellig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ssociation:智能信息技术应用学会,2011:4.

[12] 高成发,蔡宁生.港口及航道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J].交通高教研究,1998(03):56-57.

[13] 欧阳峰,廖迎娣,候利军,陈达.“校企合作”模式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5(33):281-282.

[14] 李旭.探究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J].科技风,2017(17):222.

[15] 匡翠萍,宋竑霖,刘曙光,钟桂辉,沈超.卓越港航人才培养与专业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36(02):196-199,209.

[16] 李小超,贺晖,程永舟,张戈.卓越计划下港航专业实验教学改革[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01):54-56.

[17] 陈杰,黄文卫,蒋昌波,韩时琳,陆浩.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3(25):46-47,80.

[18] 赵志舟,许锡宾,周世良.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港航专业教学改革思考[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04):107-110.

[19] 汪承志,李鹏飞.基于专业认证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优化[J].教育现代化,2018.5(28):156-159.

[20] 李鹏飞,汪承志.专业认证背景下对学生培养教育的思考——以重庆交通大学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8.5(28):16-18.

[21] 朱永英,陈昌平,桂劲松,郑艳娜.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特色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5.24(01):40-43.

[22] 吴丽华,聂莉萍.基于工学结合的教学标准与核心课程标准的研究与开发——以港口与航道工程技术专业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1(02):170-172.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人才培养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