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历史史料让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更有效率分析

2019-09-10 23:16:53李春颜
新教育论坛 2019年25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李春颜

摘要:初中历史的教育处于学生历史素养的起步阶段,很多知识点非常零碎,学生很难短时间内抓住重点很快速的理解知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学生对历史内容的理解较为浅显,而史料教学近些年逐渐成为历史教学的热点方式,教师在运用史料时容易出现史料过于复杂、史料与课程中心偏离等问题。本文就基于历史史料让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更有效率分析,结合教材课程进行探析,提出教学策略。

关键词:历史史料;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中学的历史教育中,很多素材是根据历史史料来的,不容修改,没得变通,如果在课堂上正确运用史料,可以很大程度强化学生的历史基础,单纯从课本中学习历史是有一定难度的,历史要结合图片、视频、文学作品、历史文物、遗址遗迹等介质进行深入研究学习,史料则是这些媒介的总体。本文结合初中八年级的部编人教版历史教材中《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一课,提出如今历史课堂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史料是如何让初中历史课堂更有效率的。

一、史料的运用

(一)史料的收集

现在的人教版历史教材越来越全面,很多史料可以直接从教材中选取即可,但是要结合教师讲课的内容,教师要以减轻学生负担、让学生通过理解记忆而非死记硬背,让学生真正理解历史,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1]。

(二)选择史料角度多样化

历史教学不仅是要让学生学习历史,更是要让学生了解哪个历史时期发生了(哪)些事,这些历史事件背后的意义又是怎样,让学生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教师在史料的选取上要更加谨慎,最好覆盖面更广一些,但要具有连贯性。教师要避免选择的史料过于分散,导致课堂内容分裂课堂没有灵魂的现象发生,要让每个史料与课堂紧密相关,让学生可以深入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深意,更好的感受历史文明的魅力。

(三)史料围绕课堂

历史课堂需要教师适当利用史料展现历史文明的魅力,合理的在课堂上穿插史料可以让整堂课更加连贯,合理运用史料教师可以着重突出课堂重点内容,方便学生理解记忆。教师在在运用史料时要注意突出一个整体的概念,避免学生前前后后了解很多历史后不明白主要需要学习什么。在复习课上,教师要避免“炒冷饭”,可以引用其他史料来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深入了解。

(四)加工史料

很多史料是文言文形式,初中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还不够全面,很可能不理解其含义,教师要进行简单翻译,将难点进行标注和翻译,并引导学生自己翻译一部分,这样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时候也可以温习语文文言文[2]。

二、运用史料提高学生历史基础

(一)提高学生解读能力

史料主要是历史事件中留下的图片、实物、遗迹、文物等,经过后人的整理,我们如今才得以对古代历史有了了解的机会。很多史料中有数据,例如1948.9——1948.11辽沈战役,1948.11——1949.1淮海战役等,年份是史料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年份、人数、时间节点都是史料中的数据,数据在史料中十分抽象,但又有很强的概括性,所以虽然难记,也可以通过单纯的一个数据迅速联想到相对应的事件。学生在学习了历史后,可以通过自己了解的历史情节,对历史的世界有一个概念,通过史料了解到曾经的社会是怎样运行的,如今的我们有哪些方面是古代传承下来的,学生主动开拓思维进行思考,这是学生解读能力的一大提升,对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发展十分必要。

(二)培养学生历史感

史料大多记录着历史事件、涉及到的人物关系,以及事件中的很多细节,这都是历史内容的部分,学生在长期接受历史史料的熏陶下,会对历史产生越来越大的兴趣。口述史料就像讲故事,教师通过口述史料给学生一种听故事的感受,学生就会自然而然的开拓思路,对自己所听到的进行思考,尤其是细节方面,教師可以着重表达,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去展开联想,这样可以加深学生记忆,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产生对历史的浓厚的学习兴趣[3]。教师利用口述和其他方式,让学生从直观、侧面的了解到曾经的社会发展程度,培养学生历史文学素养,了解从古至今的发展和变迁。

(三)多媒体的合理运用

根据新课改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运用多媒体,多媒体十分便捷,可以将史料以图片、文字、视频、音频等展现给学生,很多历史文物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如今的人们可以利用科技,结合文字,重新将文物绘制出来,以图片的形式让其“重见天日”,也给了人们了解它的机会。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节选历史节目中与课堂有关的片段,或运用PPT对课程内容进行解说来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了解,学生的求知欲是无限的,而寓教于乐又可以形成一个十分和谐的课堂氛围,这让学生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结合多媒体的灵活运用,学生产生仿佛置身事中的感觉,更高效的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

结束语:

教师在进行史料教学时还应注意,应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了解史料,并且给学生充足的思考和讨论时间,这样可以保证学生思考质量,历史学习不能求快,要让学生从心底理解了事件的本质及其意义,才能保证学生的历史素养。历史会被认为是十分枯燥的学科,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并且鼓励学生主动表达自己对历史事件的看法,这样才能更快更高效的提高历史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艺润, 刘芳.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选择有效史料的原则[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5(9).

[2]郑胜忠. 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 考试周刊, 2018(52).

[3]甘荣. 史料教学在初三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 考试周刊, 2018(8).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23:51:10
培养历史探究能力, 促进课堂自主学习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1:59:50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43:16
取舍有道,方为有效课堂教学
学周刊(2016年26期)2016-09-08 09:02:56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