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化大数据时代促进了移动微学习这种全新学习模式的诞生。文章依据对高职学生移动微学习状况的调查,分析了移动微学习融入高职英语课程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对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最后以物流英语为例,介绍了移动微学习在高职英语课程中的教学应用模式。
【关键词】移动微学习;高职英语;课程教学
【作者简介】赵姝(1985.05-),唐山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唐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课题“移动微学习视角下高职英语课程教学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为TSSKL2019-026。
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便携智能终端的普及,促成了移动微学习这种全新的学习模式。基于碎片化的移动微学习具有极强的交互性,有即时、高效的特点,打破了信息单向流动的局限,将教学知识的传播过程和学习效果的反馈过程合二为一;同时移动微学习对时间和地点的宽容度很高,满足不同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体验,符合英语教学和学习规律。因此,研究高职院校“移动微学习”教学应用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移动微学习融入高职英语课程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1.可行性。为保证客观地了解学生的移动微学习现状,本课题组设计了调查问卷,调查对象涵盖唐山职业技术学院的3个系6种专业12个班的大学生,涉及文科、理工科和医学类等多种学科。共发放调查问卷597份,收回522份。问卷涉及大学生移动微学习工具、移动微学习动机、移动微学习资源和移动微学习效率等。
(1)使用移动终端学习英语已成为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作为数字时代的原住民,他们喜欢通过高自由度的移动终端来获取知识。随着多种多样英语学习app的普及,绝大多数学生利用智能手机进行移动微学习,仅有极个别学生利用笔记本电脑或ipad进行网络课程的学习。
(2)高职学生进行移动学习的需求和学习方式均呈多元化态势。79.9%的学生认为实时的交互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以及归属感。调查显示40.2%的学生都觉得视频是最优的知识呈现形式,19.9%的学生认为音频和文本的结合是最优的知识呈现形式。据统计,学习者最关心的问题已经不再是网络是否满足移动微学习的要求,而是能否有优秀的学习资源可以实现自主学习的同时与课程教学进行衔接。
相较于传统的英语学习模式,移动微学习模式的优势虽然明显,但高职学生在移动微学习过程中仍遇见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一、学生进行移动微学习的绝大多数学习资源是自己关注的微信公众号或手机app,与课本相关性较强的课外资料较少。二、移动学习与课堂英语学习结合度低,资源普遍较难,学习起来较为吃力。三、学生进行移动微学习大多是非正式学习,效率堪忧。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将移动微学习融入高职英语的教学活动过程中是十分必要的。
2. 必要性。
(1)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增加语言输入,适应学生认知特点。教师导入的 “微资源”可以为不同基础的学生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学习任务,弥补了传统高职英语大班授课的不足,作为课堂教学的预热、补充和拓展。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全方位技能,实现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一体化。在高职英语教学中, 教师设置任务,学生课前准备查阅资料,课上分组讨论后进行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课堂展示。课堂展示后,由学生、教师借助移动终端分别进行总结、评价,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
(3)适应数字时代要求,改变考核模式,增强教学的实用性。鼓励学生们利用移动媒体终端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同样地,移动微学习可以使学习效果可视化,在评定成绩时,可适度增加平时考核的分值,着重考查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
二、移動微学习融入高职英语课程可能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移动微学习”具备传统教学模式不可比拟的诸多优势,但在融入课堂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学生的学习能力、自控能力和英语基础有所不同,个体主观上存在的差异一定程度上会直接影响“移动微学习”的实施进程与学习效果;就教师而言,单单收集并确定“移动微学习”的资源这项工作,可能就需要比传统课堂的课前准备工作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移动微学习”过程控制和微评价体系应以何为标准,是否还能对学生实行有效监督以及发布的微学习资源能否达到预期目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课题组成员采取信息化手段进行三次微测试取分数的平均值作为分组的重要参考项,并综合考虑学生的性格、性别、学习态度等将学生进行混合编组,确保每组实力基本均衡且组内人数控制在6人左右,将学生的不足尽可能多的转化为学习优势。每组的组长由教师来指派,组长负责监督组员、整理问题和提交作业,根据工作表现有额外加分。这样既可以解决师生比例悬殊较大的问题,又可以提高在线交流的效率。
教师可根据自身特点按照教学模块利用假期时间提前进行备课,分工整合移动微学习的资源。在考核方法上实现教考分离,由任课教师协助主考教师完成。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智能手机应用等查看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练习正确率,使考核更具有全面性和综合性。课程考核强化教学过程控制,采用小组评分、教师评分和软件评分相结合的方式,还引用朋友圈点评点赞等第三方评价,与技能证书考核鉴定标准对接,实现课岗证相融合。
三、移动微学习在高职英语课程中的教学应用模式——以物流英语为例
本课程的教学面临三大难题:专业词汇生词多、用人要求不了解、工作情境难体验。因此课程设计需要从语言准备、求职意识培养、情境模拟三方面着手,通过信息化手段搭建平台,营造情境,创新方式,逐一攻破难题。下面以物流英语这门课的第二单元“客户服务”为例具体谈一谈移动微学习在物流英语课程中的应用:主要从课前、课上、课后三个方面展开。
课前教师在云班课发布教学主题“客户服务”,上传课前学习任务单、客户服务典型案例和语言学习资源包。利用百词斩的图形记忆功能,帮助学生建立关联记忆。在线英语角中有来自各地的陪练伙伴,作为屏幕后的一代,他们喜欢这种互不相识,没有压力的交流方式。轻松愉快的学习体验使学生不再害怕英语学习。
课上实施共8学时,教学过程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情境引入”:学生在结束见习活动后返回课堂,与见习企业职场人士进行微信连线,回忆客服代表和快递员的职业要求。第二阶段“梳理旧知”:学生通过微课,观察三种不同工作场景下的客户服务是否做的到位,“云班课”展开答疑讨论,梳理巩固知识点,力求突破教学难点。第三阶段“探究新知”: 结合课本,就教学重点进行训练。以小组为单位在数字化语言实验室进行测验并运用云班课进行英汉互译抢答,在检验学习效果的同时,培养团队合作意识。第四阶段“任务实施”,在云班课布置小组任务,要求学生模拟三类工作场景进行案例演练,运用常用表达。实践所学知识,加强记忆,锻炼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可根据小组成员的实际情况选择编读对话和角色扮演两种形式进行展示。得分区间分别为60-80分,70-100分。采用小组评、教师评和朋友圈点赞等多元评价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挑战。第五阶段“展示评价”:综合评价结果推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合作奖和最佳表现奖,引导学生自我反思,完善服务语言和流程。除此之外,教师还在云班课发布问卷调查,让学生选择本教学单元的最大收获,以及自己印象最深刻和最模糊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克服遗忘。然后发布头脑风暴,让学生思考:如果自己是物流公司的HR,会如何考察应聘者的各项能力。进一步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和技能的强化。课后教师发布资源,布置拓展任务,要求学生用手机英语配音软件完成作品发送微信群,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职业能力。
移动微学习通过信息化手段破解了专业英语教学中遇到的职场情境营造、语言基础薄弱和英语口语练习三大难題。信息化工具打造了手机一代高职学生喜欢的“泛在化、游戏化、个性化、社区化”的学习模式。学生可以和职场人士甚至世界各地的朋友进行实时的对话和交流,教学维度不再局限于校内和课堂。移动教学平台可实现活动开展、资源共享、学习跟踪和教学互动,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管理效率。
移动微学习融入高职英语课堂是推动教学信息化改革,促进职业化教学的有效举措。然而这种模式只适用于应用性较强的学科。试想如果所有的学科同时实施这种教学模式,学生课下生活的主旋律势必充斥着无休止的在线学习、分组讨论和小组汇报等等,用不了多久学生就会陷入“新鲜投入——疲劳应付——厌烦放弃”的死胡同。因此,学校在进行课程设置的时候最好能够统筹安排。参与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主观意愿并参考教学内容来不断调整课堂教学模式,以期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宫展鹏.基于移动学习的微课程资源建设研究[J].电子测试,2016(12):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