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学习的教科研一体化教师团队建设研究

2019-09-10 07:22郭然
新教育论坛 2019年23期
关键词:移动学习

摘要:教科研一体化教师团队建设提供了教师之间合作与交流的平台,为我们重新审视教师团队的组织结构和功能,给教师团队建设实践进行变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本文以衢州电大为例,对教科研一体化教师团队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提出从坚持规划先行、加强市县联动、搭建发展平台、建立评价机制、完善支持保障等五个方面加强教师团队建设。

关键词:移动学习;教科研一体化;教师团队建设

开放大学教师要实现自我发展,需要一种终身学习的环境,需要同事之间合作分享,需要教师集体的背后支持。而教科研一体化教师团队建设正是提供了这样一种教师之间合作与交流的平台,为我们重新审视教师团队的组织结构和功能,给教师团队建设实践进行变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因此,我们认为,可以借鉴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策略,进行教科研一体化教师团队建设,以建立有效的教师团队运行机制,促进团队成员的共同发展和成长。教科研一体化研究,又称校本教研,教学和科研是电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之间是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关系。教学科研一体化是电大提高学科发展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也是实现电大转型发展的关键。我们着眼于教师专业发展,探索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并在全市电大系统中进行推广应用,逐步形成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衢州广播电视大学现有教师50人,在校生6000余人。2015年之前,学校教学与科研考核评价机制不协调,教学比赛获奖没有纳入科研考核内容,难以调动教师参赛积极性。以上种种原因造成学校教科研在全省电大长期处于比较落后的地位。2015年以来,衢州广播电视大学以向开放大学转型发展为目标,进行了教学科研一体化教师团队建设与创新的实践探索,重点从坚持规划先行、加强市县联动、搭建发展平台、建立评价机制、完善支持保障等五个方面加強建设。目前学校在教科研项目提升、县级电大科研成果突破和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

目前教研一体化团队建设已经在衢州电大开展了试点教学,其中移动学习科研创新团队获得2016年浙江电大首批科研团队立项。科研创新团队研究的 “掌易”移动学习平台课程导学项目,围绕着教学模式的改进和创新,得到了上级电大的肯定。

从2015年开始至今,学校建立了网考计算机课程教研团队、高级职称团队、社区教育导师工作室团队和移动学习科研创新团队等四个团队。在团队建设中,学校创新机制,以提升教科研水平为目的,以教科研项目和比赛为抓手,以团队建设和创新为依托,逐渐探索出了一条学术氛围浓厚、学术视野宽阔,市县联动良好、青年教师成长迅速的道路。

1.我们的主要做法

1.1坚持规划先行,确定教学科研一体化战略地位。学校从战略高度出发,制定《衢州广播电视大学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要求建设一支与开放大学、社区大学、老年开放大学教育目标相适应的师资队伍。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支持力度,提高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教师现代信息技术素养。

出台《加强中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意见》,明确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坚持优先发展、师德为先、制度创新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制定名师培育计划、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建设计划、青年教师教科研水平提升等计划。

1.2 加强市县互动,建立教学科研一体化运行机制。为满足全市电大教师教科研业务水平提升需要,更好地交流推广优秀教师教科研经验技能,组织多项全市电大系统学术交流和教科研比赛活动。如说课比赛、教学设计比赛、青年教师教学技能选拔赛等。加强市县教学科研的深层互动。邀请校领导、教科研骨干和专家开设科研申报讲座,到各县电大指导教科研工作,营造浓厚的学术交流氛围。

1.3 搭建发展平台,构建配置合理的人员队伍。注重团队平台搭建与选择。根据专业特色教学和科研方向,建立了全市电大系统教师共同参与的课程教研团队;做好团队带头人与团队成员选聘。以专业教学与科研能力为选择标准,选拔具有较高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的教师作为团队带头人。同时兼顾团队成员年龄、性格等方面的配合与互补,筛选具有团队精神和优良品德的教师参与。

1.4 建立评价体制,形成教师激励的良性循环。建立一套有利于教学科研一体化的评价体制,将教师教学和科研统一起来考核,促进电大教学科研一体化教师团队建设工作的高效运行。建立促进教师团队教学与科研并重的激励机制。修订《科研工作考核细则》、《科研经费配套、奖励管理办法》等文件,把参加教学比赛获奖和申报教学项目等内容纳入科研考核,提高对年轻教师的科研考核任务。

1.5 完善支持保障,确保团队运行的稳定高效。从思想、组织、物质方面对团队建设提供有力支持,以满足教学科研一体化教师团队建设需要。一是思想保障。坚定团队教师们的理想和信念,提升思想认识水平。二是组织保障。成立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团队日常教学科研活动的开展。三是物质保障。团队发展中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科学研究上的物质需求,学校在设施设备、资金支持上给予支持。

2.我们工作的重点

2.1 教科研一体化的团队建设。团队建设应该根据日常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作为研究标的,其次通过名师为核心组建的团队讨论、反思、计划,把研究成果转化为培训项目,一步步深化研究,最后变为团队提升的动力;

2.2 实证与理论的互动。教科研一体化实践与模式创新是课题研究的另一重点。课题组需要定期不定期地开展团队讨论,以各团队为单位制定计划、调查分析、随时调整,团队中的年轻教师要编写教研信息、作中心发言、撰写论文,提高其参与教学科研的积极性和技巧水平。

2.3分析破解难点

教科研一体化研究的难点在(1)、如何提高参与团队成员的积极性。教研的倦怠心理在类似电大这样的科研薄弱机构长期存在,针对性的措施不仅需要激励政策,还需要在较短时间内拿出成果,使得参与者能够有成就感;(2)、研究课题出现教学开发中的“面面俱到”。实际上每子课题只需说明一个问题、说清一个观点即可,如果贪大求全,反而会出现欲速不达的负面效果。(3)、因为团队组织者或核心成员没有较好的组织方法和讲解技巧,容易出现培训质量不高的现象。

3.我们的几点创新

3.1理论运用创新。把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理论运用于教学科研一体化教师团队建设,并结合学校实际工作情况分别选取难点课程、重点项目、中心工作建立团队,使团队建设和发展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开展。

3.2 成员选拔创新。成员选拔突破一校制,充分发挥市级电大的引领作用,注重市、县联动,以市促县、市县配合,共同发展,从而带动全市电大系统教科研水平全面提升。

3.3 项目选择创新。团队项目立足点选择上,围绕重点课程攻坚,教学特色发挥和科研优势拓展等组建团队群,不同团队均有自己的特色和重点,各团队间互相促进配合。

3.4 教研互促创新。一是科研促进教学模式改革。学校移动学习科研创新团队推广应用的移动学习平台,以及以移动学习平台为依托,初步构建了“移动学习+网络学习+面授课堂+协作学习”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受到普遍欢迎。二是教学模式改革为科研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行为大数据,可以在移动学习平台的电脑端后台以报表形式导出。同时,还可以面向学习者采集参与移动学习教学模式改革的各种问卷调查数据。所有这些数据资料都将成为科研团队研究中的宝贵研究素材。

4.我们获得的一些成效

4.1教学科研项目建设明显提升。经团队培养和建设,学校教学科研项目建设取得不断突破。1.教学科研取得成绩数量提升;2.教学科研取得成绩层次提升;3.教学科研参与度显著提升。

4.2县级电大教学科研成绩有所突破。县级电大教师获得更多系统教学科研建设参与机会。有的电大实现了所在项目零的突破。

4.3中青年教师专业水平显著提高。县级电大立项课题一半出自团队成员。

借鉴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构建策略,以移动学习为平台,我们从加强教师团队建设入手,探索有效的教师团队运行机制,促进团队成员成长,为开放大学的成功转型奠定基礎。

参考文献:

[1]“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电大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郑宁国.《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3

[2]开放大学微型移动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詹霞[J].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2016.6.

[3]近十年移动学习研究现状评述.汤跃明,付晓丽,卜彩丽.《中国远程教育》.2016.7

[4]智慧教育环境下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田娟[J].中国成人教育,2017.3

[5]现代远程教育教师移动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李金艳[J].教师发展,2017.20

[6]基于二阶 SEM 的开放大学教师胜任力评价与实证研究.鲍日勤.《继续教育》.2018.4

基金项目:

本文为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18年度(高校)研究课题结题成果之一(立项题目教研一体化教师团队建设在电大远程教学中的实践探索——以衢州电大为例 ,立项编号2018SCG128 );同时为浙江省现代远程教育学会 2018 年度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DES-18Z12)。

作者简介:

郭然(1967.10-),女,汉,湖南长沙人,工学士,教授,毕业于浙江工业大学机械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开放教育教学与科研管理,衢州广播电视大学工作。

猜你喜欢
移动学习
基于云计算的大学生移动学习模型构建
高职院校普及移动学习的策略研究
试析融合移动学习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
大学生移动学习模式分析
基于智能手机的高职学生移动学习需求分析研究
基于SOA的在线学习资源集成模式的研究
智能手机APP支持下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智能手机在大学生移动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云计算的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
基于移动学习的自动问答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