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有效思路

2019-09-10 00:19:52姚晓佳
新教育论坛 2019年23期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实效性德育工作

姚晓佳

摘要:初中班主任作为学生青春期的启蒙导师,其言行举止是学生学习模仿的对象,基于此,德育工作成了初中班主任的首要任务。同时,随着新课改的展开,德育,教学创新普及化,现当代更需要全面发展型人才,班主任的教育应紧跟时代的步伐,所以,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成为当代教育的核心。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

引言:近年来素质教育理念深入发展,这对初中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即班主任在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同时,应当关注学生德育的发展,保证学生的知识能力与道德素养能够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素质发展尚不完善,且呈现出较强的个性化特征与叛逆心理,如果不能对其予以有效的德育教育,那么学生将很有可能做出错误的行为,因此分析当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对策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

1.当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1德育工作理念落后

现阶段,许多初中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方面的工作时,还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以说教为主,对学生“谆谆教导”,过多注重“言传”而忽略了“身教”。学生在经过数次“听讲”后,左耳进右耳出,表面上看起来都在听,都在附和,实际上德育效果并不理想,反而引起了学生的厌烦心理。道德教育是中学生教育的首要任务,德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首要标志,但是仅仅靠说教是起不到教育效果的。德育更多的是要教会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归根结底在于一个“做”字。重理论轻实践,必然不利于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班会课上,许多班主任一味地要求学生遵守社会公德,要求学生阅读关于德育的书,认为这就是德育。其实不然,德育的关键在于让学生学会遵守社会公德,把“是什么、为什么”进一步深入到“怎么做”上,这样的德育教学才具有实际价值。

1.2德育工作效率不高

初中班主任需要正确认识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实施德育工作。如果以教师的心理年龄衡量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而提出批评,这样学生就无法理解教师的做法,内心深处会不认同教师的教育甚至反其道而行之。现阶段,许多初中班主任感觉德育工作特别难做,现在的初中生特别难管,其实主要原因还在于其没有抓住德育工作的关键之处,没有做到“以生为本”,没有从学生实际表現和心理发展规律出发,采取有效方法和措施。有些班主任甚至还停留在以成绩为本的传统教育思维下,德育工作效率自然也就不高。

2.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有效思路

2.1先进的教育观念

正确的德育观念是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前提与基础,能够为德育工作提供有效的指导与帮助。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首先应当对社会发展、时代特征等进行全面的分析,了解新时代对德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班主任应当认识到初中生的思想认识与心理发展存在着差异,且存在多样性的特点,班主任要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其次,班主任还应当加强对德育的重视,与社会以及家庭等展开必要合作,保证德育工作具有全面性;最后,班主任应当以时代需求以及叙述需求为出发点,不断对德育教学形式与教育方法进行创新与调整,使德育教育可以真正落到实处,保证学生能够在德育教育中有所收获。

2.2创造性的德育方法

德育是为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初中班主任应尝试与学生做朋友,平等交流。现代教育下,班主任应该把德育转变为师生恳谈,通过教育认知与教育引导使学生积极主动配合教师的德育工作。与学生平等交流,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在社会实践中教会学生生存技能,同时,让学生在社会中明白道理,提升思想道德素质,进一步提升德育水平。正确应用心理换位,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促进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学会尊重学生,引导学生发现其不足并加以改正。班级的管理应由师生共同商议完成,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及想法,师生合作解决问题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信和使命感。同时,树立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加强学生德育教育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才能起到效果。在德育工作中改进加强德育,通过观察和了解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制止学生犯错。

2.3实践性的德育教育活动

要想提高德育工作的效果,除了基本的理论说教外,还应该多开展一些有趣的德育活动。初中班主任要根据初中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尽量做到“寓教于乐”,不要过于呆板,避免学生的兴趣受到抑制。在日常班级管理中,可以召开班级德育主题演讲比赛、辩论赛等,利用学习小组的形式,以组为单位进行资料收集和整理,让学生互相监督、互相促进,加深对道德的理解和践行,做到自律自立、自尊自重。另外,为了提高德育工作的生动性,形象地展示德育的重要作用,还可以组织学生排演有关德育的小品、相声等,这样在轻松愉悦的交流氛围中,学生的品德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班主任要做好指导工作,要在关键地方进行点拨渗透。学生积极性和参与度提高了,实践能力和人格魅力实现双向发展,德育工作也就更具有实效性[1]。

2.4设置合理的德育目标

合理的德育目标能够推动德育教育工作有序展开,班主任应当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对德育目标进行必要的调整,使其具有高度的时效性与实效性。首先,班主任应当提高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将其作为日常教育的一部分,并努力通过德育教育促进学生个人的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道德选择以及价值判断能力;其次,班主任要认识到道德素质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德育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公德意识,使其规范自身在社会中的言行,学会为他人服务;再次,班主任应当认识到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新时代背景下,初中生心理问题频发,德育教育需发挥自身的作用,对学生予以健康教育与心理指导,因而提升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风险意识等也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最后,班主任还应当培养学生的时代精神,使其基本能力与素质能够与时代相适应,这些精神包括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等。

结论:

简而言之,在新形势下,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已经成为教育的首要目标,如何培养已经成为教育界应首先考虑和解决的问题。班主任对学生德育的实效性也成为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理论创新与实践逐步加强完善德育工作,有效地利用学校的资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学生德育与社会、生活、工作密切相关,因此它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所以需要严谨的态度,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实事求是对待,才能实现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2]。

参考文献:

[1]金艳茜,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J].读与写,2018(09):3-5.

[2]贺艺.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强化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1):3-5

猜你喜欢
初中班主任实效性德育工作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29:38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02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22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人大建设(2019年8期)2019-12-27 09:05:28
初中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创新方式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9:40:16
初中班主任利用自媒体进行学生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00:18:44
初中班主任如何实现学科教师与教学管理者的角色转换
关于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情感的运用研究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文学教育(2016年33期)2016-08-22 12:59:02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人间(2015年10期)2016-01-09 13: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