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思维发展与提升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2019-09-10 10:16陆琴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19年11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

陆琴

摘要:整本书阅读是学生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以《红星照耀中国》整本书阅读为例,通过以奇激趣、以人析人、以事辩事和以文移文等课堂教学策略,加深学生对整本书内容的理解,让学生的思维更加灵动、深入、独立和敏锐。

关键词:思维发展与提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整本书阅读的过程,就是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的过程,这是符合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需要的,同样,学生的思维品质在这样的阅读实践中就可以实现发展。那么,整本书阅读的课堂实践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呢?就此,以《红星照耀中国》为例,谈一下个人的实践与思考。

一、以奇激趣策略:让思维更灵动

《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 China)又称《西行漫记》,是第一本忠实描绘中国红色区域的著作。她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在这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报道作品中,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现代的学生面对这本83年前的作品,兴趣寥寥。如何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呢?我们选择了作者的“传奇人生”,1970 年国庆节,埃德加·斯诺与他的夫人在天安门城楼上同共和国的领袖们一起检阅游行队伍,这是作者的人生辉煌时刻。

这样的画面成功激起了学生的兴趣,毕竟现在较多的学生都会“追星”。于是,他们开始用不同的方法来进一步了解这样一位传奇人物。有的学生仔细翻阅了书本序言,有的利用媒体资料,发现作者在新中国成立后,曾三次造访中国,不仅如此,还曾为中美外交做出贡献。而他本人还曾遭到麦卡锡主义的迫害,还曾被国民党轰出台湾,等等。

这样,以作者的传奇人生激趣,使得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而较为全面地分析、思考问题的过程,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学生思维能力的灵活性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根据已知条件,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当在某一个方向上思维受阻时,能立即转向另一个方向,这样经过多次反复转向,使问题得到妥善的解决。更可喜的是,在这样一个思维过程中,学生还有了新的发现:《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似乎与我们这个时代关联不大,但是在当时却有着深远的影响,她在那民族抗战的炮声中,影响了一代革命青年对于人生道路的选择。此时,这本红色书籍不再遥远。我想,这也是整本书的魅力。她就像是一幅完整的画卷,能够全面地展现社会生活图景,使师生都浸润在整本书提供的文化场域之中。

二、以人析人策略:让思维更深入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善于钻研和思考问题、对事物的认识不满足表象、善于区分本质与非本质的特征。《红星照耀中国》中有毛泽东、彭德怀等人所做的长篇谈话,尤其是毛泽东的最为全面。此外,还有对毛泽东的外貌、家庭情况、品质特点以及成长过程的描写。很多学生运用摘抄的方式,将其分点进行概括,看似做得很是到位。比如——

人物外貌:他面容瘦削,看上去像林肯,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有着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

人物家庭状况:毛泽东于1893年出生在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父亲是毛顺生,母亲是文七妹。

人物品质:他是一个令人极感兴趣而复杂的人,他是一个节俭的、平易近人的人,他对于当前的世界政治惊人地熟悉……

……

这样的人物梳理其实还是停留在单篇阅读的基础上,这些文字只不过是学生习惯性地进行切割、拼接。我们应该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给作者的感觉“像林肯”?又为什么是“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呢?这样的问题,简单的摘抄是无法回答的。在这里我们可以参考E. M.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对“情节”下的定义:对一系列按时序排列的事件的叙述。情节同样是对桩桩事件的一种叙述,不过重点放在了因果关系上。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读书不能仅仅满足于表面,而应该将作者叙述的事件与事件之间、人物与人物之间串联起来,真正明白人物怎样成长成为“像林肯”一样的过程,从而真正地认识人物。

三、以事辩事策略:让思维更独立

我们常常用毛泽东的话来评价长征:“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当然,也有不同的声音,有人就认为长征是一次溃退。《红星照耀中国》这部作品中搜集了关于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手资料。关于“长征”的话题,我们鼓励学生质疑,带着“更准确地定位长征”这一阅读目的去阅读。课堂上,小组分为两个阵营,正方支持长征是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的观点,反方支持长征就是战略溃退,形成课堂辩论。辩论,是彼此用一定的事实理由来阐述自己的见解,揭露对方的思维矛盾,以便达成共识的一种思维方式。事实证明,学生对这樣的课堂模式相当感兴趣。小组通力合作,寻找支持观点的事实依据,展开了唇枪舌剑的辩论。埃德加·斯诺说:“长征是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如此,《红星照耀中国》就是关于此次远征的翔实记录。红军的西北长征,是一场战略撤退,但不能说是溃退,因为红军达到了目的,其核心的力量仍完整无损,其军心士气和政治意志的坚强仍一如往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次大规模的转移是历史上最盛大的武装巡回宣传。在漫长的艰苦的征途上,成千上万的人倒下了,可是又有成千上万的人参加进来充实了行列。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我认为,这也是思维独特性的表现。

思维的独特性是指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不依赖,不盲从,不迷信,能有见解独到的分析判断。在整本书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设疑,更要给予学生思考探究疑惑的空间和时间,这样学生的思维才有可能更加独立,更多拥有独立思维的学生才会营造“热闹”的课堂。

四、以文移文策略:让思维更敏锐

如何让思维更加敏锐?浅而言之,就是提高思维的速度,这无疑是需要长期训练的。文章开头我们就提到了阅读要求的变化。通过阅读一本书,掌握一种阅读方法,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要解决如何读好一类书的问题。《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纪实性的报告文学,其基本特征是新闻性和文学性。这本书的文体特点是“用文学手段处理新闻题材”。读完她,学生应该能够书写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的先进人物,反映多彩多姿的生活,同时揭露为人们嗤之以鼻的丑恶事物。

一个经历了整本书阅读训练的学生,其解读能力应当明显高于未经历整本书阅读训练的人。当我们读透了整部《红星照耀中国》,相信我们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训练,这样我们再去接触相类似的文本,解读起来就会轻松许多了。就比如解读通讯《一着惊海天》时,学生能够快速捕捉到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的时间、地点、场面以及重大意义,细读文本时也能更快地品味其文学之美,比如那“刀尖上的舞蹈”,既优美又危险……

当然,在课堂实践上,我们开展的是读报活动,让学生接触更多的通讯新闻,并关注学校邮局的当前动态,进行实地采访,撰写通讯。

思维与语言是相互依存的。思维过程和结果是需要语言表达出来的。阅读整本书的过程就是让学生经历无疑—有疑—无疑—有疑的过程,经历反复设疑、不断进步的发展与提升思维能力的过程,也就是提高语文素养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许峰.指向思维发展与提升的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实践[J].语文教学之友,2019(38).

[2]E. M.福斯特.小说面面观[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韩晓洁)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浅析高中数学圆锥曲线微专题教学策略
浅谈递归算法的教学策略
基于任务为导向的长文教学策略
关于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的相关探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