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已经从教快七年了,每每看到微信里学生发的朋友圈状态时,都免不了要耿耿于怀很久。都说老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而我的追求是亦师亦友。我是一个感性的人,这就决定了我在对待学生时,不可能是得过且过的态度,也正是因为这样,才让我和学生之间建立了特殊的友谊。
故事一:我也曾青春过
成同学是我所带的第一届学生,虽然我只给他代过一年英语课,但我们却成为了很好的“朋友”。记得有一次,当时正在读理补的他来找我,说自己谈恋爱了,对象是自己的同桌,英语学得很好(他自己数学强,英语弱),他觉得这样有利于他俩互补。我问他“那样会不会影响你们的学习?毕竟学习上的互补不是非得成为了男女朋友才能实现。”他说“老师,你放心,我们心里有数,不会影响学习的。”他再次来找我是高考成绩出来之后,他在高考中取得了比理科一本分数线高出10多分的好成绩,我打心眼里为他感到高兴。直至现在,逢年过节,他也经常主动跟我联系,上次春节还专门来阎良看我,跟我说了他现在的女朋友,和他们的考研计划。看到现在的他,我由衷的感到欣慰,我曾经眼里的孩子长大了。谁都曾经历过青春,也曾在这个时期迷茫,作为老师,我用心去体谅每个学生的处境,也不忘他们毕竟还只是高中生。
故事二:用心浇灌每一颗心灵
与许同学的相处是带有戏剧性转折的过程。最初接手文课15班的时候,许同学是最令我的学生,没有之一,她上课从来没有清醒过,每次被叫起来都是一脸的茫然,上课也不记笔记(我教英语的),让她站着听课,她依旧能睡着。我尝试了用好言相劝,以及威逼利诱,但效果都最多只能持续一到两天,然后,她的老毛病会继续死灰复燃。最让我不解的是,她还是他们班的班长。在极度无奈之下,我决定向班主任张老师求助。在与张老师交流之后,我才知道,这个孩子的妈妈是精神病患者,她的家庭是享受国家政策的贫困家庭,我的心顿时揪了起来。我决定找许同学好好谈一次。我告诉她“其实,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烦恼和困惑,我自己也不例外,老师只希望你能好好努力,用自己的知识去改变自己的命运,不要因为你现在的成绩而感到气馁,只要你能坚持下去,每天进步一点点,考个好点的大学,以后能很体面的生活,这样就是对你自己负责,老师希望以后你在回想起你高中生活时,不留遗憾……”那次谈话之后,她好像变了一个人,听讲认真,笔记及时,每次的作业都能保质保量的完成,还能积极回答问题,我也经常在班上表扬她。后来,学校安排的精准扶贫对象也刚好是她,学期末写扶贫感悟时,她提到“孙老师,就像黑暗里的一颗星星,点亮了我的人生之路。”当我看到她写的文字时,顿时流下了感动的泪水。虽然,在倍感压力或者学生不领情时,我也时常在抱怨“操着卖白粉的心,拿着买白菜的钱”,但学生的蜕变真的是我工作中最幸福的事,我只是在用心浇灌每一颗心灵。
故事三:亦师亦友
井同学是我的课代表,英语学习成绩很好。由于是文理分科之后重新分的班级,我心里很清楚,尤其是那些从重点班下来的学生,会拿我和之前高一的英语老师去比较,因此,我非常用心的准备了开学第一课,可是,一节课下来,我却心凉了半截:这个班的部分学生明摆着一副不领情的态度,其中,就有我的课代表。面对这样的情况,我能做的是,更加用心的去备好,去上好每一节课,让学生尽快的是适应我,发现我的优点,从而学好我的英语课。所幸,皇天不负有心人,我所带的两个班在分科后的第一次月考中就考出了极好的成绩,我在做月考总结的时候,学生们也都特别的高兴,我能感受到他们想把英语成绩再升一个台阶的决心,这当然也包含我的课代表。后来,每次讲评作文的时候,课代表都会主动拿着自己的文章来找我面改;每当我课堂上提出学习调整计划的时候,她总是能替我再多想一点,还主动地制定了后进生促学计划来找我商量,想以此来提高班級学生的英语成绩。前两天还发微信咨询我关于高考口语考试的相关问题,我本来以为她是在帮别人打听,毕竟他们现在高二,没想到在我解答完之后,她说“看来我要做好天天恶补的准备了”。我的课代表是一个话不多,外表看起来高冷的,显得比同龄人多了份稳重的姑娘,她能在微信里跟我这样说,一定是对出于英语的热爱,也是对我的肯定和信任。我为拥有这样一位体贴的,同样痴迷于英语的课代表而感到幸运。
路漫漫其悠远兮,我的从教之路因为你们而变得意义非凡;我为在从教之路上遇到不一样的你们而感到自豪。
作者简介:孙培(1987.9-),女,陕西渭南,富平县迤山中学,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