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余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人们更加关注自身健康状况,作为时代的接班人---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越发不容乐观;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重庆大学学生体育锻炼态度(性别)和体育行为的关系进行研究。
关键词:重庆邮电大学;学生;体育锻炼态度;体育行为
一、重慶邮电大学不同性别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态度的情况
根据表1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如下:
(1)行为态度;男大学生行为态度均值= 22.77,女大学生行为态度=21.53,二者之间相差:1.24;Sig<0.05,表明不同性别学生行为态度的差异具有显著性,男大学生的行动评价优于女大学生。
(2)目标态度;男大学生目标态度均值= 34.08,女大学生目标态度均值=33.91,二者之间相差0.17;Sig>0.05,说明男、女生对待体育锻炼态度在评价上差异不具有显著性。
(3)行为认知;男大学生行为认知均值=26.4,女大学生行为认知均值=26.2;二者之间相差0.2;Sig>0.05,说明男、女大学生在认知上差异不具有显著性。
(4)行为习惯;男大学行为习惯均值=33.26,女大学生行为习惯均值=32.34,二者之间相差:0.92;Sig<0.05,说明男、女生在行为习惯上的差异具有显著;
(5)行为意向;男大学生行为意向均值= 24.53,女大学生行为意向均值=23.12;而知之间相差1.41;Sig<0.05,说明不同性别的学生在行为意向这维度上差异具有显著性,表现为男生比女生更愿意进行运动锻炼。
(6)情感体验;男大学生情感体验均值= 33.89,女大学生情感体验均值= 34.06,而知之间相差-0.17,Sig>0.05,差异不具有显著性;说明男女生体验相差不大,不占主要。
(7)行为控制感;男大学生行为控制感均值= 26.03,女大学生行为控制感均值=25.59,二者之间相差0.50,Sig < 0.05,差异具有显著性。
二、不同性别学生体育锻炼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一)男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为了进一步理解不同性别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与行为的关系,研究根据性别对积极组和消极组进行进一步的分类,并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男子积极组和消极组、女子积极组和消极组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重庆邮电大学体育行为积极和消极的男生在体育锻炼态度的:行为态度p=0.016<0.05、目标态度p = 0.011< 0.05、行为认知P = 0.030 < 0.05、行为习惯P = 0.002 < 0.05、行为意向P = 0.031 < 0.05和行为控制感P = 0.003 < 0.05的六个方面差异具有显著性,而情感体验P = 0.052 > 0.05和主观标准P = 0.237 > 0.05的两个方面差异不具有显著性。
(二)女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为了进一步理解不同性别的学生体育锻炼态度与行为的关系,研究根据性别对积极组和消极组进行进一步的分类,并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女大学积极组和消极组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重庆邮电大学体育行为积极和消极的女生在体育锻炼态度的:行为态度P=0.024 < 0.05、目标态度P = 0.031 < 0.05、行为习惯P = 0.007 < 0.05、情感体验P= 0.008 < 0.05、行为意向P = 0.049 < 0.05和行为控制感P = 0.004<0.05的五个方面差异具有显著性,而对于行为认知P=0.052>0.05和主观标准P=0.351>0.05d的三个方面差异不具有显著性。
三、结论与建议
不同性别学生体育锻炼态度有差异,女生比男生被动;学生对场所满意度不高。学校应适当完善和增加体育设施,合理有效的规划锻炼场所的时间和空间,以及规范学校运动场馆开放制度,比如禁止或以收费的形式限制外来人员进入运动场所等避免因人多而停止运动的步伐,通过有效合理的手段为该校大学生营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曾峰.高校大学生体质状况动态分析-以北京市几所普通高校为例[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3,2.
[2]全国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综述.www.jyb.cn.教育部网站,2014.
[3]曾吉.普通高职院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