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兴趣的培养与疏导(1)

2019-09-10 23:43:53叶萍
新教育论坛 2019年25期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兴趣培养

叶萍

摘要:体育教育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关键路径之一,利用体育课程引导小学生锻炼身体的同时强化心理素质,为其后续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基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征,提升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目前应该侧重于学生的兴趣培养和疏导,旨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本研究现就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和疏导学生学习兴趣的具体方法展开研究,希望本研究提出的觀点可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兴趣培养;疏导方法

引言:

小学教育阶段体育课程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选择直接影响体育教育质量,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在指导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将学生作为主体,立足小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案,构建有效的学科教学方法体系,促进体育知识吸收和运动技能学习。教学实践显示,小学体育教育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更为重要,这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和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1教师榜样,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成长过程中接触最多的群体即为教师。体育教师实际上也会吸引学生崇拜的目光。许多体育教师的声音洪亮,身材又高大有型,体育课中总是能感觉到体育教师富有富有生气的模样,健步如飞、大汗淋淋的运动感;奋力一抛,铅球远落的力量感;脚下如风、足球入门的帅气感等,这些都会对学生产生应影响,部分学生甚至会将体育教师作为崇拜对象,不断地向其学习模仿,以便达到体育教师那满满的朝气感。因此,日常教学中,体育教师应当以身作则,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示范动作时更要力求准确细致,避免学生模仿时偏离正轨。而教师也可根据教学项目,为学生讲述相关体育明星的事迹,让学生对这些人物产生敬佩感,从而对体育项目产生兴趣,最终上升为自觉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2利用教育语言实施教育引导

小学教育阶的学生在学习上受兴趣的引导和影响较大,但是小学生在自控能力上较为缺乏,很多时候在选择学习内容和应用学习方法上缺乏科学性,这就要求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其中利用教育语言进行指导是比较有效和直接的方式,因此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较为常用。但是教师在实施语言教育引导的过程中,也不能忽视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引导学生充分认识体育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利用励志的体育运动员事迹,引导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树立科学的体育观念[1]。如体育教师在教学队列队形这一内容时,可以展开“块块集合”这一游戏,游戏规则为:(1)必须按信号散开,集合站队时要迅速;(2)分散和集合队伍时不准推人、拉人、冲撞他人。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也要及时做好示范动作,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体育活动的规则和纪律。通过本次活动指导,学生基本上掌握了整队的方法和要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身体的正确姿势,发展空间体位感觉,进而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纪律性、组织性和集体主义精神。

3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教师应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良好的体能训练,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另外,教师在因材施教中应注意:首先应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将学生进行分层;然后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进行教学;最后,教师应发现学生的潜能,并加以培养。如教师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发现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对体育的兴趣不同[2]。教师可让兴趣相同、身体素质相近的学生进行相同的训练。可以设置足球、篮球、排球、跑步、跳远、跳绳等项目,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帮助选择同一项目的学生分好小组,并选出一个体能好、性格外向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的体能和不同的身体素质,为学生设置不同强度的训练。如男生的训练可以适当比女生的训练强度高一些,对身体情况特殊的学生给予一定照顾。然后教师要强调学生在训练过程中,首先要注意自己与他人的安全。另外,在学生进行体育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多观察,发现学生的体育潜能,培养学生对这项体育训练的兴趣,为学生将来的体育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利用体育游戏,直接激趣

小学生的年龄层次决定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趣味性浓厚的教学活动具有更大倾向性,针对小学体育教育的特征和作用,我们有必要在小学体育教育活动中有效激发小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合理开展小学体育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运动潜力。游戏教学方法在小学教学活动中应用的十分普遍,是一种直接激趣的教学方法,符合小学生的兴趣特点[3]。因此小学体育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直接应用这种教学方法,例如,小学体育教师在进行田径训练的过程中,就可以合理融入游戏因素,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为学生设置超人变速跑的游戏,而这样就可以让所有的学生都积极的参与到游戏中,而教师就可以发放口令要求学生慢跑或者快跑,而学生则在参加游戏的过程中,对教师所要进行的教学内容进行熟悉,而这对于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也使其可以切实的感受到体育学习的乐趣,并逐渐喜欢上体育活动。

5合理布置符合学生兴趣特点的场地器材

体育教育活动的特点和内容决定其对场地器械的要求较高,场地器械在小学体育教育活动中的合理应用可以起到优化教学效果的作用,激发小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也可以借助体育运动器械布置实现[4]。首先,小学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对操场的简单装扮,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小学体育教学多数时间是在操场上进行教学,所以体育教师可以在操场上通过“图画”标出上课所需要的活动路径,不断的迎合小学生爱玩、好奇心强的特点。如教师可以在场地上绘制出螺旋形的跑道,并用不同的颜色进行分组,来锻炼学生的快速跑能力。这样的练习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极好的效果。其次,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还可以利用自制体育教材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在学生学习技能的同时,还能不断地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在增加学生体育知识的同时,还能够端正学生的体育学习态度,达到不断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结束语:

综上,小学体育教育在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提升上起到了显著作用,但是现阶段的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不足的问题成为体育教育质量提升的主要阻碍因素。基于此,小学体育教师在指导学科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应该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做好兴趣引导工作。

参考文献:

[1]陈刚.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的培养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3,22(05):165-166,169-170.

[2]包玉书.试论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7,23(10):168-169,171-172.

[3]潘福林狠抓小学体育常规,培养学生养成教育[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2(02):108-109,112-113.

[4]蒋丽芳.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研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6,10(10):178-179.

猜你喜欢
小学体育教学兴趣培养
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之我见
浅谈如何让小学体育更具有趣味性
谈谈幼儿音乐兴趣培养及唱歌教学过程
高中生物学习兴趣培养方法探讨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9:20:23
短绳在体育教学中“一物多用”的具体案例分析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8:47:03
灵动指尖的艺术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2:45:31
阻碍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对策
体育时空(2016年9期)2016-11-10 21:05:20
小议高中数学的有效教学策略
南北桥(2016年10期)2016-11-10 17:30:36
谈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南北桥(2016年10期)2016-11-10 16:18:56
基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探究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9: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