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拟标题作切入,循循善诱以教学

2019-09-10 07:22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孝亲主旨散步

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学习莫怀戚的散文《散步》,请大家注意“戚”的读音,读qī。在正式上课之前,老师先为大家朗读一下这篇文章。每个人的声音都是独一无二的,朗读的高下与音质、停顿、轻重音等因素有关。而如果我们真正理解了文章,怀着饱满的情感去朗读文章,文章背后的人物、情感、主题就能够在朗读中凸显出来。所以,朗读是一个学习语文的好方法,希望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要学会去朗读。接下来在老师朗读的过程中,请大家务必认真聆听、仔细阅读文章,感受老师所传达出来的情感,感受老师朗读的轻、重、快、慢。

(师情感饱满地朗读全文,学生认真聆听)

师:好的,同学们已经认真聆听老师的朗读并充分阅读了文章。现在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篇文章的标题。除了“散步”,还能想到其他适合的标题吗?

生:(齐答)能!

师:非常好,请同学们稍作准备,理清思路,列出理由,为自己的标题做阐释。标题有高下,看看谁的标题起得更好!

师:先请你说说,你的标题是什么?为什么起这个标题呢?

生:我的标题是“抉择”。

师:好的,他的标题是“抉择”,和文章中的一个事件有关。在散步这件事中,作者一家人发生了分歧。在产生分歧的时候有两个选择、两个决策。那么,此时发生了一个怎样的事件需要抉择呢?请你复述这个事件,并说说你的理由。

生:一家人在散步的时候,遇到了两条路。母亲想走大路,大路平坦;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趣。作者作为儿子和父亲,一边是母亲,一边是儿子,面临一个抉择。所以我取的标题是“抉择”。

師:非常好。他复述了事件,阐明了理由。因为文章中作者面临着一个抉择,所以取题为“抉择”。但是为什么不用“选择”而用“抉择”呢?这两个词有区别吗?

生:有区别。作者被全家人所依赖,这个分歧的最终解决取决于他,是他一个人要做出决定。而抉择有决定性的概念,但选择只是在两项东西中选择一项。

师:你的回答非常好。这两个词的语感是有差别的,选择是简单地从两个选项中选择一项,抉择更具有决定性。选择在语感上比抉择随意,抉择在语感上比选择更加——?

生:(齐答)郑重!

师:这个词非常好,“抉择”这个词更加郑重!但是文章中散步走大路还是走小路,这么一件小事为什么要用这么郑重的词语呢?

师:请你回答,说说你的想法。

生:作者是强壮的中年人,分歧的一面是年幼的儿子,一面是年迈的母亲,他需要在这两个人物中去选择。

师:好,你的语言感觉非常灵敏!这看起来是一件小事,不过是散步走哪条路的选择,但它的背后是两个人物的抉择,或者说是两代人的抉择。他是支持母亲还是支持儿子?母亲是上一代,儿子是下一代,作者是如何做出了抉择?事情是小事,但这是一个涉及了两代人的决定,作者是怎么抉择的呢?他有结果吗?请你说说。

生:有结果,他选择了支持母亲。因为母亲年迈,能陪伴的时间不多了;儿子还小,能陪伴的日子还长。所以他想多陪陪母亲,听从了母亲的选择。

师:非常好,说得非常清楚。在孝亲还是疼幼的两难抉择中,作者最终选择了——?

生:(齐答)孝亲。

师:他选择了孝亲。在散步这一件小事中,他最终选择了孝亲,没有选择疼幼。但是孝亲和疼幼,都是作者作为中年人的——?

生:(齐答)责任!

师:对,这是中年人肩上的责任,是他需要背负的责任。在两个责任起了冲突的时候,即使是一件很小的事——散步中走哪条路的小分歧,它所蕴含的意义都很沉重。这是孝亲和疼幼的一种责任冲突。在这件小事中,作者最终选择了孝亲,因为陪伴母亲的时日更短。从这个角度看,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生:(齐答)中华民族的孝道,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师:非常好!作者在两种责任发生冲突的时候,选择了什么?

生:(齐答)孝亲。

师:对,他选择了孝亲。

师:把题目定为更为郑重的“抉择”,我们把它的理由和背后的意义都充分阐释清楚了,即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美德——孝亲。加拿大一位研究汉学的学者曾说过一句话:抚育幼子是动物本能,赡养老人却是人类文明。大家可以记录下来,去理解这句话。

师:在动物的世界中,抚育幼子、繁衍下一代是本能,而对于老迈的同伴,在弱肉强食、物竞天择的动物世界中,是要被遗弃的,所以赡养老人是人类社会的文明。而这位加拿大学者说中国人在这方面做得很好。

师:回到家后,如果奶奶想出去走走,你要去上补习班,爸爸应该送谁呢?

生:(齐答)奶奶。我们要孝亲。

师:对,但是中国也有一个传统,奶奶一般很慈祥,会依顺孙子,这也是疼幼的表现。文章中也有体现,对吗?

生:(齐答)对。奶奶最终选了孙子喜欢的小路。

师:好,散步这么一件小事,背后的主题却很大,很沉重,这是什么写法?

生:(齐答)以小见大。

师:对,通过一件小事辐射到大主题。那么“抉择”这个题目好不好呢?

生:好。

师:好在哪里呢?有什么理由呢?

生:它概括了这个事件。

师:对,第一,它概括了这个故事,跟事件有关联。还有呢?

生:能够看出以小见大。

师:对。第二,它能够突出文章的写作手法。还有吗?它最后也能够引出——?

生:主旨。

师:对,第三,它与主旨关联。

师:好,这是我们大家一起讨论的第一个标题,总结了三点好处。大家还有什么标题呢?再请你说说你的标题。

生:我的标题是“我的世界”。这是来自文章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小时候我的世界是母亲,现在我的世界是整个家庭。我的母亲、妻子和儿子共同构成的家庭构成了我的整个世界。”

师:大家听明白了吗?她的标题是“我的世界”,她是从第一段出发,从最后一段中总结出来的。首先看第一段:“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这句话交代了什么?

生:地点、人物、事件。

师:这句话别扭吗?为什么要在冒号后面把人物都写出来呢?为什么把“我”放在最前面呢?而且每个人物名称前都有修饰词——“我的”。(重读“我”和“我的”)请你来说说。

生:把“我”放在第一位并强调“我的”,说明“我”是这个家庭的顶梁柱,为后面遇到分歧由“我”来做抉择做铺垫。

师:对,家人都依靠着他,他是家庭的中坚力量。

生:家庭成员的顺序,把母亲排在了第一位,也暗示了后文的选择。

师:对,暗示作者是以尊老为先的,语感非常好。

师:好的。作者反复强调“我”“我的母亲”“我的儿子”“我的妻子”和“我的家庭”,着重阐释着、暗示着这是我的世界。这个世界依赖着他,需要他去保护和付出,所以其实这是他的——?

生:(齐答)责任。

师:对,这是他的责任。这就是文章的第二个主旨,“我的世界”这个标题就直指这个责任。你能找出文章中体现作者责任感的语句吗?请你来说说。

生:散步时,作者陪伴着母亲走在前面,没有陪着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体现了他对母亲的责任和关爱。

师:对,他的家庭是以尊老为先的,尊老是他的责任。还有吗?

生:母亲年迈了,听从我;儿子还小,依赖我;妻子在外面也总是听我的。

师:对,“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我的责任来自家人对我的态度,全家人都依赖着我。

生:“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母亲很听作者的话,很信任他。

师:对,责任感体现在哪里呢?一种是家人对我的态度,还有一种是我对家人的态度。哪个词体现了家人对我的态度?

生:信服。

师:对,我得到了他们的全权信任。哪里体现我对家人的态度呢?哪一句?

生:“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

师:对,这是他对母亲的责任。他希望母亲怎么样?

生:多走走,多锻炼,身体好。

师:对,我们结合文章第三段一起分析。首先,“今年的春天来的太迟太迟了”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手法?

生:反复。

师:严冬太长了,春天太迟太迟了。反复是为了强调什么呢?

生:严冬的难熬,有些老人们挺不住了。

师:对呀,老人们期盼着暖洋洋的春天,期盼着生命新的一年。“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又”和“熬”字体现了什么?

生:体现母亲艰难地度过了这个冬天。

师:作者对母亲熬过这个冬天,迎来春天,显然怀抱着激动喜悦的心情。表明他庆幸母亲还活着,体现了对母亲的责任,希望母亲好好活着。

师:还有体现责任的语句吗?请你来说说。

生:“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兩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他本来想尊老也爱幼,但是最终权衡之下选择了尊老,体现了他的责任感。

师:对,他想一肩挑起尊老,一肩挑起爱幼,两全其美,都不欠缺,体现了他作为男人的责任感。

师:还有哪里体现责任吗?你说。

生:“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里体现了我和妻子的小心。

师:小心通过哪些词看出来的?

生:“慢慢地”“稳稳地”“很仔细”。

师:那么应该怎么读啊?

(生带着感情缓缓读)

师:他和妻子为什么这么小心呢?为什么要这么稳重仔细呢?

生:因为他们有责任。

师:我害怕把母亲摔了,妻子害怕把儿子摔了,他们对于这份责任是非常小心的、稳重的。这是通过生活中的小事把责任形象化了,对散步形象化的说法。他们一开始承担责任的时候,都是小心的、稳重的、仔细的,小心是态度,稳重是行为,仔细是细致的心理。不同的角度体现了不同的责任担当。

师:“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哪个词比较能够体现责任?

生:(齐答)“整个世界”。

师:整个世界说明了什么?

生:(齐答)是关爱、是责任。整个世界体现责任的重大。作为中年人,作者一方面要赡养老人,一方面要抚养孩子,责任重大。

师:中年人,一肩是年迈的老人,一肩是年幼的孩子。这个责任太重大了,他们就是我们的整个世界。家人就构成了我们的世界,在中年人的世界中分量很重。

师:“我的世界”这个标题,它更倾向的主旨是中年人的责任。“抉择”这个标题,更倾向的主旨是尊老爱幼。从不同角度理解的主旨,我们可以有不同的标题。还有同学说说你的标题吗?

生:我的标题是“生命”。

师:标题很大,范围很宽广。我们一起听听他的理由。

生:首先,在第二段。“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可以看出应该多锻炼,让生命保持活力。

师:嗯,这是生命要保持活力。

生:其次,是文章中的写景。“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这里也表现了生命的活力。“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这里体现了生命的美好。

师:很好,请大家看看文中仅有的两处景色描写。田野新绿、嫩芽密了、冬水起水泡,金色的菜花、整齐的桑树、水波粼粼的鱼塘,这些景象都勾勒出了生机盎然的春天的图景。这是生命的活力和美好。那么还有体现生命的吗?请你补充。

生:这还是一个生命时间和生命力的问题。

师:你来说说看。

生:首先是生命时间,体现在母亲对我的信任和儿子对我的依赖上。一个是生命的尾声,一个是生命的开始,而我作为一个中年人——生命的中期,需要去尽责任。

师:说得非常好。母亲代表的是生命的晚年,我和妻子代表的是生命的中年,儿子代表的是生命的幼年。这就构成了生命的全部时期。这既是人生命时间的三个阶段,也是构成世界的三类人。

生:其次是生命力。我作为中年人,生命力旺盛强大,首先考虑的却是老年的母亲和幼年的儿子,担负着重大的责任。

师:在生命中期的人,他考虑的不是散发自己强大的生命力,而是担起衰老的老年,扛起尚需要抚育的幼年,这就是对生命的诠释。文章的第三个主旨就是生命,把人生命的三个阶段和世界的三类人写出来,表现一类拥有强大生命力的人的担当,它是直指生命的,三代人、三个生命阶段、三类人,是对生命的真切诠释。

师:还有同学有其他的标题吗?

生:我的标题是“爱”。因为在这个四口家庭中,每个人都互相关爱、珍惜着对方。

师:非常好。我、母亲、妻子、儿子之间,你看到爱了吗?

生:看到了。

师:母亲抚育我长大,是母亲对儿子的爱;我关心陪伴母亲,是我对母亲的爱;母亲依从了孙子的选择,是奶奶对孙子的爱;我对儿子的爱护,是父亲对儿子的爱;我关怀妻子,是丈夫对妻子的爱;妻子尊重我,是妻子对丈夫的爱。一家人相亲相爱,和乐融融。爱就在身边,这就是文章的第四个主旨。

师:好的。通过起标题,我们已经把文章的主旨都揭示出来了。有的人说是中华传统尊老爱幼的美德,有的人说是中年人的责任,有的人说是生命的担当,有的人说是一家人相亲相爱。那么作者为什么以“散步”为标题呢?

生:简单概括了事件,又设置了悬念。

师:对,那么,以“散步”为题的好处——第一,概括了全文的主要事件、主要内容,简洁明了。第二,如果标题直接亮出主旨,反而缺少了点意味。即使是与主旨有关联的,也最好是形象化的主旨,例如“爸爸的花儿落了”,而不是直白地点出全文主旨。留下悬念给读者思考,扩大探索的空间。

好,我们这节课通过自由起标题的方式学习了《散步》,大家在这个形式下理解了人物,领悟了主题,品析了重点语句,脑洞大开,老师甚感欢喜。下课!

【评课】

這堂课在设计上颇具特色,其以标题效用为切入点,基于学生所取的不同标题来把握文章的深层主旨。通过环环相扣的思考、问答,通透解析了全文,引导学生一步步领略文章复杂的内涵和特殊的写法,循循善诱。

首先,在导入上,教师带领学生认真阅读全文,体会情感的变化,梳理文章。这一形式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将情感沉淀在文章中,并对其进行深入的思考和阅读,收效很好,极具氛围,颇有感染力。

其次,以学生自由取标题的方式开启课堂教学。标题体现了总括性,促进了学生思考;进一步阐释理由,注重引领学生对文本字句进行解读和细究;活泼的问题形式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问答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也大大得到提高。

最后,环环相扣的问答来往、师生之间的高质量互动形成了一个高效的收放自如的课堂。学生思考时认真斟酌,回答时积极准确。在这样的过程之中,教师有效地帮助同学们吃透了文章,提升了其思维能力。

[作者单位:(刘星)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邵恋莲)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孝亲主旨散步
主旨大意题
小赛去散步
How to Find the Main Idea 如何找出主旨
小豆豆去散步
最美妙的散步
办手抄报
吃透材料 凸现主旨
渭南市中小学校大唱《孝亲敬老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