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专业卓越农林人才培养体系探索

2019-09-10 07:22冯跃华赵致宋碧任明见王巩秦建权田山君
教育文化论坛 2019年1期
关键词:农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方案

冯跃华 赵致 宋碧 任明见 王巩 秦建权 田山君

摘 要: 以实施贵州省教育厅“农学专业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为契机,研究复合应用型农学专业卓越农林人才培养体系。通过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人才培养要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和实验教学平台及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途径,对复合应用型本科高校农业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有益探索,该培养体系的实施可以全面提升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农学专业;卓越农林人才;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615(2019)01-0056-04

DOI:10.15958/j.cnki.jywhlt.2019.01.010

2013年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颁布的《关于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教高函[2013]14号)指出,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改革方向,坚持“改革创新、突出特色、强化实践、分类指导、统筹推进”的基本原则,按照“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深化农林教育教学改革,为生态文明、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科技贡献和智力支持[1]。按照这一指导思想,确立了创新体制机制,办好一批涉农学科专业,着力提升高等农林教育为农输送人才和服务能力,形成多层次、多类型、多样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农林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总体目标。2014年贵州大学申报的“农学专业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获得了省教育厅的立项,经过近二年的实践和摸索,获得了一些经验和启示,现介绍如下。

一、科学定位,確立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有利于制定合适的培养方案。高等农林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分为三个层次:拔尖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实用技能型。农学专业的培养体系属于复合应用型,它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以及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及其它相关部门从事与农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生产与咨询、推广与开发、企业创建、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服务“三农”的复合应用型人才[2,3]。

二、以能力要求为重点,制定人才培养要求

农学专业要培养复合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有三个方面的要求:

(一)素质要求

包括人文素质、业务素质,人文素质要求有良好的人文修养、具有爱心、责任心、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环保意识;业务素质要求具有牢固的数理化知识、良好的语言文字功底、扎实的作物科学、生物科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熟练掌握现代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和操作、熟悉农业生物遗传与发育规律、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与育种方法。

(二)能力要求

要求具备从事农业生产、科研、管理所必备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农业技术问题的能力,包括具备农业生产,特别是作物生产的技能和方法,能较熟练进行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耕作学、植物生理生化、土壤理化特性、植物标本采集与制作等的相关实验操作技能等;要求具备参与农业项目申报、实施及管理的能力,熟悉相关农业国家、行业及地方政策与法规;要求能够通过查阅文献较宏观地掌握农业领域某一方面科技发展趋势,提出具有一定水平科学问题,创新性地开展某个具体内容科学研究的能力。

(三)知识要求

要求掌握数理化基础知识;掌握基本的工具类知识;具备良好的人文社科学知识;具备经济管理知识、政策和法规知识;具备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信息科学知识、农业特色课程知识等。

三、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下面从培养思路、培养模式、培养机制、改革措施四个方面阐述贵州大学农学专业卓越农林人才的新模式。

(一)培养思路

如何培养农学专业卓越农林人才,是每一个作物学科教师十分关注的问题。

结合贵州大学现行的招生方案,农学专业属于大类招生的专业,学生进校经过一年的基础平台课程学习后,将结合学生成绩和个人志愿,进行专业分流。首先需要选拔学生,自大一下学期专业分流后,通过自愿报名和考试办法,选拔富有进取心、专业思想稳固、学业优秀、动手能力强、并立志从事农学的学生,参加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其次采用“双师制”的培养方法,分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培养,校内导师主要负责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第二课堂的教学,校外导师主要负责指导行业部分生产实践,并且分阶段制定培养目标和阶段考核标准,培养人文素质高、学习能力强、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适应能力强(简称“一高四强”)的复合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二)培养模式

结合农学专业实践性的特点,贵州大学农学专业卓越农林人才培养采取“2.5+0.5+1”的培养模式,前2.5年进行校内培养,后0.5年去校外实践基地、企业进行校外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及实践应用能力,最后1年又回到学校校内培养。

(三)培养机制

采取择优进入机制、分流机制和滚动机制。择优进入机制指选拔采取自愿报名、综合考核、面试择优录取;分流机制指分阶段考核中对不适应“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的学生可以转出到本专业普通班;滚动机制指对特别优秀的学生可以通过推荐保送方式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

(四)改革措施

1改革人才培养方案的产生方式

与农业生产实践、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邀请行业主管部门、生产部门、农业企业共同参与制订有利于复合应用型卓越人才成长的培养方案。

2制定分阶段培养目标和考核标准

第一阶段(大一):通识教育,掌握数理化、英语、计算机知识和技能;重点在于人文素质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考核标准:基础知识考核、人文素质考核和自主学习能力考核。

第二阶段(大二、大三上学期):专业基础知识学习,掌握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重点是适应能力培养。考核标准: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考核;合作、交流、沟通、表达能力考核。

第三阶段(大三下学期、大四):专业知识学习,个性化培养;重点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考核标准: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3改革课程体系,采用一主三翼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上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培养,采取一主三翼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一主是指设置具有时代感的理论课程体系,三翼指课程实践教学、第二课堂和行业部门生产实践,四位一体是指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第二课堂、行业部门的生产实践四个环节的一体化。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围绕“一高四强”的人才培养定位,重新设计课程体系,重新考虑课程衔接,重新安排教学过程。压缩课内学时,加大实践内容,增加学生课外学习和实践的时间,将其占总学分比例提高至35%以上。

根据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选用或编著出版高水平的围绕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目标的系列化系统集成性教材。将最新科技成果和技术的最新发展及时纳入到教学内容之中,保持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建设丰富的课程网络资源。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简介、教学课件、实验教学指导书、教学参考资料等,整合为有利于学生学习和研究的丰富的课程网络资源。

4改革教学模式

(1)实行双师制:根据学生特点和兴趣因材施教,为入选学生选定责任心强,业务优秀的副教授以上职称担任校内导师,负责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进入专业学习(大三)后,根据学生特点指定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校外导师,指导学生从事相应的农业生产实践训练,并对学生表现作出考核评价。

(2)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开展研究式教学、讨论式教学、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对部分重要的基础课程采取大班授课小班辅导的形式。

四、夯实基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卓越人才培养质量。所以必须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双师型师资力量配备

任课教师配备:优先选择教学经验、科研实践丰富的中青年学术、教学骨干承担相应教学任务。

校内导师选择:有省级以上科研课题,科研实践能力强是导师入选的基本标准。召开学生、导师见面会,在师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双向选择。

校外导师选择:聘请贵州省农业管理、科研、生产或企业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或管理者作为导师,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选择导师。

(二)多种措施增强教师科研、生产实践经验

1以纵向科研促教学,增强教师科研实践能力,把科研促教学纳入教师考核标准

积极鼓励、支持青年教师申报科研项目,指定科研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为青年教师科研申报进行指导和铺路搭桥。将教师科研成果引入教学的比例、实践案例占教学的比例和科研培养本科生比例和质量纳入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以科研促教学。

2以横向项目促教学,加强教师与生产、管理部门、企业的融合,增强教师生产实践经验

通过与生产、管理部门协作,承担相应的农业调查、规划、作业设计、科技支撑等横向课题,指导学生参与,一方面提高教师的实践经验,另一方面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尽快适应。

(三)加强教学团队建设。

(1)实行教师轮训制度,加强教师对外的合作和交流。

按课程的相似性分类组建教学团队,同类课程的教师采取轮训、轮流上课制度,使教师做到一专多能,主讲教师有事时能够有人及时补岗。通过定期派出教师到国内外其它农林高校学习交流,可以及时掌握国内外教学、科研动态,学习教学、管理经验;教学团队定期开展教学经验交流,取长补短。

(2)定期聘请农业生产、管理、科研、企业具有丰富高级职称的专家为学生举办讲座,组建校内外专兼职教师共同参与的实践教学团队。

(3)以校外实习基地为依托,组建生产实践教师队伍。聘请实习基地中级职称以上的人员担任学生实践技能指导教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内外结合,加强实验教学平台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一)搭建多元化的實验教学平台

依托贵州大学作为综合性大学的多学科优势、农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国家小麦改良中心贵州分中心实验平台和贵州省粮油作物遗佳改良与生理生态特色重点实验室及其它农科各类特色实验室,完善学科交叉、多专业共享的公共基础实验平台。

(二)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贵州大学农学院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设施基本能满足农学专业本科学生教学实习、实践技能训练的需要,但要满足学生的创新性能力培养,条件还欠缺。学院拟结合专业建设、学科平台建设,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设施设备的完善,进一步完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管理、使用规章制度,将之建成设备先进、管理规范、高效使用的农林类专业一流实践教学基地。

(三)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选择和建设[4,5]

校外教学实习基地是学校和基地所属单位双方共同的财富。学校要加大经费投入,不能过分地依赖基地所属单位、一味地增加基地所属单位的负担,否则会降低他们对基地建设的热情。因此,可以通过科研合作、项目合作等方式与所属单位共建实习基地,把现有实习基地建成集科研试验、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宣传、生产示范、接纳学生实践为一体的科技示范园。要建立长效、稳定的机制,把基地办成科研、教学、生产相结合的全面合作的基地,使双方能够优势互补、互惠共赢,从而保证基地的持续、健康发展。

六、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科学制定独具特色的培养方案

通过召开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方案评审会的形式,邀请行业主管部门、生产部门、农业企业共同参与制订有利于复合应用型卓越人才成长的培养方案。贵州大学现行的农学专业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方案,有以下几个特色: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发生了变化

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复合应用型的专业技术人才。新方案的培养要求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新的培养要求分为素质要求、能力要求、知识要求3个方面。其中能力要求是核心,要求学生具备参与农业项目申报、实施及管理的能力。

(二)设置了20个学分的行业课程板块

贵州大学农学专业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了20个学分的行业课程板块,该行业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必修课程有农业生产实践、科技论文与项目写作、农业统计软件应用专题。选修课程有农学科研实践、农学学科专题实践、农业政策与法规讲座、农业创业与经营专题讲座、农业园区规划与设计、“互联网”+农业、三农问题专题讲座,选修课程最低选修12个学分。行业课程中农业园区规划与设计、“互联网”+农业的设置,体现了贵州省经济建设发展的需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三)开设了暑期小学期课程

从2013级本科生开始,貴州大学实行了三学期制,即除实行春季学期和秋季学期外,在春季学期结束后,增加一个暑期小学期,时间为一个月,其主要目的是加强学生实践环节的培养。现行的农学专业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方案,在暑期小学期中,开设了《农业技能训练》、《作物病虫害防治》、《农学科研实践》、《素质拓展》、《创新实践》、《社会实践》、《学科竞赛》等课程,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四)将科技写作、农业统计软件应用设置为必修课程

贵州大学农学专业原方案中,科技写作、农业统计软件应用均为选修课程,由于时间关系,很多同学均不愿选修这两门课程。为提高同学的写作和数据处理分析能力,在贵州大学农学专业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了科技写作、农业统计软件应用课程为必修课程,有利于提高农业项目申报的能力、开展科学研究能力,培养复合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关于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Z]. http://www.ahgj.gov.cn/72/view/2397.

[2] 黄金光,袁忠林,赵洪海,等. 植物保护专业卓越农林人才教育改革实践—以青岛农业大学为例[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2016 (1).

[3] 高志强. 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J]. 农业工程, 2014 (5).

[4] 张全国,何松林,宋安东,等. 实施综合改革工程——培养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J]. 高等农业教育, 2013 (7).

[5] 李燕凌,胡扬名,张云英,等. 培养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林人才的实践教学基地探索[J]. 高等教育管理, 2013 (4).

(责任编辑:赵广示)

猜你喜欢
农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方案
基于现代农业的农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标准研究
农学专业企业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
基于市场细分理论的我国应用型外贸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中职学校如何加强教学研究分析工作
高校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机制研究
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观赏水草栽培学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职业技术院校教学改革创新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探讨
启蒙农学专业本科新生创业思维的途径探索
关于我市中职学校发展农学专业的几点思考
战略新兴物联网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