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稳定状态踝关节力量训练对青少年男子短跑运动员的影响研究

2019-09-10 03:08:50张瑞
拳击与格斗·下半月 2019年10期
关键词:实验法踝关节

张瑞

摘 要:踝关节力量是短跑运动员的关键所在,非稳定状态下的力量训练可以刺激深层次的肌群力量,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分析法探索青少年短跑运动员在非稳定状态下踝关节力量训练的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1.经过五个月非稳定状态下的踝关节力量训练,实验组青少年男子短跑运动员的速度素质相对于对照组有了明显的提高;2.经过五个月非稳定状态下的踝关节力量训练,实验组青少年男子短跑运动员的爆发力素质相对于对照组有了明显的提高。

关键词:踝关节;非稳定状态;实验法;深层次肌群

中图分类号:G8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7475(2019)10-061-01

1前言

踝膝髋一直是短跑运动员最为关键的肌肉群,踝膝髋的训练也是众多高水平教练员训练的重中之重。青少年时期的运动员,在大肌肉群训练比例有所限制的情况下,这些小肌群的力量训练则非常重要,非稳定状态下的训练即是让运动员在不平衡的状态下进行训练,在这样的状态下,运动员在力量训练中会动员更多的肌纤维来参与运动从而刺激运动员更深层次的肌群。目前,在竞技体育的领域中,很多教练员都会有意识地进行非稳定状态下的力量训练,踝关节非稳定状态下的训练也很常见,但是在科学研究上一直存在不足,本课题则是弥补这样的不足。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非稳定状态下踝关节力量训练是否会对青少年短跑运动员造成影响。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本文是在北方工业大学图书馆登陆中国知网为本篇论文打下良好的框架基础。

2.2.2实验法

选取北京市年龄在14-18岁之间的青少年男子短跑运动员20名,其中10名是对照组,10名为实验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实验前数据不具有显著性差异。地点为北方工业大学、北京体育大学田径场。实验器材:码表若干、测量尺一条、平衡球若干,平衡垫若干。实验时间:2018年9月8日-2019年2月8日,设计历时四个阶段的力量练习方案,进行专门性练习。

2.2.3数理统计法

本文通过运用spss17.0对实验的数据进行差异性检验以及计算。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青少年男子短跑运动员的速度素质的实验结果分析

3.1.1第一阶段速度素质的实验结果分析

根据统计结果显示,第一阶段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速度素质的提高都不是很明显,p值均大于0.05,说明了他们的30米成绩经过一个月的训练均没有明显的提高。

3.1.2第二阶段速度素质的实验结果分析

根据统计结果对比实验前的数据发现,经过第二阶段的训练,青少年男子短跑运动员的速度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而对照组没有相应的明显提高。

3.1.3第三阶段速度素质的实验结果分析

根据统计结果看到经过三个阶段的实验,速度素质上不管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都有所提高,但是提高的程度上还是实验组更为明显,且30米成绩跟对照组也存在显著性差异。

3.2青少年男子短跑运动员的爆发力实验结果分析

3.2.1第一阶段爆发力素质的实验结果分析

根据统计结果,经过第一阶段的实验,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爆发力素质的提高都不是很明显,p值均大于0.05,说明他们的立定三级跳成绩经过一个月的训练均没有明显的提高。

3.2.2第二阶段速度素质的实验结果分析

根据统计结果,对比实验前的数据发现,经过第二阶段的训练,青少年男子短跑运动员的爆发力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对照组也有了相应的提高,并且两者相对于实验前都具有显著性差异,但是实验组的进步情况要好于对照组。

3.2.3第三阶段速度素质的实验结果分析

根据统计结果我们可以看到经过三个阶段的实验,爆发力素质上不管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都有所提高,但是提高的程度上还是实验组更为明显,且立定三级跳远的成绩跟对照组也存在显著性差异。

4结论

4.1经过五个月非稳定状态下的踝關节力量训练,实验组青少年男子短跑运动员的速度素质相对于对照组有了明显的提高。

4.2经过五个月非稳定状态下的踝关节力量训练,实验组青少年男子短跑运动员的爆发力素质相对于对照组有了明显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佳.组合力量训练对少儿羽毛球运动员踝关节稳定性影响的实验研究[D].天津体育学院.2015.

[2]徐大鹏,杜艳艳.身体功能训练对羽毛球运动员膝、踝关节稳定性及足底压力影响的实验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7.36(1):86-91.

[3]刘义.踝关节力量对青少年跳远运动员成绩的影响[J].运动.2012(2):23-24.

[4]Anis C,Aymen Ben O,Raouf H,etal.The combination of plyometric and balance training improves sprint and shuttle run performances more often than plyometric-only training with children[J].Journal of Strength & Conditioning Research, 2013, 28(2):401-12.

[5] Yamamoto N,Nitta M,Tagawa Y,et al.A pilot study of the stability of the ankle joint moment and M-wave evoked by intermittent stimulation[C]//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Society Conference. IEEE,2015.

猜你喜欢
实验法踝关节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膝踝关节
中老年保健(2021年7期)2021-08-22 07:42:36
一种碱激发混凝土的实验法配合比设计和性能研究
如何把握好高中化学课堂
在我校护理学生中开展病例追踪式见习的思考
用“实验法”导入物理课堂上的几点应用
南京地区唯品会员闪购满意度调查研究
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能否负重的生物力学分析
步态研究及其在踝关节不稳中的应用进展
浅述蒙医治疗踝关节骨折进展
腓骨短肌腱转位修复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及踝关节不稳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