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秀英
摘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一直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重点。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模式的完善,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保障。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实践教学仍是一个难题,因此应提高重视程度。本文从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和优化措施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高职院校
一、引言
会计电算化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和技术性都比较强的专业,当前会计电算化开始广泛的应用与普及,使得实践性也逐渐增强。目前会计职业教育的境况却十分尴尬,具有一定行业背景、具有较强工作能力的高素质、高水平的会计人员,企业是一将难求,而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却很难在毕业之时或在毕业后的较短时间内找到对口的会计工作。表象是教育的供需未实现很好的对接,更深层分析存在的不足,是会计专业培养的学生很难甚至无法较快地满足和适应会计工作要求。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建立一套适合本院校发展的实践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导向,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应用型人才能力的培养。
二、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的现状
(一)高职会计实践教学形式单一
高职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直接影响高职实践教学的效果,制约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当前高职会计实践教学形式主要集中于校内模拟实验室实训和校外社会实践两种。在校内模拟实验室阶段,会计实训一般包括手工实训和电算化实训,学生通过分项练习,虽然完成了会计核算的系列工作,但在新会计准则下,实体经济下的会计人员会遇到更多的职业判断业务或事项,对会计人员的业务或事项判断运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校外实践方面,企业在接受高职学生实习时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诸如学生的专业实习需要接触企业账簿等会计信息资料,企业出于利益的自我保护,一般不愿学生接触会计账簿的相关信息,企业车间的流程实习,学生的加入又必然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活动,相应地增加企业负担,实习学生只能进行一些低层次的跟岗见习、部分企业的普通劳动者。校外会计实习流于形式比较多见。一般很难在中小微企业中开展。校企合作的多形式教学实践难以实现,更很难开展深度的深化合作。
(二)会计教学内容缺乏层次
高职会计专业的理论及实践教学课程,其教学内容一般都强调工业制造业的全面完整,《会计基础》、《企业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实务》等各门核心专业课,通常都是以工业制造业为例着重讲述而自成体系,一般单项的在跨度一学期或者两三个学期期间,分阶段完成从建账到报表的编制。但是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企业属于第三产业,而传统的工业制造业并不多。这样以来,学生学习的会计专业知识在实际企业中并不是很适用。在实训项目的实践训练中,仍局限于工业制造业的会计核算,诸如税收、金融等方面实训内容、其他行业会计的实训项目等都还存在开发空间。
(三)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与教学素质的滞后性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实践性极强,这就要求任课教师不仅具备丰富的会计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还要具有扎实的实际操作技能。而且会计电算化还是一门新兴学科,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离不开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变革,这就要求任课教师还必须同时具备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但很多院校并没有提供相应的平台来提升教师的计算机水平及信息化管理理念与技能,教师缺乏承担相关科研课题的机会,也没有参加提升应用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培训,有些院校甚至由完全不懂会计的计算机专业教师讲授会计电算化课程。
三、高职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的优化设计
(一)丰富会计实训课程,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实践模式
会计电算化属于理实一体化类的课程。在现有的实践教学模式基础上,应进一步丰富课堂和课外实训内容,形式上采用多样化和多层次性。无论是在组织教学内容方面还是在教学方法运用方面,努力将现实企业搬到课堂的教学体验,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并不断丰富单一的实践内容现状,税务大厅、银行营业厅、保险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实体经营的各类门店,都可以进行有益的尝试,比如可带领学生熟悉税务局办税大厅的全貌,了解实体纳税業务的办税的流程、办税的注意事项等,与银行,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联合,带领学生参观学习,熟悉可能涉及到的相关部门及相关工作,包括具体的操作过程,利用开学初的学校报到时间,使学生认识学校财务与银行之间的工作衔接,使校内实训逐渐深入社会实际,缩小实训与实际工作的差距。
(二)设计立体化的实践教学内容
在实训内容上,应梯次递进;在方法手段上,应多种手段交叉使用。在内容设计上,要满足高职学生初始就业岗位的需求,进行出纳岗位、会计核算岗位的岗位能力的训练,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进行财务管理岗位、审计岗位和相关迁移岗位能力的培养。通过“基础技能实训→岗位技能实训→综合拓展技能实训”的教学设计,实现技能培养梯层递进。
(三)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师资是决定教学水平的关键因素,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在实践教学师资的培养方面,鼓励教师能够为改进和丰富课堂教学深入社会实际积累素材,通过校企共建形式,选聘任课教师在企业挂职锻炼,并不断培养激发教师能够从现实会计实务中挑选整合案例的能力。具体措施包括:(1)制定师资培训计划,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技能培训,分期分批派教师深入企业挂职锻炼或顶岗实习;(2)引进行业专家、企业“高手”作为“兼职教师”,直接参与教学活动;(3)鼓励教师参加会计职业资格证书或执业资格证书考试并取得证书;(4)允许教师在不影响本岗位工作的前提下在会计师 ( 税务师) 事务所和企业兼职,通过开展社会服务提高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
四、结束语
实践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决定了高职院校能否向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应用型的会计电算化人才。现在,80%以上的基层单位基本上实现了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事业的蓬勃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而实践技能是电算化工作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技能,这一技能的重要源泉就是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实践教学。因此,对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会计教师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以期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具有创新能力和综合职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戚锦秀.职业技能大赛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创新[J].商业会计,2018(21):125-127.
[2]黄颖.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新思路[J].经贸实践,2018(12).
[3]罗国兴.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优化策略[J].科技资讯,2017,15.
[4]孙庭锋.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模式创新[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12).
[5]黄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财会学习,20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