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应以学生成长为鹄的

2019-09-10 07:22刘祥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课文语文教师

刘祥

学生的成长,至少可区分为生理、智力、心理及思想四个部分。四者中,语文学科能够发挥积极影响力的,为后三者。良好的语文教学行为,能够有效开启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亦能够依凭课文以及教学拓展中涉及的典型事例,形成心理发展上的有效干预;还可以借助中外文化的习得,丰富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逐步实现思想的成熟与定型。

此三方面的积极价值,仅仅只是理论上存在于语文教学的诸多意义中。实际的语文教学,三方面兼而有之者少而又少,三者得其二,亦已难能可贵。造成理论与实际巨大落差的根本原因在于为数甚多的语文教学活动本身就缺乏应有的智力挑战、情感浸润和思想滋养。语文教学已然先天不足,营养匮乏,又如何去浸润、滋养学生的生命?

所以,探究语文教学与学生成长的关系时,焦点不是学生如何成长,而是语文学科如何教学。哲学上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唯有在语文教学中种下有利于生命成长的良种,才能收获生命的长久丰盈。

一、语文教学,以满足学生当下成长需要为基础

无论持什么样的语文教学观,绕不过去的第一道坎,都是学生的当下成长需要。当下成长需要的是什么?最直白也最功利的答案是优异的考试成绩。而最诗意也最具理性主义色彩的答案,则是朱永新先生倡导的新教育实验所追求的“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优异的考试成绩,当然是所有学生的最爱。只是,学生个体的知识积淀、兴趣爱好千差万别,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环境各具特色,试题的检测内容与检测形式千奇百怪,凡此种种,都决定了处于考试成绩金字塔尖的学生必然少之又少。从这一点而言,语文教学,永远也满足不了绝大多数学生的此种成长需要。

“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一个无法用统一的试卷进行检测的成长需求。100分的试卷,有人考了99,很沮丧;有人考了61,却欢欣雀跃。要想让因为考了99分而沮丧的学生感到幸福,最根本的方法不是帮助他考到100分,而是將他的学习注意力转移到学习本身。只有当他充分感受到了来自学习本身的快乐,感受到了自身生命的润泽丰盈,他才会不再为分数和名次而苦恼。所以,“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必然以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愉悦、精神成长为目标。

对大多数语文教师而言,其语文教学的初始追求,或许既不是为了给学生带来优异的考试成绩,也不是引领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体验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而只是认认真真地上好每一节课,尽己之能地创造课堂教学中的乐趣,让学生爱上语文。从业之初的年轻语文教师,其语文教学的着力点,往往是自身的教学技艺。至于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语文教学,则极少思考探究。

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语文教学呢?每次接手新一届高一学生时,我都会在第一学期初、末分别发两份调查问卷,对学生的语文学习状态进行调查分析。综合2008级、2012级、2015级三届高一近300位学生学期初调查反馈的信息,我发现,学生们普遍不满意死记硬背的灌输型语文教学。48%的学生认为初中语文教学只是一味地抄笔记、背笔记、背课文、背词语成语、背范文,语文课缺少应有的情趣。34%的学生反感语文课堂上的照本宣科,认为老师讲的内容几乎是复刻教辅资料,没有任何新鲜感。对语文学科表示有学习兴趣的学生不足20%,且多为市区的重点初中毕业生,并集中于几位语文教师的学生中。

经过高中一个学期的学习后,第二份调查问卷的反馈信息显示,由于教学目标定位、教学流程设计、问题情境创设、拓展迁移训练等教学元素的全面变革,相当数量的学生扭转了对语文教学的看法。下面三段文字,代表了这三届学生的共性化心声:

其一:

这个学期的语文学习,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要“像人一样思考”。

回想起初中的生活,我觉得乏味,没有价值。学生每天都在接受着老师灌输的内容,即便是思考,也是思考如何解题,如何面对并应付升学考试。学生从没有想过如何实现其“人”的价值。

入高中后,语文老师一直努力培养我们的“人”的价值观和思考方式,凡事让我们提出自己的看法。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已经像“人”了。但是,高中是为高考服务的,它的本质决定了它的教育手段总是以灌输为主。现在仍有相当多的老师,在学生理解知识之前就强加灌输。我知道这不是老师的错,而是整个社会的悲哀。

身处这样的环境,我仍要努力实现我的“人”的价值。长大后,还要帮助其他学生实现“人”的价值。——2008级高一(3)班仇星瀚

其二:

高中这一学期的语文学习,彻底颠覆了我初中三年语文学习的经验和模式。现在的语文课,不用再埋头记笔记了。一本书学下来,重要的是一些方法,不再是分数。通过这学期的学习,我发现学习一篇课文,就是要先发现问题,积极思考这些问题,并试图解决这些问题,而做题目就不是重点,甚至有时还毫无价值。语文就是让一个已经接近成为考试机器的人重新获得人的思想。——2012级高一(1)班周若妍

其三:

到了高中,语文课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课上没有人再为你报笔记,没有人把一句名言的赏析一个字一个字地告诉你,没有人再监督你这个今天要写那个明天要默。一节课下来,书上一片空白。你的任务不再是抄,而是思考。要把老师分析一个问题的思路转换成题目的答案,就要去思考。你不再是张衡地动仪上的那九只癞蛤蟆,永远只会傻傻地仰望着龙口中衔着的珠子,期待着某一天它落入自己的口中,然后你的任务就算完成了。从现在开始,你就是那只龙。你需要感知周围的一切,你需要冷静的思考、敏锐的判断、准确无误地将珠子投向某个方位。——2015级高一(3)班蒋梦彤

综合两份问卷调查所获取的结论,我以为,语文教学用以满足学生当下成长需要的,首先是让语文课堂变得富有情趣,其次是让课堂充满思维挑战,再次是帮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最后是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真正价值,让学生拥有“人”的思想。有了这四点,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养成、品质的确立、情怀的培养,才有了立身之根,且四点次序不能颠倒。

二、语文教学,以服务学生的终身成长需要为根本

怀特海与爱因斯坦都说过这样的话:当一个人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忘掉,剩下的就是教育。这句话的真实意义不是制造知识与教育的对立,而是在强调积淀与浸润的价值。毕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总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逐步忘却,但培养出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各种美好的品质、情感、思想,却可以陪伴人的一生。

由这一句话可推知,学生的终身成长需要,正是这“剩下的”教育。语文教学中,教给学生的各种文本鉴赏方法、各种答题技巧、各种谋篇布局的写作技能,都会随着读书生涯的终止而从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淡出。唯有养成的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出的“大胆质疑,小心求证”的治学品质、确立起的人生情怀,会为终身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意识到这一点,便会发现,语文教学在培养应试能力之外,还有太多的任务需要完成。以服务学生的终身成长需要为根本的语文教学,其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着力点,都只能是学生,只能是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品质的培养、学习能力的强化。将这样的成长需要,落实到每一节课的教学中,便需要语文教师在备课、授课等一系列教学行为中,始终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将教学活动的重心,由知识的告知转移到能力、习惯和品质的培养之上。

具体而言,即每一篇课文的教学都不能只将目标瞄准考试,尤其是非毕业班的教学,更应致力于学生阅读能力、阅读思维的培养,应注重通过课文的学习,传承优秀的文化,感悟高尚的灵魂,接受真善美的熏陶。要做到这些,课堂上便需要静静地阅读、慢慢地品味,需要组织各种形式的对话,需要打通课文与现实生活的关联,将语文教学与丰富的生活、厚重的文化、悠久的历史结合起来,让每一篇课文的学习都成为学生与作者的亲切恳谈。

此外,语文教学还需要有足够的耐心,要守得住内心的安宁。非毕业班的语文教学,要舍得下功夫抓课外阅读和自由写作。语文教师需给学生开出每学期的阅读书单,并依照书单组织读书交流活动。还需为学生提供这些书籍的多种评价性资料,培养学生的思辨性阅读能力。日常的写作训练,需以自由写作为主,辅之以适量的文体知识指导和写作技法指导,鼓励学生在文章中展示真实的生活,抒发真实的情感。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的文字得以公开发表,用现实的成功,激发更大的写作热情。有条件的学校,语文教师还应尽量组建各种语文学习社团,让诗社、话剧社、课本剧社、古代诗歌研究会等各类社团成为语文教学的课外自留地和试验田。

在应试一统天下的环境中,这样的语文活动可能会被视为另类,甚至被某些行政官员视作不务正业。而且,这些活动也不会立竿见影地带来语文应试成绩的快速提升。为此,开展这些语文教学活动的语文教师,必须有足够的抗压力去承受各种责备,有舍得牺牲某些现实利益的决心和勇气。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具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执着。这样的品质本身就是一种难得的语文教学资源。学生追随这样的语文教师学习语文,获取的自然是受益终身的思想、情感与品格。

三、把向善、审美的种子,植入学生的灵魂深处

语文是集真善美于一体的课程。各种语文知识、语文技能构成了语文学科教学内容的真;课文中呈现出的“应该如此”的生活画卷及人情人性,构成了语文学科教学内容的善;而精巧的构思、精致的表达、鲜活的形象、丰富的思想、高尚的情操等,则构成了语文学科教学内容的美。语文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求真”,还需要培养学生“向善”“审美”的意识与能力。

其一,向善,建立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之上。一位语文教师执教《老王》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倘若你遇见老王,你会怎么做?该问题的出发点或许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善良与同情,但此问题不具备语文教学的应有价值。因为,这样的问题,任何学生都可以张口即答,完全不用经过深思熟虑。下面这个教学片段,就证明了这一点:

师:倘若你遇见老王,你会怎么做?

生1:我会挽扶着他,一直把他送回家。

生2:我会雇辆出租车,把他送到医院,给他检查一下。

生3:我会给他买些好吃的,再给他一些钱。

生4:我会要求政府建一个敬老院,里面有设施齐全、技术较高的医院,把老王这样的人都吸收进来,使他们安享晚年。

四个学生的答案,都很高尚,又都很空乏。因为这样的答案与老王、杨绛以及课文都没有关系。更重要的是,“我会”如何做与现实生活中出于内心的真实悲悯而“实际”如何做之间也存在太过遥远的距离。语文教学,不能致力于培养口头的善良,而是要真正唤醒学生的悲悯之心。

下面这段文字,是另一位教师执教《老王》时提出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指向课文的细读,更能够唤起学生内心的真实触动:

师:这个句子中哪一个词语最心酸地写出了老王的活命状态?

(投影展示)

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取缔了。老王只好把他那辆三轮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

生:只好。

师:只好!来,我们把这个句子读好。你来试试。

生(深沉地):老王只好把他那辆三轮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

师:同学们啊,除了这个“只”,文中还有太多的“只”。我们来读这些句子,每个“只”都要重读。

(投影展示)

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

他只有一只眼。

他只好把他那辆三轮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

开始几个月他还能扶病到我家来,以后只好托他同院的老李来代他传话了。

他只说:我不吃。

(生动情朗读)

师:老师一直以为啊,在现代汉语中,最走投无路、最孤苦无依的一个汉字就是这个“只”字。上天无路,下地无门,别无选择,这就叫做什么——活命。老王就以这样的状態度过了一生。

该片段抓住了文本中的一个“只”字,引导学生读出了老王的艰难,了解了特定社会环境中底层劳动者的无辜与无助。这,便是语文教学中应有的向善。

其二,审美,在语言文字中“出生入死”。“在汉语中出生入死”,是王尧先生对文本细读所作的个性化定义。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就是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的内容,从字里行间发现来自语文的各种美好。

无论教学何种体裁的课文,语文教师都需要立足课文本身来组织课堂教学活动,要善于从熟识中发现陌生,并用这陌生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字面意义最为简单的《静夜思》为例,要让学生品读出这区区20个字的丰厚内涵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就离不开对每一个字的咀嚼斟酌。比如,“床前明月光”,为何从“床”入笔?“明月光”中有无诗人的情感?如果有,是什么样的情感?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将“明月”替换为其他的光源,行不行?诗歌中的“光”,是静静地泻在床前,还是在缓慢移动?发现床前的“明月光”之前,诗人在做什么?感受到了这“明月光”后,诗人内心会涌起什么样的情感波澜?他又会做些什么?这些问题,学生们诵读诗歌时极少会主动思考。教师提出这些问题,便是将诗歌的学习从简单的文字记诵引入到了丰富的情境审美。而当学生经历了若干次的审美阅读后,这样的追问也便转化成了终身受用的学习习惯。

四、让每一个大脑,都能够独立思考

在某地执教一节示范课时,我借助相关的资料链接,推论出参考资料对“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中诗人情感分析的错误。在随后的互动对话中,一位老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您对这个诗句所作的解读,确实很新颖,也很有道理,但是,如果考试卷上考到了这道题目,学生该用您的解读回答,还是该用参考资料的解读回答?

我知道,这位老师的意思很明确:考试是需要统一的标准答案的,而这答案,当然以课本及与课本配套的参考资料为依据。

这位老师的思维显然已被应试彻底绑架。可以推想,尽管他在心中已经接受了我对这个诗句的解读,也认识到了参考资料上解读的荒诞性,但他在未来的教学中,只要参考资料不对这个诗句作重新解读,他便会把他已不认为正确的答案依旧当作唯一的正解传递给学生,甚至为了避免干扰学生对此“唯一正解”的机械记忆,他根本不会将我的解读提供给学生。

倘若这样的推想不幸成为现实,这位语文教师的语文教学,便成了学生生命成长中的魔咒。

走进教材的绝大多数课文,都代表了特定时代的最先进的思想。语文教学承载的文化传承的使命,很大程度上就是将这样的思想继承下来。受意识形态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后人在解读这些文本时,往往会出于自身的政治或伦理需要,有意识地将前人的思想扭曲成符合自身道德要求的思想。今天的语文教师,如果还将这已经被扭曲的思想当作文本解读的唯一正解,又如何能够培养出具有独立思考意识和能力的当代学生?从思想养成的视角看,语文教学从不需要匍匐在地、虔诚仰望的阅读,而是要引导学生以平等、包容的心态,与作品对话,与作者对话。

要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学会独立思考,養成独立思考的能力,首先语文教师需要成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体现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就是语文教师要拥有独立的教学理念,不被应试绑架,不被课文及参考资料中的他人思想绑架,不被专家、名师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案例绑架。语文教师要能够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大胆质疑一切形成认知困顿的内容,然后就此展开研究,努力寻找真相。

其次,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发现问题,并对这些发现展开探究。学生的思想发展存在着由教师引领到自主生成的必然过程,故而,教师需先为学生做好示范,然后才能培养起独立思考的品质。比如,教学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时,教师可先对课文开始部分的“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进行示范性解读,帮助学生发现“僇人”这一称谓中的牢骚怨愤,体悟“居是州”中对贬谪之地的排斥拒绝,“恒惴栗”中的焦灼担忧等丰富内涵,然后再要求学生以此为例,解读课文的其他文字,学生才能在“倾壶而醉”中发现柳宗元无法排遣的孤寂之情,才能更好地感悟一个有理想有良知的古代官员梦想破碎后的心灵创痛。

再者,语文教师还要善于引领学生关注当下生活,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辩证分析。生活即语文,要让学生成为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离不开对身边的语文学习资源的有效利用。比如,教室里的宣传标语、黑板报上的文字、晨会的发言、热点的时事新闻等,都可以纳入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使其成为磨砺学生思想的教学素材。

需要强调的是,独立思考,需要理性支撑。理性,则来自长久的文化积淀。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学生,不是朝夕之功,需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当语文教学自始至终都围绕着培养学生开阔的文化视野、丰厚的人文情怀、独立的思考能力、坚韧的个性品质而展开时,满足学生多种成长需要的教学目标才有实现的可能。

(作者单位:江苏省仪征中学)

猜你喜欢
课文语文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