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友珍
摘要:随着现如今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也开始发生变化,对于学生的课上主体地位也更加明确。微课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来进行针对性教学的教学手段,在课上往往能够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为学生深入理解汉字提供辅助作用。本文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微课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为今后开展的相关工作提供宝贵参考。
关键词:微课;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
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光是为社会生产力提升带来了诸多便利条件,同时也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微课的运用,就是互联网技术在课上的体现,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来选择、制作微课视频,借此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因此,联系教学实际对微课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一、微课应用的重要性分析
微课是基于现代科技下发展出来的一种课堂教学方法,主要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将一些抽象的知识内容集中、归纳在一起,使得学生可以在短时间之内快速了解有关知识内容,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大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讲授、灌输式主要的教学方式,尤其是语文汉字教学,由于汉字具有高度的复杂性与抽象性,若是对学生进行灌输式讲解,则学生无法在理解的情况下加以记忆,反而会出现混淆的情况,对于学生掌握语文汉字知识会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在理解上十分有限,若是不对学生加以有效引导,则难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将微课教学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一方面可以借助多样化的视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可以感受到汉字学习也具有趣味性,另一方面则是能够将复杂的汉字教学简单化,同时也能够借助联想的方式,让学生对汉字产生更为深刻的印象,从而减少学生的学习难度,对于学生更好的学习并掌握语文汉字知识有着重要作用。这也就不难看出,微课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汉字教学中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有助于拓展学生思维,深化学生的汉字理解,为学生个人能力的整体性提升创造了有力条件。
二、微课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上述分析,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小学生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混淆、记忆不清、无法理解汉字含义等的情况,且对于枯燥乏味的汉字教学缺乏兴趣,需要小学语文教师从学生自身特点着手,重视利用微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汉字知识与内容。
(一)精细设计微课内容
在语文教学中,识字是最为基本的一部分内容,同时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基础,学生对于汉字的理解以及识字量,将会影响到后续的阅读与写作学习。为了避免出现课上教学内容单调的情况,教师在课上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的这一特点,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结合微课教学,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例如,低年级學生往往十分贪玩,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借助微课视频制作一些简单的小游戏,比如教师可以举办猜灯谜的游戏,借助微课视频向学生展示题目,依照顺序,依次猜测灯谜答案,当然这些题目应当围绕汉字来进行,这样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学生对汉字知识接收的有效性。
(二)识字过程具象化
识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小学低年级学生应在教师的引导下,从简单汉字着手来学习相关知识内容。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授“山”、“月”、“日”等象形字时,教师就可以借助一些简笔画,让学生对这些汉字产生一个具体的印象,促使学生能够形成一个更为具象的记忆;对于一些会意的汉字,则是可以让借助微课视频,为学生初步介绍有关汉字构造的方法,让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其中所蕴含的深刻规律,并为学生动态展示这些汉字的学习过程,化繁为简,为学生今后学习汉字知识奠定基础。
(三)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巩固练习
虽然课上是引导学生学习汉字知识的最有效时间,但是课上时间仍然十分有限,需要教师结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来进行针对性讲解,让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对汉字的有效认知。例如,教师在课上可以创设一个生活化场景,将一些常见的错别字融入其中,让学生将其中的错别字找出,从而加深学生对汉字的印象。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阅读文章,在遇到生字以后,让学生在家长的辅助下学习生字,从而拓展学生视野,为学生识字能力的提升创造有力条件。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改的不断深化,为学校进行教学变革创造了有力的条件,语文学科作为小学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科目,也同样是需要做出调整,尤其是汉字教学,由于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不足,极为容易出现混淆的情况。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通过精细设计微课内容、识字过程具象化、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巩固练习等方式来对微课教学予以有效运用,让学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更深层次的掌握汉字相关的知识,为其今后的各项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璨.微课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徐州某小学二年级某班为例[D].2015.
[2]李梅.浅谈微课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应用[J].课外语文,2017(7):149-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