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诗鑫智
摘 要:随着我国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合格从业人员的短缺,促进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综合原因,与高等教育相比,对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社会认可度还是不高。在承认现状的同时,作为高职教师,应该指导学生从思想上和教学上找准位置、培养能力、发挥长处、实现价值。在良好的大环境下,引导鼓励高职教育的学生提升自身能力,整体提高社会认可度,形成良性循环,通过不懈努力,真正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崛起和腾飞。
关键词:守弱学;高等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
《守弱学》的著者是西晋名臣杜预,守弱学是一门研究在激烈竞争面前弱者如何找准定位、发挥优势、由弱变强、安身立命的学问,其中提出的很多观点和方法对当前的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启发和教育意义。
《守弱学》开篇明义,指出“世之强弱,天之常焉。强者为尊,不敬则殃,生之大道,乃自知也。”【1】社会发展过程中,天然存在强弱之分,生存的第一要义就是要找准定位。近几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迈入了高速蓬勃发展的轨道,但由于发展期短、底子薄、经验不足,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较为突出的即为社会认可度不高,即使就业形势、薪资待遇均有保障,高等职业教育都被认为是“二等教育”。客观地说,高等职业教育生源整体水平、素质与很多本科高等院校相比处在下风。以笔者执教班级为例,入校新生的教育背景、学习能力、知识储备都谈不上上佳,与象牙塔内各类“学霸”相比显得平庸,然而“庸而人纳,纳则遇。”【1】平凡并不可怕,即使在科技发达的当代,也不要求人人都钻研航天技术、研究纳米材料,相反,看似平凡却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工作岗位才是建设文明大厦的基石。
职业教育是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就业的要求,对受过一定教育的人进行职业素养特别是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为其提供从事某种职业必需实践经验,并能迅速适应职业岗位需要的一种教育。事实上,高等职业教育和本科高等教育是人才培养的两个不同维度,一个侧重职业性、技术性,一个侧重研究性、理论性,二者存在交集,却无法比较高低。现实中,因为学生年龄相仿,毕业生又同样面临社会选择和竞争淘汰,很容易将二者拿出来做比较。在生源质量、师资力量、科研投入都不占优的情况下,高等职业教育应该牢牢把握细分化、精准化、专业化的自身特点,发挥教育时间短、培养成本低、学习成效快、操作能力强的教育优势,在社会竞争的大潮面前谋得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同时,借力良好的大环境,多方努力,形成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成熟体系。
我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应该从思想和教学两方面着手,引导学生找准定位,明确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技能求生存的教学思路。
“以贱为耻,其人方奋。以拙为憾,其人乃进。”【1】在与学生相处过程中,应向学生灌输自尊自强的观念,客观认识自己并不意味着自卑自艾,高等职业教育未必不能走出“白领”、“金领”型人才;优秀的“蓝领”其社会价值、薪资待遇未必比“白领”、“金领”逊色。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教育氛围,强调过硬职业技能的淬炼。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弘扬“工匠精神”,这种政策导向正是对“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句话最好的诠释。
找准了定位保有了自尊明确了方向,如何才能由弱变强呢?还是要归结到教学环节上去。无论基础课还是专业课,都应该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有的放矢、定点突破。“人不知者多矣。知之幸也,不知未咎。”在有限的课时里,教学内容以宽度为基础,按“必需、够用”为基本度,重在构建知识网络体系,【2】在确保整体受众接受良好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提高理论深度、引入学科前沿知识,以满足部分钻研精神较强学生的知识需求;教学形式方面,加大仿真式教学的课时比例,使学生通过直观感受、实训操作、反馈总结的学习过程,得到锻炼,形成能力。同時,根据课程特点适当增加实习时间,鼓励学生课余多多积累社会实践经验,形成毕业即能胜任岗位的就业优势。
参照国外较成熟的职业教育情况,英国的资格学历对应制、美国的社区学院制、德国的学徒制,【3】无论何种形式,无一不是从实践综合能力培养和薪酬待遇匹配两个方面结合,形成社会认可高职教育、高职教育育人、人才服务社会的良性循环。因为起步时间早、生产社会化程度高等综合原因,发达国家职业教育从体量、社会认可度和社会贡献度等各方面都不弱于其高等教育。这也正是我国这一代甚至两代高等职业教育从业者努力的方向。
从起点角度看,高等职业教育与同批次、同龄层的其他教育形式比似乎并不占什么优势,然而“弱而不振,人方辱之”【1】,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设备不断更新换代,企业对技术工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熟练掌握高精尖设备操作技术、具有技术革新和创造力的高级技能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提升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振兴职业教育逐渐成为社会的共识。近两年在国家政策大力扶持和企业用工极度短缺的形势下,职业教育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顺此东风,学校、教师、学生三方合力,做到措施得当、扬长避短,高等职业教育必能由弱变强,为建设和谐富强的祖国培养中流砥柱。
参考文献
[1]《守弱学》杜预(晋)
[2]《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的创新与发展》冯宁《职业技术教育》2010年第五期总第603期
[3]《国外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以及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王宏《教育学文摘》2015年6月总第15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