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素凤
摘 要:语词隐含义虽是一种非本质的附加意义,却是规约语词使用的重要因素。利用汉字构意探求语词隐含义,不仅有助于准确理解语词的意义、辨析近义词,而且可使诗词赏析变得更直观、更形象,使原来只可“意会”的炼字之妙变得可以“言传”。以“尽”为例,通过字形构意分析,说明“尽”具有“逐渐变小变少直至完全消失不见”的隐含义,并用该隐含义赏析古诗词,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揭示诗词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
关键词:汉字构意;隐含义;尽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9)35-0009-05
本文所说的“隐含义”是指词的理性意义之外的一种附带意义,即“那些在共识前提下被暂时放弃的、潜在的、反映事物次要特征及其主观认识的义素”。与理性义素的明确性、稳定性和有限性相反,隐含义素具有潜在性、活跃性与繁杂性。潜在性决定了隐含义在字典辞书中往往查找不到;活跃性决定了隐含义是不稳定的,有可能脱落或改变;繁杂性决定了有的语词隐含义不止一个,也有的语词根本没有隐含义。虽然如此,隐含义却是影响语词使用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尽”字为例,阐释如何通过汉字构意挖掘语词的隐含义,再通过隐含义赏析诗词,使原来只能“意会”的“炼字”之妙变为亦可“言传”,为诗词赏析开辟一条新途径。
一、通过字形构意揭示语词的隐含义
有的语词有不止一个隐含义,不同类别的隐含义有不同的探求方法。对于“寓于音”的深层隐含义(即核心义素),“语音线索是我们认识和研究词的深层隐含义的重要途径”;而对“常识性义素、文化内涵义素、社会内涵义素、联想隐含义素”等各类隐含义,一般通过联系社会文化知识进行阐释。我们则在尝试一种新的探求隐含义的途径,即通过语词的书写符号“汉字”的构意来探求其隐含义。
汉字构意是结合语言意义分析出来的字形构造意图,是语义的具象化、可视化。汉字构意与所记录词语的实际意义密切相关,但相互间又有本质不同,构意属文字系统,而实义属语言系统。在把语词实义具象化、可视化的造字过程中,一些语词蕴含的非本质的隐含义可能在汉字构形中有所体现,从而使一些汉字形体成为语词隐含义的携带者和表现者。这样,汉字构意就成为探求语词隐含义的一条线索,也就是说,可通过汉字构意去追寻语词潜在的隐含义。如:
《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把〈尽〉的义项归纳为“完”“死亡”“达到极端”“全部用出”“用力完成”“全,都”“所有的”。这些义项都是“尽”的实义,它们不能体现“尽”的隐含义。“尽”的隐含义可以通过字形构意去探寻:“尽”的甲骨文字形(详见表1),像手执毛刷洗刷器皿内壁之形,表示饮食已尽;显然,甲骨文字形是“尽”的实义“完”的具象化,“饮食已尽”是用来表现“完”义的典型意象。到小篆,“尽”字演变为(详见表1),楷定作“盡”,《说文解字》“器中空也”是对小篆字形构意的说明。据此,“尽”的古文字构意可说解为“食器中的饮食已经吃完了,食器空了”。从这个构意不仅可抽绎出“完,终尽”等理性意义,还可抽绎出其潜在的隐含义素——逐渐减少的动态特点;因为根据生活经验,器皿中的饮食有一个由多到少、由大到小的变化过程。因此,我们将“逐渐减少的动态变化过程”看作“尽”的隐含义。
二、运用隐含义赏析古诗词
隐含义虽反映事物非本质属性,是义位的次要语义特征,且非常不确定,但语词运用却离不开隐含义。可以说,隐含义就像生物体的遗传基因,虽经多代变异却仍对语词的使用有不可忽视的规约作用。汉字构意的具象化和可视化特点,决定了用汉字构意揭示语词隐含义有直观性和形象性的特点,更易被理解和接受,故非常适合进行诗词教学。下面以“尽”为例,说明隐含义在诗词赏析中的功能和运用方法。
(一)隐含义有助于展现诗词意象,深入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如果依照字典把“尽”解释为“竭,完”,则“孤帆远影碧空尽”描写的意象是静态的,展现在读者眼前的是碧空尽头已不见孤帆远影的空阔景象。如把“尽”的隐含义“由近及远,由大到小”的动态变化揭示出来,则“孤帆远影碧空尽”展现的意象是动态的,呈现于读者眼前的是船帆由近及远,帆影由大到小,直至完全消逝在碧蓝天边的生动景象。这样,整首诗描绘的意境也就活起来、动起来:老朋友孟浩然在烟花如海的阳春三月,辞别黄鶴楼,前往扬州游历;作者伫立在黄鹤楼上目送老朋友的船帆由近及远,直至完全消失在天边,最后只看到滚滚江水在天边奔流。显然,“尽”的隐含义不仅使整首诗的意境在读者眼前活起来,而船帆由近及远直至消逝的动态也可使人联想到诗人长时间伫立在黄鹤楼上目送老友船帆远去的情景,从而体会诗人对朋友依依不舍的真挚友情。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中“尽”是动词,翻译时必须补出其隐含义——杯中酒逐渐减少直至完全没有剩余的变化过程,可译为“喝,喝完,喝干”;否则就不能准确表现诗意。如果不补出隐含义,“尽”就要译为“干”或“一饮而尽”,这样凸显了西出阳关者的豪迈,但与本诗主旨不符。本诗的主旨是表现诗人对朋友的留恋,用“西出阳关无故人”为理由劝朋友再喝一杯酒,再多停留一会儿,表现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可见,“尽”的隐含义对准确理解诗歌意义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综上所述,通过汉字构意揭示语词的隐含义,有助于准确理解语词的意义及展现诗歌意象的动态美和画面感,从而更深刻地阐释作品的艺术特色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为古诗词赏析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二)用隐含义区别近义词,直观理解“炼字”之妙
隐含义在诗词赏析中的功能,还表现在运用隐含义进行近义词比较,直观展现诗词用字的精准特点,从而体会古人“炼字”之妙。
1.与“绝”“灭”等近义词比较
李白《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如依照字典把“尽”解释为“完”,则诗句“众鸟高飞尽”描写的意象是静态的,展现的是空中没有一只鸟的空寂景象。这样很难把“众鸟鸟飞尽”与“千山鸟飞绝”所描写的意境进行实质区别。而通过比较相关字的构意,则可清楚看出两首诗意境的不同。
“绝”的甲骨文(详见表1)像以刀断丝之形,表断开之义;引申为“尽,完”“空,无”等意义,与“尽”形成近义词。如只看理性义,很难说出在“尽,完”“空,无”等义项上“绝”与“尽”有何不同。但联系两个字的构意,就不难看出区别:(详见表1)以刀断丝能瞬间完成,非常利落,没有逐渐变化的动态过程,因此“绝”没有隐含义“逐渐减少的动态变化过程”。“灭”的甲骨文(详见表1)像手持扇子灭火之形,本义是动词“熄火,灭火”,引申为“尽,完”“空,无”等意义。显然,“灭”也没有隐含义“逐渐减少的动态变化过程”。这样,“绝”“灭”与“尽”在“尽,完”“空,无”等义项上的区别就易说解了:“尽”的隐含义能表现“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的动态变化特点,而“绝”和“灭”的隐含义分别是“干脆利落”和“干净彻底”,与“尽”的隐含义不同(见表1)。
根据以上分析,“绝”“灭”的“空,无”义是静态的,那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所描写的意象也是静态的:座座山峰,看不见飞鸟的形影,条条小路,也没有人们的足迹,展现了十分空寂的意境;这为“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画面主体提供了辽远空寂的背景,展现了在茫茫白雪覆盖整个大地的背景下,一个穿着蓑衣、戴着笠帽的老渔翁,乘一叶孤舟,在寒江上独自垂钓的中心意象。整个画面充满洁、静、寒凉的气氛,象征了诗人清高脱俗、兀傲不群的个性特征;联系诗人当时的处境,则能体会其被贬永州后不甘屈从又倍感孤独的心理状态。
而“尽”具有“由近及远,由大到小”这样的隐含义,因此“众鸟高飞尽”展现的意象是动态的,呈现于读者眼前的是群鸟向高处飞去,越飞越高、越飞越远,直至无影无踪的生动景象;与之相对的“孤云独去闲”所描绘的景象也是动态的,即天空中最后一片白云正在悠然地向远处飘去。这两句所描写的“众鸟”和“孤云”都离开作者而向远处飞去或飘去的动态画面,与下文“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相互照应,一个“厌”字非常传神地表现出在作者眼中飞鸟和云朵离开是因为对诗人的厌弃,唯有敬亭山对自己没有因厌弃而离开。这样,诗人独坐敬亭山出神地看着飞鸟和孤云远去的形象就仿佛在眼前,画面感十足,而诗人当时孤独寂寞的心境也就不难理解了。显然,这里“尽”的隐含义所表现的动态感不仅使诗的意象动起来、活起来,而且有助于准确而深入地理解诗的意象和作者的心境。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利用字形构意分析语词的隐含义,不仅使“尽”“绝”“灭”这样原来似乎只可“意会”的同义词比较变得可以“言传”;而且利用语词的隐含义解析古诗词,可以把古人“炼字”之妙形象、直观地表达清楚,展现诗歌所创造的极具画面感的生动意象,从而深刻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显然,这种能够使人身临其境的诗词赏析,无疑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与“落”“沉”“降”等近义词比较
词语除了具有抽象概括的理性意义外,在具体语境中还会产生不同的语境义,从而与某些本来意义不相近的语词形成近义关系。对具体语境中的近义词进行辨析,是说明“炼字”之妙的常用方法;而通过汉字构意揭示语词的隐含义,又是辨析近义词、领悟诗词炼字之妙的有效途径。如:
王之涣《登鹳鹊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如果依照字典把“尽”解释为“竭,完”,则诗句“白日依山尽”描写的意象是静态的,展现在读者眼前的是落日余晖映照下的山峦;如果把“尽”蕴含的“由高到低,由大变小”隐含义揭示出来,则“白日依山尽”描写的意象是动态的,展现于读者眼前的是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下沉,越来越低,直至完全看不见的动态意象。与下句“黄河入海流”所描绘的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的景象交相辉映,形成一个开阔动感的壮观景象,为诗人进一步抒发登高远望而联想的人生哲理做好铺垫。这里“尽”与“落”“沉”等形成近义关系,因此可以通过与“落”“沉”的意义比较,赏析此诗“炼字”之妙。
“落”字从草落声,字形构意是草木花叶脱落,字典辞书一般把其本义概括为“掉下来,往下降”。显然,字形构意“草木花叶脱落”隐含着“脱离母体”义,这个隐含义规约着“落”字组词造句的使用规律,如“疑是银河落九天”中“落”字非常形象地表现了银河脱离九天而掉落人间的气势,体现了作者充满夸张想象的浪漫主义情怀。可見,“落”强调的是脱离母体而下降的动态过程,而“尽”不仅能表现下落的过程,还能表现下落的结果“看不见”了。“沉”字甲骨文作“(粹五八七)”“(后下四·三)”“(前六·二三·六)”,像牛羊等没入水中之形,本义就是“沉没”,引申为“降落,下降”。物体沉入水中因为水的浮力,下降的速度非常慢,因此“沉”隐含着“慢”义,这与太阳下落的特点非常吻合,因此人们常说“太阳西沉”;显然,“沉”也不能表现太阳完全落山后完全不可见的状态(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尽”之所以能够与“落”“沉”成为近义词,是因为“尽”具有隐含义“逐渐减少的动态变化过程”,这个隐含义与夕阳落下时越来越低,可见部分越来越小的动态变化具有一致性。而“落”“沉”虽有“下降,下落”义,但不能够表现太阳下落至完全隐没不见的意象;只有“尽”既能够表现太阳逐渐下落的过程,又能表现太阳完全被山遮住不见的意象。因此,“尽”不能用“落”或“沉”替换。
可见,从汉字构意入手分析词语的隐含义,有助于理解准确语词的意义,直观认识古人“炼字”之妙,使诗词赏析由只能“意会”变为亦可“言传”。
3.与“完”“净”“没”等近义词比较
字典辞书大都把“尽”说解为“完”,意思是完结,完毕,因此“尽”与“完”“净”“没”等可以成为近义词。下表对这几个近义词的辨析,都是从汉字构意出发,概括其共同义项,找出每个词的隐含义,使各词之间的异同一目了然(见表3)。
从上表可以看出,“尽”“完”“净”“没”虽然都有共同义项“尽,没有剩余”,但只有“尽”具有隐含义“逐渐减少的动态变化过程”。正是这个隐含义规约了“尽”的语用特点,使之不可被近义词取代。如:
李白《渡荆门送别》“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中“尽”不仅有理性意义“终尽,完”的意思,还隐含着逐渐变化的动态过程,表现了诗人沿途所见山势由高到低直至完全消失于平野之中的变化过程,意境十分开阔。与“白日依山尽”中“尽”的用法有异曲同工之妙:“白日依山尽”展现了太阳落山时逐渐被山遮挡直至完全隐没不见的纵向变化;“山随平野尽”表现了从蜀到楚沿途山势逐渐变低直至完全化为平野的横向变化。显然,这里的“尽”不可用“完”“净”“没”替代。同样,苏轼《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其中“尽”蕴含两个义素:荷叶逐渐凋谢衰败的动态过程和荷叶已经完全没了的结果。李清照《如梦令》“兴尽晚回舟”,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乡泪客中尽”,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白居易《观刈麦》“家田输税尽”,王磐《朝天子·咏喇叭》“只吹的水尽鹅飞罢”,韩愈《马说》“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淘渊明《桃花源记》“林尽水源,便得一山”,这些语句中“尽”都是动词,意思是“完,没有剩余”,且分别隐含着“游兴”“乡泪”“蚕丝”“花”“家田”“水”“一石粟米”“桃花林”等由多到少至完全没剩余,或离终点越来越近至到达尽头的动态过程。可见,正是因为“尽”的隐含义,使诗歌意境更为丰满、生动,有助于深入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而与之意义相近的“完”“净”“没”则没有此意义特点,所以不能准确表现诗意,由此可见诗人用字之妙。
白居易《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其中“尽”用来修饰限制动词“烧”“淘”,意义相对虚化,但其隐含义“逐渐减少的动态变化过程”却还保留着:其中“尽”不仅表现草被野火烧光、千古风流人物被滚滚长江波浪冲洗掉而无任何剩余的结果,同时隐含着“草逐渐减少”“风流人物逐渐被遗忘”的动态变化过程。“烧不尽”即烧不完、烧不光的意思。这里的“尽”与“完”“净”“没”意义相近,但却不可替换。同样,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林杰《乞巧》“穿尽红丝几万条”,张籍《秋思》“复恐匆匆说不尽”,温庭筠《望江南》“过尽千帆皆不是”,曾几《三衢道中》“小溪泛尽却山行”,诸葛亮《出师表》“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其中“尽”是副词,分别用来修饰动词“落”“穿”“说”“过”“泛”“进”,表现结果“完,没有剩余”;意义相对虚化,却还保留着隐含义“逐渐减少”或“逐渐靠近终点”的动态变化过程。显然,这些虚化为副词的“尽”,隐含义虽较弱,但仍对其语用功能有规约作用,因此“尽”仍不可用“完”“净”“没”替换。
三、隐含义脱落后的范围副词“尽”
随着词义的不断引申发展,“尽”的隐含义逐渐减弱,当它的理性意义进一步虚化为表示范围的副词时,隱含义完全脱落,其意义用法与副词“全”“都”十分相近。如:杜甫《羌村三首》“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中“尽”是表示范围的副词,强调所有儿童都去东征了,没有剩余和例外,与“全”“都”的意义用法十分相近,即“尽”的隐含义“逐渐减少的动态变化过程”完全丧失。同样,罗隐《蜂》“无限风光尽被占”,毛泽东《七律·长征》“三军过后尽开颜”等,其中“尽”都是表示范围的副词,与“全”“都”的意义用法十分相近,“尽”隐含义完全丧失。
综上所述,语词隐含义虽是一种非本质的附加意义,却是规约语词使用的重要因素。隐含义的潜在性、活跃性与繁杂性特点决定其探求方式不止一种。本文以“尽”字为例阐释了一种前人未曾用过的探求语词隐含义的方法——利用汉字构意探求语词隐含义,并用来解析古诗词。用这种方式揭示语词隐含义,不仅有助于准确理解语词的意义,还可使诗词赏析更直观形象,使原来只可“意会”的炼字之妙变为可以“言传”,非常适合进行诗词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