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一茜
摘要: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小学低年段是培养儿童阅读兴趣的重要阶段。绘本是一种以简练生动的语言和精致优美的绘画紧密搭配而构成的儿童文学作品,是最适合小学低年段学生阅读的图书。作为小学低年段的语文教师,可以绘本为载體,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正确的阅读方法。
关键词:低年段;指导方法;亲子共读;写绘创作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小学低年段正是培养儿童阅读兴趣的重要阶段。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引导学生慢慢开启阅读之旅。低年段的学生受到其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及生理特点的限制,能阅读的图书并不是很多,因此,在图书的选择上更倾向于图文并茂且图画多文字少的类型。而绘本,则是一种以简练生动的语言和精致优美的绘画紧密搭配而构成的儿童文学作品。作为一种图文结合的阅读材料,绘本是最适合低年段学生阅读的。它对于培养低年段学生的阅读兴趣、发展其阅读能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以绘本为载体进行有效的绘本阅读教学指导,让低年段的小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进而激发其阅读的兴趣呢?经过实践与研究,笔者将小学低年段绘本阅读的教学指导策略归结为“三步曲”。
一、指导方法,掌握绘本阅读之匙
绘本,是一类以绘画为主并附有少量文字的书籍。对于识字量不大的低年段小学生来说,绘本阅读需要教师和家长给予一定的指导,只有通过有效的指导,他们的“绘本阅读”才能较好地进入境界。结合我校语文科组开展的绘本阅读研究和个人教学实践经验,笔者总结出以下三个绘本阅读的指导方法:仔细观察、大胆想象、清楚表达。
(一)仔细观察
小学低年段学生的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跳跃性,他们观察事物往往只注意事物外部的、直观的特征。一本好的绘本,能让一个不识字的孩子仅看画面也能“读”出大意。此外,一般来说,绘本都有精心设计的精美图画,而且每张图画都有丰富的内涵,图与图之间能呈现出独特的叙事关系,能引发学生主动地观察,这就能为我们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提供良好的契机。那么,在绘本阅读教学中,应该如何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进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观察情态(即表情、动作、神态)。绘本的图画中,无论是动植物还是人物,都往往被赋予了丰富的表情和肢体语言。因此,我们可以有目的、有顺序地引导学生从表情、动作、神态及周围的事物等去观察画面。如《鳄鱼怕怕,牙医怕怕》这个绘本的封面上是一只捂着半边脸的鳄鱼和一个手持补牙钻的牙医。牙医红红的脸庞、蓝色的外衣及鳄鱼深棕色的皮肤、白白的牙齿这一系列强烈的对比色效果特别能吸引孩子们的视线,而牙医和鳄鱼紧皱着眉头的紧张表情又能吸引孩子们对故事情节的猜测和好奇。作为教师,我们就可以依据以上两个关注点,引导学生观察牙医和鳄鱼的表情、动作特点,从而猜测故事的主要内容是在鳄鱼和牙医之间发生的。那么,鳄鱼和牙医究竟在怕什么呢?接着,我们就能让学生带着猜想走进故事,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热情。
2.查找不同。在连页式的绘本中,我们常采用的阅读指导方法更多的是让学生仔细对比连页的两幅画面,找出不同之处。如《鼠小弟的小背心》一书中,第三页鼠小弟穿上了崭新的红色小背心,看起来非常开心;但倒数第二页它身上的红色小背心却变形了,鼠小弟耷拉着脑袋,垂头丧气。据此,我们可以把倒数第二页的图画与第三页的图画放在一起进行对比,通过“这两幅图究竟有什么不同呢?”和“为什么鼠小弟的表情有这样的变化?”等问题,来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并激发他们探知故事情节发展的兴趣。
(二)大胆想象
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途径来引导学生进行大胆想象:
1.创设情境,激起想象。教师在绘本的阅读指导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让孩子的思想与绘本所包含的内容进行碰撞,擦出思维的火花。
2.设身处地,合理想象。绘本中的每个故事都像在叙述孩子自己的成长经历,或讲述孩子经常幻想的事情。因此,学生在读绘本时,常常会把自己想象成作品中的角色。
3.设置悬念,延伸想象。悬念是构成故事魅力的重要元素之一,设置这样的环节,旨在培养小学生大胆质疑、猜想、预测等主动学习的能力。
(三)清楚表达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阅读绘本的作用之一就是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那么,在绘本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训练学生学会清楚表达。
1.模仿句式的说。绘本的文字简练又富有特色,常安排重复循环有规律的句子。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类句式引导低年段小学生去练习,从而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推理性的说。优秀的绘本作品都配合着精美的图画。教师可以先隐去文字,借机请学生猜想故事中重要的情节,学生的思维会马上被调动起来,他们会通过观察图片,调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分析、综合寻求答案。
3.串线索的说。比如,笔者在执教《妈妈心妈妈树》时,让学生猜测:阿志为什么要抢走小苹果的妈妈心呢?在学生说了自己想法后,笔者再将书中的一张阿志见到同学们的妈妈心时难过的表情图片放了出来,帮助学生合理推测阿志抢妈妈心的原因。这样,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会慢慢地养成联系前文阅读的习惯,久而久之,他们就会自己将故事串成一条线索去梳理,表达也会更有条理。
4.续编故事的说。比如在绘本《爷爷一定有办法》中,笔者制造悬念:约瑟爷爷给约瑟做完衣物后所剩的碎料又到哪里去了?而绘本每页书的下面都有老鼠的一家,约瑟的衣服布料越来越少,就意味着小老鼠一家的布料越来越多。小老鼠一家因为这些蓝色布料,又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笔者转换了作者的叙述角度,请学生续编《小老鼠和蓝布的故事》。在续编故事的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丰富了,同时表达能力也提高了。
二、亲子共读,开启绘本阅读之门
长期的师生共读,充分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此时,学生已不满足于每周一次的绘本课了,那么教师就可以由扶到放,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自己尋找绘本,由课内引向课外,由学校走入家庭。同时,鼓励家长参与进来,开展亲子共读,这样学生阅读的兴趣会大大提升,他们遇到不懂的内容也会及时得到解答。在推广亲子共读方面,我们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式:
1.鼓励家长为孩子读书。为孩子读书,就是为孩子念书,读出声音来。笔者建议在家庭中每天选择一个固定的时间,如在晚饭后或临睡前,为孩子读几个绘本故事,每天至少15分钟,主要选择故事类或其他适合朗读的绘本,关键是选择孩子喜爱的或感兴趣的绘本。
2.鼓励孩子给家长讲故事。在每天的温馨家庭时光中,家长请孩子来讲故事。刚开始时,可能很多孩子会不愿意或不太敢讲,那可以先从鼓励孩子给家长读故事开始,让孩子自己试着把故事读给家长听,遇到不认识的字还请家长耐心教导。渐渐地,家长可以鼓励孩子把读过的故事尝试着看着图画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出来,如果能脱稿讲述那就更棒了。长此以往,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必定能得到极大的提高。
3.共同填写《阅读记录卡》。《阅读记录卡》设计有:亲子共读(书目)、孩子印象最深刻的画面或情节、孩子的感受、家长的感受,由家长和孩子一起填写,并在末端通过孩子自评与家长评价的方式对孩子每一周的阅读活动进行总结,让孩子清楚自己的阅读进程与进步的空间,让家长可以有的放矢地引导孩子阅读。
三、写绘创作,延续绘本阅读之路
绘本教学如果仅局限在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缺乏课后的延续性,那么会大大削弱绘本的教育作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时间有限,有些信息还来不及整理或巩固,如果教学到此结束,很多资源就白白浪费了。趁着学生兴趣犹在,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课后适当延伸,这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而写绘创作正是延续绘本阅读教学的良好路径。
低年段学生特别爱涂爱画。写绘,可谓投其所好, 就是用“绘画+文字”的方式呈现出故事的面貌。一个完整的“写绘”过程,不仅有文字和绘画语言,还有丰富的口头语言。和孩子们享受共读的乐趣后,我会先让孩子回去把听到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小伙伴听,然后再进行写绘:用自己的画笔在纸上重现或再续故事,并配上简单的文字解说。写绘完成后,我还要求孩子讲述他的作品,可以解释创作意图,可以讲述故事……从而进一步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课标指出:“要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应根据各学段的要求,通过小组和班级交流、学习成果展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面,进而考察其阅读的兴趣、习惯、品味、方法和能力。”于是,对于学生的优秀写绘作品,我会利用实物展台或板报进行展示;有时还会扫描下来发送到班级微信群、QQ群里,让孩子们在网上进行交流,互相学习,并鼓励孩子们去发现每个伙伴写绘作品中的优点,力争在以后的写绘中不断进步;还会把部分优秀作品投放到学校公众号或校报进行更大面积的推广展示,让孩子们引以为傲。
小绘本,大格局;小绘本,大世界!作为教师,我们应致力于用绘本阅读发现孩子成长的力量。今后,笔者将继续寻找适合学生不同成长阶段阅读需求和特点的绘本,进一步探索科学的绘本阅读教学指导策略,引领学生“悦”读绘本,提升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谢文惠.小绘本 大作为:论绘本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作用[J].课外语文,2019(10).
[3] 陆素娟.引领孩子走进绘本天地:浅谈低年级绘本阅读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7(22).
(责任编辑:韩晓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