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汝杰
摘要: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转折时期,这一阶段的学生比较心理脆弱敏感,如果不能及时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行为规范和思想道德教育,很可能会对初中生的成长和发展造成消极的影响。这就要求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工作者将学生的实际问题和具体的教学内容相结合,并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切实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情境教学方法就是实现对教学内容的生动呈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情境教学法;初探
在教育教学一线的教师,有的人教起书来很轻松,有的人教得很辛苦,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但是仔细研究,归纳起来教学方法至关重要,也就是常言所说,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发挥作用。我们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在新时期的教学,情景教学功不可没。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索道德与法治的情景教学。
第一、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不能割断,教师要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强调教学情境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之间的联系,将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应用到教学活动中,可以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理解教材原理,也能更深刻地思考如何将教材原理应用到生活中,学生会把自己置身于教师所创设的实际生活情景中,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起学生的共鸣,并有效地降低教学难度,促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例如,在《让友谊之树常青》这一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就可以结合初中生之间常常发生的问题实例,如:“为了逃课去网吧玩,明明和老师谎称肚子痛去就医,并且要求小海一起去,小海想要劝说他的朋友,但是又怕惹得朋友不开心,如果你是小海,你会怎么做?怎么说呢?”学生们都踊跃举手想要发言,这时教师抓住时机,组织学生通过小组情景表演的方式“演”出自己的答案,教师再结合学生的表现进一步总结,即真正的好朋友是在朋友犯错误时,及时规劝对方,而包庇是一种纵容朋友犯错误的行为,对朋友的成长不利。
第二、良好的师生关系,和睦友好的教学氛围为情景教学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时下,七年级的很多学生对教师产生敬畏之心,甚至不敢直视教师,感到恐惧。教师需要放下领导的架子,需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并要明确学生的所需,在生活和学习上多鼓励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尤其是对于内向和自卑心理的学生。对于学生的进步需要鼓励,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需要耐心的进行讲解,而不是一味的批评和教育,让学生感到教师是在真正的关怀自己,对教师的情感油然而生,学习的热情也会高涨。
初中生刚从小學步入一个新的环境,正处于叛逆期,对学习极易产生厌学情绪,对教师也多有不满情绪,从而影响自身的学习进程和效率,有的甚至会形成一种错误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灵活运用,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棘手的问题,让学生了解到教师教学的艰辛和道德与法治知识的重要性,进而尊敬教师。事实上,初中生不仅要接触到政治教师,还会接触到英语、数学、语文等多个科目的教师。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师的情感教育不仅能够改善学生与道德与法治教师的关系,还能帮助学生改善与其他科目教师的关系,从而营造一种和睦的师生关系。
第三、教师利用好多媒体设备提升情境创设的质量
随着国家队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多媒体设备逐渐普及到教学生活。教师针对不同的教学需求选择情境创设类型之外,为提升情境创设的生动性和有效性,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应该积极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为情境创设质量的提升提供技术支撑。多媒体教学设备能够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实现对教学内容直观化和生动化的体现,为情境创设实效性的提升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例如,在《爱在家人间》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孝心”“亲情”主题的公益片呈现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景象,让学生能够联想到自己的家庭,并产生一定的内心感悟,对本课教学内容的理解也更加深刻。由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结合本地区教学实际、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认知特点,采用多举措进行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以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质量,促进初中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综上所诉,情境教学方法具有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将生活情境带入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能够使教材中固定的文字内容转变为丰富多彩的、动态的生活,使学生深刻感受到学习这些知识的意义所在,并且将所学知识反作用于生活,自觉运用于生活中,促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的意义,以及道德与法治知识在生活中的力量,自觉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与综合素养。正如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教学中只有有始有终坚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产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提高教学效果,才能把学生从被动接受中解脱出来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构学生的主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