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兴建
摘要:体育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教师做好体育素养教育和渗透,让学生能够从知识能力、品质精神和实践行为习惯等方面深入理解体验的精神和文化内涵,服务自己的全面学习和终身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素养;评价;培养
体育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方法和技巧,熟悉各种运动项目组织程序和比赛规则,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让学生能够掌握体育学习的基本规律,感知体育精神和文化内涵,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以体育素养来综合评价自己的体育能力。对自己的体育项目选择、运动习惯养成以及体育消费做好合理规划,能够欧科学锻炼,享受体育运动 带来的各种快乐,服务自己的全面学习和终身发展。
一、大学生体育素养评价的基本指标构成分析
体育素养是人们在长期从事体育运动和研究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体育知识能力、运动习惯、体育文化精神的总体评价,以此为评价依据,更好地分析判断每个人体育运动层次和综合能力等级,也是公民基本素质的重要组成。
(一)体育知识和能力指标
体育素养最为基本的是体育知识和运动能力,大学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常规的体育知识传授和体育运动能力培养,让学生掌握体育相关的动作技巧、健康知识和组织比赛规则等,从而让学生能够在校期间正确参与体育运动,有效提升自己的体育能力,规范参与相应的体育综合运动或者比赛。高校大学生应该明白自身的生理机制和运动原理,明白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积极意义,这是最为基本的知识素养。体育能力是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愿望和能力,运动是人类生存的第一状态,让每个大学生认识到参与体育运动是人的内在需要,也是保障自己更加健康、永葆青春活力的重要途径。培养他们的意识和运动能力,让每个大学生自觉参与各种体育运动,熟练掌握几种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并坚持成为一种习惯,从中得到更多的感悟和快乐,从而更好地提升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指数。
(二)体育品质和文化精神
大学生需要积极参与体育运动,还需要了解各种体育运动项目的文化内涵,培养他们体育品质,以此来更好地塑造学生的内在品质和综合文化素养。体育文化是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构成,体育品质也是他们综合品质的重要组成元素,每个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中需要具有相应的意识和精神,并能在以后的观看欣赏中更好地感知体育精神。从体育运动中感知现代竞技体育的拼搏与超越精神,体育运动的公平、民主、真诚与团结文化,参与体育所应具有的协作团结、竞争合作、积极进取等精神,敬畏规则,尊重对手,信守承诺等意识。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说,需要具有这些思想意识和文化精神,也是衡量他们体育素养的重要指标。
(三)体育实践行为和文化消费
新时期的大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运动方法,了解并具有相应的体育文化精神,还能在实践中力行,成为辅助自己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元素。大学生是否具有全面的体育素养,表现他们的日常行为习惯,影响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有了较好的体验素养,就能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参与各种体育运动,将体育当做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并成为终身习惯。还能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文化展示和文化产品消费,随时投入到各种体育活动中去,观看或者参与各种形式、不同级别的体育表演或者比赛,凡是和体育相关的各种活动都能对其产生较大的影響,而不是视而不见。且体育品质和文化精神还会作用到生活工作的其他方面,体育中的规则意识、拼搏精神、合作思想等都会在他们的生活或者以后工作得到很好地践行。这样的大学生,才是真正具有全面体育文化素养的大学生,也是评价大学生体育素养的较高标准。
二、新时期培养大学生体育素养的有效途径分析
研究大学生体育素养的评价指标,深谙新时期大学生所应具有的基本素养,其根本目的是指导体育教学,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体育,真正丰富大学生的体育素养,并在日常教学和引导中促进学生更好地感悟和践行。
(一)将大学生体育素养看做体育教学的核心任务
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谓之道。体育教学需要从基本动作和运动项目做起,需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规则和方法,这是体育运动的前提,也是从事体育锻炼的基础。但体育教学更应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和层次,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让学生在感知体育品质、精神。高校体育教学注重体育素养强化,适当增加体验文化理论教学比重,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体育知识、健康知识、体育文化精神,并结合具体教学实践,让学生来感知和体悟,真正深入学生内心,成为他们思想体系的一部分,成为他们的行为实践指南。
(二)营造更为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
体育素养是一种文化精神和思想品质,是在不断实践中体悟的,也是在潜移默化中浸染的。高校重视大学生体育教学,更应重视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教育,无论校园文化建设还是课堂文化展示都应重视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课堂教学中重视各种体育精神灌输,注重体育文化宣传,引导学生感知体育品质,让学生时刻受到体育文化的熏陶,处处得到体育素养教育,真正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
(三)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
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主导,教师的体育素养和综合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体育的认知和践行。体育教师的自身的体育素养决定着学生体育素养的结构,教师的综合业务能力影响着学生体育素养的提升速度。高校体育教师需要积极学习,丰富自己的体育素养,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在较好学生专业体育运动技能的同时,真正培养他们的体育素养,服务他们的全面进步和终身发展。
总之,高校体育教师结合学生实际,在做好常规体育教学常规评价的同时,做好体育素养教育和渗透,做好体育素评价,以此来促进更好地学习体育,科学地参与体育训练,让学生能够真正深入理解体验的精神和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范果.我国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现状与培养路径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2 (04).
[2]王永.大学生体育素养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J].体育风尚,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