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足球教学中应用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的现状和解决途径

2019-09-10 07:22:44许景荣
体育风尚 2019年12期
关键词:小学足球解决途径学习共同体

许景荣

摘要:近年来我国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相关教育部门对足球教育教学活动较为重视,在政策方面提出较大支持来推动小学足球教学全面发展。足球运动属于团队型体育运动,对集体协作性、配合度要求较高。通过学习共同体模式构建应用能让学生在足球教学过程中建立良好的集体意识,对学生学习自主性进行培育,推动小学足球教学活动全面开展。

关键词:小学足球;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现状;解决途径

在小学足球传统化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小学生由于自身年纪较小,对于各类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在传统化教学模式中难以集中教学注意力。在小学足球教学中,大多数学生生性好动,对足球学习具有突出欲望。但是足球运动属于团队竞技运动,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集体意识进行培育。

一、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内涵

学习共同体就是在班级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明确教育教学活动共同愿景、主要价值与情感,突出真实任务主要核心地位,强化师生之间有效交流活动,促进师生之间公共进步成长。在共同学习过程中能建立学习组织,提升精神追求。在小学阶段应用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要建立开放化程度较高的学习系统,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应用各类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积极思考探究获取更多知识。在教学中要对各类知识进行传递,对学生学习情感与价值观念进行重点培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情感进行培育,能有效赋予教学活动意义全面提升[1]。

二、小学足球教学基本现状分析

在小学素质教育阶段中,小学体育所占比重较小,教学优势较小。在素质教育全面发展背景下,部分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仍旧未能达到较大重视。部分小学配备的教师人数不足,有部分教师身兼数职,师资队伍建设不完善,难以推动小学足球教学活动全面开展[2]。

本文对某地实验小学进行全面调查研究能得出,学校共有专职小学体育教师6人,其中6人中没有足球专业的教师。加上小学足球教学中缺乏完备的设施,导致小学足球运动活动开展受到限制。抽取学校100名学生进行调查,其中有48.0%学生认为足球运动是全面提升身体素质的体育运动,有39.0%学生认为足球属于竞技运动项目,其中有13.0%学生认为足球是一种良好的娱乐方式,且对足球有较高的兴趣。有22.0%与28%的学生认为对足球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和一般喜欢。其中50.0%的学生表示自身不喜欢足球运动,通过对此部分学生进行调查能得出,此类学生主要是受到家庭环境影响,有部分家长认为小学生要强化文化课程学习,加上足球运动激烈对抗程度较高,在运动过程中学生容易受伤。在小学足球教学过程中教学经费对教学活动开展具有较大影响,由于该学校属于老校区,活动经费不足,导致各项活动开展具有较大限制性。学校大多数专项经费都用于购置运动装备,在教学活动中实际应用的费用较少。

三、小学足球教学中应用学习共同体的重要意义分析

在小学足球运动教学中,通过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应用具有较大可行性。在小学足球教学过程中全面构建学习共同体就是将共同体中较多成员合理组织,诸如教师与学生。使得不同群体在理论与实践学习过程中能积极探究足球运动发展现状与足球运动深刻奥秘。在交流协作过程中能强化师生交流,丰富学生情感体验,保障各项教学活动稳定进行。加上诸多学生在学习实践过程中由于相同目标聚合在一起,在共同目标奋斗过程中能激发学生团队意识,有助于提升足球运动成果。在学习共同体中注重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学习与实践过程中能积极参与,成为学习主人翁。此类教学模式能全面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存有的各项问题,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在足球运动个开展中要注重对学生团结协作能力进行锻炼,在运动过程中能灵活配合,通过学习共同体全面催化,小学足球运动教学活动全面开展具有重要意义[3]。

四、小學足球教学中学习共同体模式应用探析

(一)基于“学习共同体”,激活学生参与自主性

在过去传统化小学足球运动教学过程中,要对足球运动理论性教学进行讲述,对示范化运动技能进行分析,比如走、跑、跳等,之后让学生对教师示范动作进行模仿。在各个运动小组中,依照学生个人能力对其在小组中的角色定位进行精确化划分。比如依照学生运动能力、身高、身体素质等指导学生能在足球运动中选取守门员、中场、前锋、后卫等。能有效确定其在团队运动中的重要作用与特殊性,建立良好的团队意识。其次,教师要对自身和集体之间的关系进行划分。在足球训练小组中,各个成员能确定自身主要作用以及存在特殊性,培育良好的团队意识。之后教师要让学生全面掌握个人和团队之间的关系,不能单方面为了能表现自我忽视了集体发展职责。教师要对学生学习发展现状进行掌握,做好记录,便于对学生学习现状进行综合评价,促使学生能全面发展[4]。

(二)发挥学生“运动情感”,引导学生交流互动

在足球教学中,要适度引入战术化教学,为了强化小学生盯人防守能力,可以开展“火眼金睛”运动教学模式。结合教学内容,层层递进优化教学,教学活动分成三个阶段进行。首先实施“不设防一对一”。在学习共同体模式分组基础上,各个小组成员,在不通知对方前提下,在10秒时间之内要快速跑到被盯者身边。超时则失败。第二阶段进行“有备而来,二对一”。通过抽签在每两个小组中选取一名学生,从对阵方队伍中选取一名学生,二对一盯人,在15秒钟内如果被盯人员逃出划定区域,则视为成功。最后一阶段是“团结力量大”,每个小组选取多个学生,应用互相盯人的方式,在20秒时间内最先碰触到预定区域的足球,则为胜利。在足球教学中盯人属于训练难点,在突出学习共同体作用基础上,选取游戏化教学方式建立良好的训练环境,提升教学质量。

(三)立足“发展本位”,营造良好氛围

在小学低年级教学过程中要定期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观看足球比赛,或是通过视频转播方式转播相应的体育赛事。足球课堂教学活动属于系统化教学过程,要让学生小组练习接停球进行训练,教师要将此动作分为三个基本步骤,首先要教会学生脚内侧停球、脚底接停球以及胸部停球。当学生都能掌握基础动作之后,开始教学第二个动作,第二个动作学会之后再回顾第一个动作,当一、二动作步骤都能精确掌握之后,再进行第三个步骤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将重点步骤分层讲解,等到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之后进行教学。在学习共同体模式应用中,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身体素质与基本运动能力进行锻炼,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对学生基本耐力进行锻炼,拟定差异性训练方式,对学生进行分组,因材施教。正规足球比赛时长为90分钟,在训练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奔跑耐力进行调控,设定差异化训练计划。大多数小学生运动能力有待提升,难以坚持90分钟不停歇运动,所以要求教师要实施针对性体能训练,之后进行加量练习。

五、结语

综合上述,小学足球教学过程中全面构建学习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能全面激发学生运动能力。让学生在真正参与体育运动过程中感受足球运动的快乐。能保障足球运动全面发展,推动小学足球教学活动全面开展,为学生今后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郑艳红.浅析学习共同体在小学足球教学中的应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8,34(2):79-80.

[2]贾玉虎.基于校园足球政策,优化小学足球教学[J].新课程·上旬,2019(6):224.

[3]王薇薇.论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体育足球教学的有效策略[J].考试周刊,2019 (49):140.

[4]闫炳胜.足球游戏在中小学足球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9,9(19):66-67.

猜你喜欢
小学足球解决途径学习共同体
信息技术融入小学足球课教学的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96期)2016-12-22 23:25:46
小学足球守门教学中可借鉴世界名宿应用的研究
基于“微信群”的大学生英语学习共同体建设
考试周刊(2016年90期)2016-12-01 20:49:15
翻转课堂中“学习共同体”构建初探
文教资料(2016年22期)2016-11-28 14:50:45
小学校园足球课程实施路径和方法研究
浅析小学校园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方法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20:21:28
新常态下高校会计监督与会计服务关系探究
商业会计(2016年15期)2016-10-21 08:25:02
社会保险争议解决途径探究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3:03:13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电网规划设计与改造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