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后教”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实施过程中的策略

2019-09-10 23:16:53张秀波
新教育论坛 2019年25期
关键词:先学后教初中历史教学活动

张秀波

摘要:在新的一轮课程改革中,对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方法来了解、掌握以及感知历史。本文以“先学后教”模式来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从课前准备及制作导学案、课堂教学的实施以及课后反馈三个方面阐述“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几点策略,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先学后教;初中历史;教学活动;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已逐步显现,新形势下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创新、探索、寻找一种新的适合现代教育发展的模式。这种模式能够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同时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先学后教”模式由此出现。各学段、各学科也蜂拥探索适合自己的模式,初中历史出于学科特点将“先学后教”模式引入课堂。

所谓先学后教:是指在每一堂课上,学生在教师未进行讲解的情况下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来掌握本课内容,而教师根据学生自学情况进行点拨、规范其语言表达。“先学后教”模式最为著名的是江苏泰兴“洋思模式”和山东聊城的“杜郎口模式”。该模式使学生由原来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自觉、主动的去发现学习,体现现代教学理念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通过教学模式的改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但“先学后教”模式必须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学”并不是盲目的自学,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的进行自学。其次,自学要配以导学案,导学案是指导学生自学的重要指向标。如何打造一个高效的历史课堂呢?

一、充分做好备课工作

备课是对一个学习内容的准备、预测,在初中历史学科备课过程中,要从研究课程标准、学生、教材、教法和学法等五个方面来做准备。由于初中历史教学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领域,因此在备课的过程中要根据所学内容的差异做好知识的整合,且学法教法的应用必须恰当。笔者给出以下备课策略:首先,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层次差异编辑一份合理的导学案。导学案是学生上课自主学习阶段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为基础学科的历史有其独特性,尤其对于初次接触新學科的七年级新生,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探索精神为导学案的使用提供平台。其次,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合理分组。将全班编排成6-8人的小组,小组自主、合作学习完成学习任务。最后,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随着“互联网+教育”新的教育形式推广,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上网学习知识、交流的能力,而且还能有效地刺激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更能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行为习惯,全面教育和培养祖国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先学后教”模式在课堂历史教学活动中的建议

(一)经典的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本节课的导入和展示,导入是思维的起点,精彩的导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缩短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一开始就有强烈的感染。尤其对于历史学科,学习古代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学生好奇心强,精彩的导入可以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因此,教师的导入不仅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还能点出本课重点,是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的风向标。

(二)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是“先学后教”模式的必备环节

孔子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先学后教”正是要给学生创造一个相对自由的学习情景,而不是先行以教定学。因此,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探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以掌握基础知识为主,并将疑惑或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合作探究环节,将疑问进行交流,利用互联网、课本资料等,通过讨论、查阅等方式解决问题。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巧妙地将传统教学中大班教学的劣势转化成优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许多具体问题可以被解决,这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能力,此外,小组之间的竞争也容易创造出一种你争我抢,不甘落后的课堂气氛,课堂学习的活力由此而生。在竞争中学生专注力增强,不容易做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事,那么历史教学的实效性必然会提高。

(三)成果展示以及教师点评的重要性

展示环节是“先学后教”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将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环节讨论的成果以不同的形式展示,不仅可以帮助其他学生了解相关历史知识,同时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组员或者其他组成员的质疑和补充又是对知识的加深和再掌握。学生历史学习主动性提高,主体地位也能得到充分体现。在历史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是优秀的组织者,还必须是出色的点评家。对于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给出客观的评价,不但能强化学习效果,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更能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完善先学后教模式

作为历史学科,出于学科特点,因此必须要借助各种教学资源来充实课堂内容。历史教学资源多种多样,如:视频资源、音频资源、漫画、插图、历史史料、历史工具书等。

(五)板书是整节课的缩影

板书是教师教学内容的浓缩,也是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有微型教案之称。对于初中历史学科来说,每周只有两个课时,但书本每课内容都丰富而复杂,涉及面很广,往往每课时教学内容都会包含很多知识,如果单纯的利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教师只口头上引导补充,没有形成文字信息在黑板展示,学生很难完全接受,甚至有些学生学完第二天就全部忘记。如果学生能将自己一节课所学内容以简单的文字概述并以板书的形式呈现,那么学生三年初中学完,历史知识的掌握,个人能力一定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三、做好课后知识的反馈

反馈包括教师的反思和学生对学完一节课后的感悟等。如何安排好课后反馈十分重要,笔者认为:首先,教师要做好课后反馈,“先学后教”模式要求教师在完成一节课的课堂教学环节后,及时进行课后的反思,帮助教师找到本节课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更正,以便下一个班级上课使用。其次,针对所授知识的不同以及班级差异、学生的差异,布置不同的任务来达到知识的反馈,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以论文、小感悟、小报道、辩论、历史课本剧等形式呈现,总之,反馈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熟记某一历史事件,而是通过多种形式的展示,能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祖国抱有信心,也为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而努力。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初中历史教学模式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先学后教”模式合作探究被广大师生所接受。但在实践的过程中,必须根据地区差异、学生差异、设施的差异,从课前的准备、课堂的授课过程以及课后的反馈做好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洪明 余文森.“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理念与实施条件——基于杜郎口洋思中学和东庐中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1.03

猜你喜欢
先学后教初中历史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 06:13:58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浅议“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下的学生自主学习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13:33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43:16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5:03
正视“先学后教”教育理论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