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

2019-09-10 07:22吉克阿合
南北桥 2019年13期
关键词:自信自学能力兴趣

吉克阿合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网络越来越普及,我们获取的信息量也越来越大,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才能让学生不被时代淘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教会学生学会独立获取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小学语文教学是激发学生主体性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自学能力  兴趣  自信  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3.051

随着语文教学的不断改革,新课标要求我们教师从传统的“我讲你听”教学模式转变为“你说我听”的教学模式,更多发挥小学生课堂主体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那么,作为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呢?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与探讨。

一、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

西方伟大的文学家莎士比亚曾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兴趣对于自身的发展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根据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能够让人主动去接触陌生事物并去认识其发展规律,唯有浓厚的兴趣,才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这就要求老师在备课时必须先了解学生基本心理,根据其心理发展特征制作不同的教学方案,比如在课堂刚开始时,老师要通过提问或者游戏的方式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当学生对这堂课有了浓厚兴趣之后,他们才会主动思考,将老师讲解的内容转化成自己的东西。

如我之前在上《坐井观天》这一课时,就做了一个圆筒形的模型拿到课堂上去,学生们看到这模型纷纷讨论是做什么用的。随后我让他们先自己理解文章,然后举手告诉我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和到模型中亲自体验后的理解,最后我再指出他们学习的盲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从课堂开始就投入了学习,互相讨论有益于他们思想碰撞,学生因为想要亲自体验“井中观天”而认真解读课文、自觉查找资料书,而亲自体验这一过程作为本节课核心部分,不仅调动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而且让学生将认识用于实践并检验其是否正确。

二、培养学生自信

自信是成功的一半,小学生自主性一般不强,想要真正使小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就必须改变“我讲你听”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站上讲台,自信地告诉我们他的想法。

(一)变换内容

课前安排学生自主预习课文,教师可以规定学习范围和学习内容,提出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及需要注意的地方。这样既可以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思考,也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使学习过程中有侧重点。如我在让学生自学《赵州桥》时,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1.让学生预习时自行掌握课后生字、生,词,理解文中重点词语意思。2.理解文章大意,划分文章层次。3.找出赵州桥结构特点并理解赵州桥设计独创性及其作用。4.围绕文章中心句仿写一段话(提高学生阅读力、表达力和写作能力)。5.找出自己不懂之处。

(二)变换角色

在传统的“我讲你听”课堂中,大部分时间是教师在说,这种教学存在多种弊端,容易导致学生上课走神,学习效率低,不愿主动与人沟通,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等。新式“你说我听”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主动举手回答问题。这就要求学生课下必须了解课文大意,解决老师让预习时提出的问题及查资料书自觉延伸课文内涵等。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发挥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也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三)在平等合作中树立信心

将师生关系由上下级转变为平等合作的关系,这是帮助学生建立自信的有效途径。“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只有当教师和学生处在同一高度上,建立起朋友关系时,学生才会主动与教师进行探讨与沟通。而事实表明,学生在平易近人的老师的课堂上表现会更积极,课堂氛围也会更加生动、活跃。这样不仅使学生自学能力大大提高,而且对培养其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任何学校、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都是有限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只有授予学生学习的方法,使他们在练习过程中加以强化,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使学生适应时代需求,有效获取和利用信息,终身受益。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

(一)文章类型学习法

小学语文教材篇目繁多,但万变不离其宗,经过整理后会发现其实只有几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文章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如写人的文章我会让学生从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和外貌等方面去了解这个人的性格;记事型文章就要求学生了解事件起因、经过、高潮、结尾以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等方面,从而读懂事件背后隐藏的哲理和真相;写景型文章则让学生从景物表面特点:形、色、态等方面去探索事物内在本质。

(二)新旧联系,温故知新的方法

各门学科知识、学习能力的养成都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初级到高级、从单一到系统的。根据这个规律,要求学生们必须不断对已经学习了的知识进行巩固,并在掌握原有学习的基础上理解更为复杂的知识。如在教“阳”这个词时,大部分小学生只能从“太阳”一词中领会到有日光的意思,而在哲学中认为阳是与阴相对的,将此意告诉学生并让他们记住,在之后讲解阳奉阴违这个词时就可以让学生联系前面的意思来领悟“外露的、表面的”这个意思了。以此类推,根据这种全面的多向的思维训练方式,学生就能对“阳”有更加全面、更加透彻的理解。

(三)常做筆记的方法

人的记忆需要在多次触碰之后才会不易丢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如果不用笔勾画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就会很快遗忘,不利于对文章进行全面理解,而且也比较浪费时间。教师应该从小学开始就培养学生做笔记的好习惯,如让学生摘抄文章中的好词佳句,对自己触动较深的句子下标明自己的理解和领悟,对不懂的地方注明为什么不懂并及时询问老师与同学等。做好读书笔记有利于学生加强对文章的理解、锻炼思维能力、积累写作素材等。

总之,语文教学课堂不单单只有老师,也不单单只是学生,而是由两个主体共同组成,课堂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只是起到引导、帮扶的作用,更多还是靠学生自己。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教师把经验传授给学生之后,剩下的就需要学生自己加以应用了。同时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需要长期坚持,唯有勤加练习,才能将其融化为自己内在的品质。

猜你喜欢
自信自学能力兴趣
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做一个自信的“小小音乐家”
初中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深化年轻化战略108万已是“小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