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金英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有效课堂成为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基于此,组织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为了优化学科教学质量,我们在就要在教学策略上找到乐趣,为学生带来丰富和愉悦的学习体验。因此笔者致力于优化学科教学策略,提升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质量。
关键词:寓教于乐;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提高策略
引言:
基于数学学科学习逻辑能力要求高以及学科教学内容比较抽象的特点来说,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在组织学科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都反映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足、兴趣激发难度也比较大,基于这个问题,本研究建议在组织实践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渗透寓教于樂的理念,丰富教学方法,构建趣味课堂。作为组织教学的基本模式,课堂教学活动质量和学生的知识吸收水平直接相关,因此我们目前需要做的就是积极实施教学改革,支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
1尝试角色翻转,让学生站上讲台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需要教师进一步认清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定位,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明确自己课堂引导者的身份,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中心和主体。比如,在《倍的认识》的知识内容教学中,我在课前预习环节就阐明了这节课的角色翻转要求,让学生课前做好预习工作,做好上台讲解的准备,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我采用自我推荐和抽签结合的方式,选择一些学生对不同知识点进行授课,作为“小老师”,学生针对倍数的基本概念以及例题进行分析,尽管在授课内容上存在不足,但也为我后续的教学提供了参考。
2学生提问,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教学的中心,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熟悉的事物来学习,放手让学生自主观察,自主搜集信息,发现数学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能够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需求不断优化课堂提问策略,构建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在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多角度观察、获取详细信息,并形成条例的表述。引导学生用语言进行表述,自然科学合理,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吸引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问题的提出和学习中来[1]。比如,在学“利息”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让学生联系生活去发现问题,要求学生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和自己的爸爸妈妈到银行存钱,亲眼目睹存钱及取钱的实际操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会产生这样的问题,利息是怎么算的呢?是不是存的钱越多、存的时间越久利息就越多?然后学生就会去思考,并查阅相关资料,把问题以及自己探究中获得的知识带入课堂,向教师提问。通过自己的探究及教师的解答,学生更能加深对这一知识的理解,从而提升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
3分层教学,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要求我们不断优化学科教学模式,认识到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且尊重这种差异性,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中制定不同目标,尝试解决符合自己目前能力和水平的问题,逐步建立学习信心,并能够在学科教学实践活动中获得进步[2]。对于那些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在他们将所学知识巩固之后,可鼓励他们去试着解决一些深层次的数学问题。而对于学习能力没那么强的学生,可引导他们掌握和巩固最基本的知识。对另外一些非常优秀的学生,教师可引导他们去尝试解决综合性更强且难度更大的问题,有助于他们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实施这样的分层训练,每位学生都能获得自己所需的知识及成功的体验,能够切实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比如,在学“认识分数”的相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可给学生设置这样的练习题:五年级的女生有126人,相当于男生人数的2/3,然后再给学生列出三个问题:五年级有多少男生?五年级总共有多少学生?六年级的学生人数是三年级人数的5/3倍,六年级有多少学生?接着教师可要求一些能力比较弱的学生解答第一个问题,做完之后,可尝试解第二个问题;要求能力比较强的学生解答前面两个问题,解答完之后,可尝试第三个问题;要求能力非常强的学生完成三个问题,完成之后,可进行深层次的探索。通过这样的训练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并在此基础上,拓展自己的思维,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4通过小组合作,构建互动课堂
合作学习意识激发是组织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第一步,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提倡教师合理选择和应用教学方法激发小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之间相互了解彼此、在学习中形成互动、在互动中形成合作,学会接纳他人的观点,学会尊重和理解自己的伙伴,这是引导学生走出独立学习局限性的首要一步[3]。例如,在教学《克、千克的认识》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天平。我就采用分小组学习的方式来教学,用天平称出一克大豆。四个人一组,每一小组一个天平。四个同学分工合作,一个同学加砝码,一个同学一粒一粒地放黄豆,一个同学注意观察天平的指针,第四个同学负责记录。每一小组都是在组长的带领下有条不紊地进行自己的工作。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尽量多地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交流合作,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胜过教师的一言堂。
结束语:
新课标实施以来,确实为数学课堂带来了变化,学生有了更多的体验数学的机会,更加有意识地在生活中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更多教师开始开始立足教学实际选择具有趣味性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寓教于乐的教学目标基本实现。但是在实际教学环节,也有一些现实问题没有得到解决,需要我们做好心理准备迎接挑战,认识到这个任务的长期性和必要性。才能够紧跟时代,解放思想,不断接受新理念,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服务,实现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徐少鹏,张艳莉,梅春霞.动笔标注,培养有序思维的良方--以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为例[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22(07):1189-1190,1192.
[2]杜平,张瑞艺,李沐.现代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7,22(23):103-102,105-106.
[3]牛军祥,杨清清,李丽芳.核心素养在数学教学方面的落实[J].学周刊,2017,12(02):1176-1177,1179-1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