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敬芬
[摘 要]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新要求,中央《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指出,“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中青年干部是干部队伍的生力军,激励中青年干部新时代敢担当有作为,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本文立足于对部分中青年干部的实地调研,分析中青年干部担当作为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激励;中青年干部;敢担当有作为
[中图分类号] D2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9)09-0056-05
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旗帜鲜明为那些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 1 ]中央《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指出,“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 2 ]中青年干部是干部队伍的生力军,激励中青年干部新时代敢担当有作为,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为更好地了解中青年干部敢于担当作为的状况,本文以上海市嘉定区各区委办局、街镇、区属国有企业等单位的副处级后备干部为重点调研对象,深入访谈和发放问卷,调研130余名中青年干部,通过整理访谈和问卷,对当前中青年干部担当有为的突出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调查发现,中青年干部具有较强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能自觉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五个敢于”的新时代要求,是各项工作的有力推动者和落实者,是干事创业、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其优秀品质为:主体责任意识强,自律意识好,自我管理中自律性与学习力较强;整体意识高,部门协同中统筹性和配合度较强。调研中也发现,当前中青年干部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呈现出多元、多变、多样的形态,在部分中青年干部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现象、不可忽视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理论学习静不下心,出现“换挡焦虑”症。在政治理论学习方面,一些中青年干部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调查中,有42.9%的调查对象表示每日学习时间无法保证,日常自学未成体系,大多满足于一般了解和应付考核。在工作推进中,习惯于按常规、按经验办事,缺乏钻研精神和创新意识,常有“工作不如以前好做”的感慨,滋生了消极、懈怠、迷惘情绪,出现“能力恐慌”,表现为“换挡焦虑”症。如“对待本职工作的态度”,有11.6%的受访者表示“只完成上级部门和单位领导交办的任务,不能主动提出或谋划上级部门和单位领导未交办而自己认为有必要的工作”。尤其是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少数中青年干部工作中仍然存在慣性思维,习惯于凭老经验、用老办法解决问题。在面对挑战时,个别受访者表示“存在心理疲惫现象,不能很好地随新时代新要求调整自己的心态”;有12.9%的调查对象表示害怕“枪打出头鸟”,有捧着“铁饭碗”、吃着“大锅饭”的安逸心态。
(二)工作沉不下心,产生“害怕得罪”论。部分中青年干部习惯于在办公室开展工作,习惯于用电话指挥工作,缺乏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工作意识。如关于“您觉得自己花费心思和精力最多的工作是什么”的调查,有47.1%的调查对象选择“材料工作”,14.3%选择“会议工作”,只有5.7%选择“调研工作”。调研中了解到少数中青年干部有时下村、居委只是在面上走一走,到基层干部那里谈一谈,直接发现解决问题的比较少;对基层群众提出的问题,能推则推,习惯于用会议去贯彻和落实,直接到一线了解督查的比较少;个别中青年干部为升迁,存在怕惹麻烦、怕“丢选票”心理,对错误行为不抵制、不批评,触及矛盾的事情怕做,抱着“多栽花、少拔刺”的心态,从观望等待到消极应对,回避风险,逃避改革,缺乏主动作为的责任意识支撑。
(三)奋斗精神提不上劲,显现“改革疲劳”症。有的中青年干部感到自身发展前景不明,引发了思想和情绪上的波动,滋生了“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在岗却不在状态,在位却不在谋事”等错误心态和观念。如“您觉得,您的工作中敢于担当主要应表现在哪些方面”的调查,有45.7%的调查对象选择“不出问题”。一些中青年干部倾向于做“太平官”,不习惯啃“硬骨头”。“精神懈怠病”“改革疲劳症”在一定范围内滋生蔓延。特别是在依法行政和监督力度不断加大的背景下,部分中青年干部对“能不能做”“需不需要做”“如何做”,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困惑,折射出一些中青年干部“工作不在状态”,找不到干事动力,甚至有的中青年干部借口中央出台八项规定要求严了、紧箍咒紧了,为自己不担当、不作为找理由,工作中该抓的事不抓、该管的事不管,这种不良现象对中青年干部的身心健康和事业的发展极其有害。
(四)心理压力卸不下担,呈现“后劲不足”。部分在一线工作的中青年干部,普遍感到工作压力和心理负担较重,不清楚权力边界,担心会被追责。因此,他们在工作中更多考虑的是怎样才能防止出错,避免担责。如关于“当前中青年干部敢于担当的实现情况”的调查,有38.6%的调研对象表示“普遍感到怕担当”。由于容错机制、激励奖惩机制等不够健全,客观上容易造成“多做多错”的认识;同时,由于监督机制不够健全,客观上也容易造成“不做不错”的想法。上述种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青年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考核激励机制欠缺。干部需要激励,良好的政治生态,公平公正的干部选拔任用环境,“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奖惩机制,能够促进干部有为、愿为。但目前“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依然存在,由于缺乏合理公平的考评考核激励机制,导致一些中青年干部干事的动力不足。
(二)容错纠错机制缺失。干事创业总是有风险的,不能期望每一项工作只成功不失败。特别是在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阶段,面对干部在改革创新中的失误错误,由于缺少健全完善的容错纠错机制,缺乏宽容的整体环境,导致一些中青年干部产生“多干多出事、少干少出事、不干不出事”的不良心态,不想为、不愿为。
(三)用人导向存在偏差。在干部选任中还存在人为因素占上风的现象,搞平衡、搞照顾,让很多埋头苦干的中青年干部觉得“低头干事”没有出息,“抬头看路”才有出路,把精力从真干实干转到拉关系、跑官要官上,静不下心来干工作。
(四)问责处置力度不够。有的中青年干部认为不作为没有造成短期内可以看到的严重后果,只要把上级重视和交代的任务完成好就是“政绩斐然”。对这些人的问责根本无从谈起,使尸位素餐者得以畅行无阻。对不作为所造成的损失甚至是严重后果,往往是考而无据,缺乏有效有力的问责制度。
(一)注重氛围营造,让中青年干部“为官想为”。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就是倡导一种讲原则、敢负责、勇担当的良好风尚。工作环境氛围对干部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作用。激发中青年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需要营造良好氛围、形成工作合力。
营造干事创业的舆论氛围。要旗帜鲜明地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干部提出的“五个敢于”要求,把“五个敢于”作为中青年干部队伍建设的主线,提高政治站位,唱响主旋律、发出好声音、传播正能量。营造“只要想干,就有舞台;只要敢干,就有支撑;只要干成,就有奖励”的干事创业舆论氛围。
营造干事创业的社会氛围。从物质、精神等多方面入手,营造担当可贵、担当光荣的社会氛围,大力宣传埋头苦干、开拓创新、动真碰硬的好干部,宣传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的好干部,宣传心系群众、爱民敬民、不计个人得失的好干部,推动形成鼓励担当、崇尚担当的良好社会氛围。
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注重人文关怀,拓宽心理诉求和援助途径,各级组织可通过邀请心理学专家举行讲座等,促使中青年干部提高自我调适能力,做好自己的“心理医生”。同時开展经常性的谈心谈话、引导中青年干部舒压解郁。积极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丰富中青年干部的精神生活,让他们在轻松、活泼的工作环境中,持续获得心理愉悦和努力工作的不竭动力。
(二)创新容错纠错机制,让中青年干部“为官乐为”。习近平同志指出,“在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今天,面对改革创新中的失误错误,只有允许试错、宽容失败,才能让改革永不停顿、创新永无止境”。[ 3 ]要按照中央、市委、区委的要求,从具体工作实际出发,创新容错纠错机制,完善正向激励机制,解除中青年干部的后顾之忧,让勇于担当者放下包袱,苦干实干者甩开膀子,主动作为者迈开步子。
合理设定容错纠错情形。坚持“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即把中青年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错误,同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为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结合重点工作和发展目标,从实际出发,制定容错纠错清单,明确列出可以容错纠错的具体情形。要让容错纠错落实到具体岗位,激励到每位中青年干部,并对清单实行动态化管理,根据政策和形势变化及时更新调整容错纠错情形,确保容错纠错机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以此保护那些作风正派又敢作敢为、锐意进取的中青年干部。
准确把握容错事项的边界。具体工作中要妥善把握事业为上、实事求是、依纪依法、容纠并举等“四个原则”,对那些因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因主动担当、大力推进工作,因创造性完成任务,因不可预知因素或政策调整等出现失误或造成损失的,只要是出于公心、不谋私利,经过必要程序的,明确规定减责或从轻处理;认真识别失误、错误情形,坚持看动机、看政策、看程序、看后果,分类施策,对症下药,精准容错,合理减责;对那些平时敢作敢当,一时出现失误差错的中青年干部,坚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深入调查甄别,客观评判认定,激励他们甩掉包袱、勇于任事,因此受到组织处理或党纪政纪处分的,影响期满不影响提拔使用,不让“领头羊”成为“替罪羊”、“弄潮儿”成为“落水者”;让失误者及时改正错误,让中青年干部在纠错中知耻后勇、奋发进取。
健全多元正向激励机制。在容错纠错机制保障下,实现干部“能上能下”机制新突破。在从解决思想“总开关”入手的同时,适应干部多层次、多元化、动态化需求改进激励考核制度,激励中青年干部敢闯敢试,充分激发其潜能。畅通中青年干部成长通道,认真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建立公开透明的后备干部选拔机制,把敢担当勇作为作为选人用人的重要导向,研究制定体现“重视基层、多劳多得、激励优秀”导向的政策措施,着力提高基层干部待遇,运用好精神激励,创新荣誉表彰制度。建议以后备干部群体为主要对象,研究建立中青年干部“新担当新作为档案”制度,在德能勤绩廉考核体系的基础上,增强日常记实、经常思考、异常自省的思想认识和攻坚意识。
(三)端正选人用人导向,让中青年干部“为官愿为”。选人用人是最有效的“风向标”,科学有效的选人用人机制是“敢于担当”的好干部得以涌现的制度保证。建立完善的后备干部选拔培养制度,将各地区、各领域、各部门的优秀年轻干部全部纳入到组织的视野范围中;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突出“五个过硬”的要求,使敢担当善作为贯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让“有为者有位,无为者失位”。
为敢于碰硬的中青年干部排除“唯票论”干扰。保护敢于动真碰硬、虽容易得罪人却更富创新力的“狮子型”干部。对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执行急难险重任务、化解风险矛盾过程中改革创新、先行先试、担当尽责的中青年干部,要合法合规容错纠错。全面推行先谈话调研、后会议推荐的方式,客观分析民主推荐结果,坚决避免简单地以票取人。对日常表现佳、群众口碑好、任职经历丰富、发展潜力大的中青年干部要及时大胆使用。
为实绩突出的中青年干部排除“隐形台阶”阻碍。不搞论资排辈、平衡照顾,优先选拔使用敢于担当、实绩突出的中青年干部,把他们放到重要岗位、重点领域施展身手。大胆使用特别优秀的中青年干部,破除提拔中的“隐形台阶”。善任虽有个性、但更富创新性的“有棱角”的中青年干部,对工作中不简单唯上、不势利唯权,敢于发表个人见解、提出不同意见、坚持正确做法的中青年干部,多一些包容、多一些鼓励,将其放到需要放开手脚、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的岗位上去发挥作用;同时,通过谈心谈话,帮其及时分析形势、研判对错,避免“走弯路”与“走错路”。
为出类拔萃的中青年干部开通“快车道”。坚持以事择人、人事相宜,着力破除论资排辈、平衡照顾、求全责备的观念,既看资历、经历,更重能力、潜力,大胆选拔使用经过实践考验的优秀年轻干部。善用虽年纪轻资历浅、但能力出众的“潜质型”干部,积极为他们搭建进步阶梯、成长平台。对特别优秀的年轻干部或者有特殊工作需要的,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予以任用:一是破格提拔。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破格提拔任用,要采用更严密的选拔程序、更广泛的公示范围、更严谨的审核把关、更严明的用人纪律。二是先任职、再晋级。任职资格条件尚不具备的,尝试推行职务与职级暂时分离制度,先任职,条件成熟后再予晋级。
(四)完善考核评价机制,让中青年干部“为官必为”。“有官必有课,有课必有赏罚。”科学有效的考核是干部选拔、调整、激励、约束的重要手段。年轻干部年龄较小、经历不足、缺乏艰苦环境磨炼和复杂斗争考验,需要各级党组织严格管理、精心爱护,从而帮助他们成长为党和人民需要的优秀干部。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把敢担当、善作为的中青年干部与混水摸鱼、滥竽充数的中青年干部区分开来、选拔出来,切实解决“干好干坏一个样”“是否担当一个样”的問题。
健全科学考核评价体系。构建完整的考核工作体系,科学设置考核指标,体现差异化要求,改进考核方式,增强考核的科学性、针对性、可操作性。一是把日常和关键时刻的作为贯通起来。进一步完善中青年干部工作纪实、述职述廉、民主测评等制度,加强中青年干部日常管理;健全关键时刻评价机制,把重大任务、应对重大事件作为检验考察干部的主战场。二是把行为管理和思想管理统一起来。用好用活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函询诫勉、谈心谈话等方式方法,及时帮助中青年干部校正行为上的偏差,做到权力行使到哪里、活动延伸到哪里,管理监督就跟进到哪里。三是把外部监督与自身管理结合起来。在引导中青年干部筑牢思想道德防线的同时,建立履职问责实施细则,研究制定“负面清单”,列举“不敢为、不能为”的范围和标准,让中青年干部知晓干事创业的底线,努力锻造一支讲政治、守纪律、有担当的中青年干部队伍。
建立正面清单绩效考核办法。要体现明确的价值导向,重点围绕干部德能勤绩廉中的“能”“绩”两大类,把中青年干部在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区委重大决策部署以及推进重点工作中的思路谋划、组织协调、尽责担当等方面的表现作为考核重点内容,具体细化正面清单。比如,“思路谋划”清单突出“有创新见解”,主要包含善于研究制定重大发展对策,坚持一张蓝图画到底,敢于提出新思路、开创新局面等。又如,“尽责担当”清单突出“有攻坚能力”,注重解决重大突出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遇到紧急情况能够靠前指挥和果断处置等。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那些全身心投入事业的中青年干部留好“后路”、开辟“出路”,着力打造“充满激情、富于创造、勇于担当”的中青年干部队伍。
加强正面清单绩效考核结果运用。将考核结果作为中青年干部选拔任用、教育培训、评先评优的重要参考,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提拔使用、安排进修、表彰奖励,使敢担当、善作为、能成事的中青年干部得到激励和褒奖。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对考核指标完成较差的中青年干部,通过问责激发责任意识,唤醒担当意识,促进责任担当。同时,注重将正面评价清单与干部工作记实、“双报到双报告”等结合起来,延伸创建中青年干部日常管理“大数据”库,鞭策中青年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激励中青年干部敢担当、善突破、有作为。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62—63.
[2]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EB/OL].[2018-05-21].http:// dangjian.people.com.cn/n1/2018/0521/ c117092-30001737.html.
[3]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EB/OL].[2018-07-06]. http://fortune.chinanews.com/gn/2018/07-06/8558955.shtml.
作者系中共上海市嘉定区委党校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