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平 刘兴山
摘要:本文从上海外滩公共雕塑形成的历史根源与文化内涵及空间变迁的关系为切入点,研究了外滩公共雕塑的形成原因、公共文化内涵、公共艺术特证以及历史发展变化。文中结合实际调研与分析,从外滩空间的研究入手,分析公共雕塑形成演变的根源所在,挾讨艺术形式与空间格局、空间形态、空间变迁、空间文化属性之间的关系,希望以此揭示外滩公共艺术演变的主要特征。
关键词:上海外滩;公共空间;公共艺术;
一、外滩公共空间的形成
上海外滩位于老上海老城东侧,是上海城东门和小南门区域的一个泥沙堆积的荒野河岸,当时只有一些抄船来往,没有固定的居民和定点的贸易,因为离“上海城”有些距离,在当时并没有引起瞩目,地形结构和空间结构都比较单一。外滩空间的形成可追溯到明永乐二年的“江甜合流”工程。为进一步充沛黄浦江水量,叶宗行调东江之水浙北冲入黄浦,使吴淞江(今苏州河)之水合在一起。之后黄浦江不但没有淤塞而且河床越冲越深,且水面越来越开阔,成了不浚自深的自然河道,进而促成了黄浦江与苏州河在此地交汇,形成了外滩空间的基本雏形。正由于这两大水系的交汇带来了丰富物流、人流,以及商贸发展的重要水路,所以,外滩在“江浦合流”工程中得以奠定其空间的基础。
本文研究外滩公共雕塑的范围是南起延安东路(爰多亚路),北起外白渡桥,间隔在黄浦江与外滩建筑群之间的一个“弯月形”带状空间,其空间总长度为一点五公里,由建筑、道路、绿化带、步道以及水岸组成。1843年上海正式开埠,拉开了外滩空间形成的序幕。1845年11月29日《上海土地章程》签订后,当年就建起了十一幢建筑和二十三所洋行,随着这些建筑空间的形成,老外滩公共空间的雏形和基本空间格局已基本确立。虽然以后的建筑又不断改建,但基本格局并没有产生大的变化。当时外滩空间是以水岸延伸线“一字”排列,并以空间中的洋行建筑为空间主体。这种以水岸的私人码头、卸货区、道路、洋行建筑体为空间的构成格局一直持续到19世纪中期,且这个空间对所有商户、群众、国内外的贸易伙伴都是以一种敞开式的面貌,从此,外滩也开启了“洋行”公共空间建设的序幕。
1847年夏天,人们已经在黄浦江边看到了一个“西式的城市在魔术般地建立起来”,外滩单一水岸的空间格局被打破,到19世纪末的外滩空间逐渐成为了各国殖民地竟相汇集的商埠,后來国外的银行、商会、总会、报社等大型商业建筑开始云集于这块土地上。此时的外滩已经成为我国乃至远东地区的重要金融中心。至1927年汇丰银行的第三次改造完工,随着沙逊大厦、亚细亚大楼等一系列外滩标志建筑的落成,外滩空间的格局进一步扩大并趋向完整。此时的外濉不但是中国的中心也是东南亚的中心,它已成为世界东方一颗璀璨的明珠,同时它也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当时世界“公共空间”中的一个典范,并且拥有自己的独特属性和生命气息以及历史的发屣轨迹。通过1880年的外滩老照片,可以看出这一空间格局中西方文明与东方文化有机交融的盛景。当时空间中多元文化所促成的“公共文化”现象,也是空间文化及空间人文特征的一种集中体现。正是在这种公共文化影响与作用下,外滩空间才得以成长为一个“公共空间”,它不但是国內比较早出现的“公共空间”,也是一个带有国际性标志的典型。因为无论从空间形式还是空间内容上,它都具备了鲜明的公共空间属性。这为外滩空间公共雕塑的产生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也是后期公共雕塑在外滩蓬勃发展的先决条件。
二、外滩公共空间属性的转变
1843年到1860年间,外滩空间虽然已有公共交通、公共贸易、公共文化汇集的功能,但整体公共文化还没有形成,对于生成公共艺术的积淀还不够成熟。1860年后随着商业空间的迅速发展,导致了民众对空间文化需求的提升,包括外滩马路的拓宽、建筑格局的完善、公共娱乐、公共文化需求逐步进入了空间的需求范围,空间功能也逐步具备了集航运、商贸、金融、文化、娱乐为一体的综合空间特征,已进化成了一个水岸边的“都市”而并非单一的“码头”。繁荣的经贸往来所衍生的空间需求,促成了公共艺术的建立。
19世纪末期,外灘空间已经成为了一个以英、法、美、德、日等各国殖民文化为主体的租界空间。由于1853年“小刀会起义”导致大量华人涌入,后期印度、越南及其他东方国家移民及其文化也随之涌入,并在这里相互交融。这些综合因素促使外滩成为当时“公共文化汇集的场所”。综合的文化积淀是外滩公共艺术产生的基本源泉与文化母体,公共文化的积淀是外滩公共空间产生的原初动力,而公共空间的成熟则是外滩公共艺术出现的土壤。空间的发展和演变与公共艺术的形式变迁之间的关系始终都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使得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孕育了外滩雕塑的第一个繁荣时期,这一时期一直持续到1943年。1945年日本五条件投降后,汪伪政权曾作为临时的统治主导,但空间文化还是属于“二战”后与内战的影响下的殖民遗留现象,更不可能有公共艺术的出现。1949年新中国成立,外滩回到了祖国的怀抱,1955年上海市政府搬迁到外滩的汇丰银行,外滩彻底摆脱了近百年的殖民文化,从此脱离了动荡的政治格局变迁。建国后,因我国经历经济危机、大跃进、十年浩劫等原因,外滩空间一直没有公共艺术建设的机会和资金,可以说外滩的公共艺术从1943年到1992年是一个空白的时期。
1992年外滩空间开始改造,完善了外滩袼局和艺术人文建设。外潍雕塑的第二次繁荣时期始于1992年,到1998年期间逐渐完善、到2008年为筹备上海世博会,外滩功能二次改造时结束了外滩雕塑的第二次繁荣时期。外滩在历史中曾经出现过两次公共雕塑的繁荣时期,主要体现为公共雕塑的繁荣.涉及纪念碑雕塑、纪念像雕塑、建筑雕塑、环境雕塑等。它们以其各自不同的展现形式在外滩空间发展演变,谱写了外滩的艺术传奇。 三、外滩公共雕塑的两个繁荣时期 从外潍公共雕塑的整体情况来梳理,可以划分成两个重要的繁荣时期,即1861年至1943年为第一个繁荣时期,1992年至2008年为第二个繁荣时期。
1.第一个繁荣时期
滚时期的雕塑主要为建筑雕塑、纪念碑雕塑、人物纪念像雕塑.从造型到材料多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其中建筑雕塑分别是华俄道胜银行(现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外滩15号)圆雕铸铜女神坐像两座、小天使浮雕三组、人物装饰头像浮雕四块;宇林两报大楼(现友邦大厦,外滩17号)屋檐力士人物装饰雕塑八座、浮雕三块;横滨正金银行佛头雕塑两座;汇丰银行柱头人脸装饰雕塑两个、大门铜像浮雕六块、灯柱装饰人物铸钢雕塑两组(外滩12号)铜狮两座;中国银行(外滩23号)辟邪两座;招商银行(外滩16号)仿制铜狮两座;泰国盘谷银行(外滩7号)着色人物圆雕一座;沙逊大厦(现和平饭店)建筑顶端装饰动物石雕雕塑一块。
纪念碑雕塑在这一时期里曾先后出现过五座,包括外滩英国领事馆院内的《红石纪念碑》(1861—1961):外白渡桥南端苏州河南路的《马嘉里纪念碑》(1880—1941);外滩花园南门的《常胜纪念碑》(1864—1941);外滩德国中心对面靠近外滩北京路的《伊尔底斯纪念碑》(1898—1918);以及爱多亚路外滩路路口的《欧战纪念碑》(1926—1943)。从《红石纪念碑》的建立到《欧战纪念碑》的最后推倒,这些雕塑不仅丰富了外滩的公共空间文化,也是外滩近八十年历史的缩影,凝固了一个时代的历史记忆。
人物纪念像雕塑有三座,其中《卜罗德像》(1870—1949)位于法国公董局院内(现延安东路路口的中环广场);《巴夏礼像》(1890—1943)位于南京路路口;《赫德像》(1914—1927)初在九江路,1927年移到海关大厦对面。这些人物纪念雕像全部以写实的表现手法为主,以青铜铸造,集中在外滩南京路以南的地区。
第一个繁荣时期的雕塑和纪念碑,在材料和造型上体现的完全是西方的审美,很多作品也是直接由西方艺术家创作,大部分都是在国外完成,再运到上海安装,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外滩当时的空间权利和文化属性。
2.第二个繁荣时期
1992年至2008年為外滩公共雕塑的第二个繁荣时期。1987年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外滩空间也迎来了其公共雕塑的春天。随着改革开放的政策引导与上海城市经济导向需求,外滩空间于1992年完成了历史上的第一次大型改造。
这次改造从外滩的空间格局上进行了较为明确的划分,从机动车道、绿化带、人行步道、水岸、休闲空间几个角度对外滩的空间格局进行了明确的划分,并以提高外滩的防洪功能为主体,对外滩的堤岸做了整体提升,包括水岸高度的提升、绿化带的分割、道路功能的定位、休闲区域的划分等。这是出于对城市功能的需要,因为外滩历史中有过多次河水蔓延的经历,为了城市防洪的功能性需求,此次改造对堤岸设计了水箱加固和水岸捉升的设计处理,以保证外滩空间的防洪安全。这次改造完全打破了外滩空间的审美关注视角,与以往地势平坦的展示空间相比,水岸的地势有了显著的提升,对雕塑的欣赏角度产生了阻碍,无法在江面上对雕塑造型进行直观的、全面的观赏,进而使观看视线被转移到外滩内侧的步道与休闲空间广场一带。同时,这次外滩改造出现了大面积的水箱墙面空间。这种立体的空白空间就给浮雕提供了绝佳的表现机会。另外,在改造过程中,原外滩公园的封闭格局被完全打破,围墙披全部拆除,原有公园空间与外滩改造后的绿地及水岸进行了连接和拓展。
外滩雕塑的第二个繁荣时期中出现了《人民英雄纪念碑》(1994—),建立于外滩花园的东北角苏州河与黄浦江交汇处。由于外滩堤岸水箱系统的整体抬高,使得外滩的堤岸空间从苏州河口开始到西岸地区傲了个整体提升,这在空间结构上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立提供了一个观赏角度的限定,要求此地建立的雕塑造型,一定要符合变化后的空间结构及视觉角度,以此来弥补地面抬升的变化,这也为像《人民英雄纪念碑》这样的大型公共雕塑的出现提供了条件。也就是说,空间结构间接限定了纪念碑雕塑的出现。
该时期外滩的公共雕塑主要有:《浦江潮》(1994—),最初坐落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后移位于黄浦公园人口处,2008年外滩改造后移位于《陈毅像》后。《陈毅像》(1992)位于南京里外滩原《巴夏礼像》附近。大型浮雕《浦江曲》(1992—2008)建立于南京路外滩防水墙体之上。圆雕《上海女儿》(1992—2008)建立于《浦江曲》雕塑前。圆雕《顽强》(1992—2008)建立于北京路外滩。以及位于金陵东路外滩的不锈钢雕塑《浦江之光》(1997—2008)和钢板雕塑《风帆》(1997—2008)。
这一时期的公共雕塑作品如雨后舂笋伫立在外滩的空间里。在短短不到十年的时间促成了公共雕塑的第二次繁荣,与上一个繁荣时期相比,这个时期雕塑作品形式更为多样,具有材料丰富、造型语言新颖等特征。2008年,由于上海世博会的召开,外滩又经历了第二次改造,在改造期间由于岸边水箱系统和道路的改建,除《人民英雄纪念碑》《浦江潮》《陈毅像》之外,其他作品在改造中没有被保留下来。2008年至今,外滩公共雕塑还存有两个繁荣时期的部分残留,包括外滩铜狮、阿特兰特柱头、华俄道胜银行装饰面像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浦江潮》《陈毅像》,以及2010年建造的《华尔街铜牛》。
现在的外滩雕塑呈现出一个新旧集合的面貌,体现出综合酌艺术语言所,空间上没有达到以前两个繁荣时期装饰的饱满度,这也给我们当下建设外滩公共艺术留下思考。
结语
本文对上海外滩公共雕塑的发展演变进行基本梳理,希望借此挖掘外滩公共艺术产生和发展的根源,就它们与空间演变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学术探讨,从时间的角度对外滩历史中出现过的两次大规模的公共雕塑繁荣期展开比较研究。通过脉络梳理,笔者希望外滩这一典型的公共空间能在未来创造新的艺术繁荣。
参考文献:
[1]钱宗灏.陈正书.百年回望——外滩建筑与景观的历史变迁[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张姚俊.外滩传奇[M].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
[3]薛理勇.上海外滩[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2.
[4]朱国荣.上海古代近代城市雕塑[M].上海城雕委内部刊物,1992.
[5]龚学平.外滩今昔[M].上海画报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