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应用文写作是技工院校学生学习好语文课的重点,掌握应用文写作知识和技能,了解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意义。分析目前技工院校学生对应用文的重视程度和学习现状。教师应运用有效的方式改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以学生对应用文写作的兴趣为出发点。调高教学水平,增强创新观念。
关键词:技工院校;应用文写作;有效教学
应用文在社会生活中应用范围较广,是技工院校学生学习的一项重要技能,它是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际工具。因此,应用文写作教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由于应用文写作课程呆板枯燥,兴趣内容较少,目前存在一些问题和现状。
1.技工院校语文课中应用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现状
1.1技工院校不够重视应用文写作课程
在多数技工院校的专业和课程的内容中,只有文秘和公共管理等个别专业开设应用文写作课程,并且两学期都开设,而其他的专业只有一个学期开设一次。对于一些理工科和技术性较强的专业,仅仅重视强化专业课程而忽视应用文写作课程,甚至将这一课缩减掉,目前存在各个技工院校生源减少,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学生的观念依旧是毕业后有一技之长,他们以提高自己专业课业务能力为目的,希望将来顺利就业。一直存在写作与专业技术无关的意识和观念。
1.2学生与教师对应用文写作的认识不够
由于不够重视导致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缺少学习的主动性,没有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以应付了事的态度对待应用文写作课程的结果可想而知,有些教师没有深入的了解应用文写作的意义,因此教学中出现枯燥无味,缺乏讲课的热情。只是按部就班的将应用文的写法,定义,格式,特点以及案例灌输式的讲授给学生,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较差。影响了学生学习应用文的写作能力提升。
1.3学生文化基础不强和学习习惯较差
技工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文化基础薄弱的现象,他们认为应用文教学简单通俗易懂,存在只要有固定的模式和结构模仿就能写好应用文的误区。
2.技工院校教师应掌握的应用文写作的教学要点
2.1重视基础教学方法,运用模仿写作的方法。
应用文具有程式化以及条理化的特点。其中的语言模式,思维模式以及结构模式都具有特定的规格,因此,学生刚刚了学习应用文时觉得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对于技工院校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没有经历过系统的写作培训,所以写作基础很薄弱,大多数学生在写应用文时存在无法可用,无话可说的现象,导致教师难以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应了解应用文是一个系统的学习写作的过程,训练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需要认识到写作基础的重要性,以及平时写作联系的积累。是日积月累的功夫不能一蹴而就。只有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够进行系统化的技能培训。因此,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多度范文来熟悉和了解各种文体的功能和特点,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从模仿到自己写作。另外,教师能够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对教学计划灵活的調整,优化教学内容,分化出不同难度的学习内容,由基础学习到专业学习最后再到综合学习的教学计划来完成应用文的系统教学写作训练。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基础写作能力。
2.2教师讲授理论与实际的有效结合,挑选合适的素材和文体
教师打破原有教学方法,将教学主体由教师转变成学生,转变角色,重视和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实践教学引入课堂,优化教学理念设计,挖掘切合学生实际情况的素材和题材进行写作训练。激发学习兴趣,开展与应用文写作相关的主题活动,比如,宣传海报,倡导信以及班会会议通知和通告等。在生活中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选择不同的侧重点来训练学生写作。这样更有利于掉学生应用文的写作积极性,激发兴趣,完成教学目标。
2.3教师多搜集或设置相关的案例分析,提升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
教师在应用文写作训练教学中可以引入案例,适当结合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发挥自主学习能力,启发写作思维,让学生能够通过案例中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且学会提出问题,从中主动去寻求解决办法,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案例的选择不要陈旧刻板,要以符合学生生活中的,同时切合实际的,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比如选取校园的通知或者启事等案例,也可以采用记录校园报纸或者校园建立等形式,一些列校园新闻的撰写工作等,积累学生的写作经验,训练写作基本功,提升综合能力。教师在开展案例分析教学过程中,有效渗透应用文写作理论知识点,使学生深刻理解并对知识点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拓展思维。学生们既能够扎实的掌握写作基础又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将理论有效的应用于实践中去,教学目的真正达到了学生应用文写作的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3.因材施教法
教师打破原有教学模式将原有的单一的灌输式教学转变为以小组竞赛的形式开展教学,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趣味性,又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竞争的环境推动学生发散思维,主动思考,独立解决问题,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热情。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总而言之,教师深入了解应用文的写作目的,教学目的是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和素质能力的提高。满足学生今后发展的需要。因此,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创新的教学理念,转变角色,设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课程增加学习趣味性,才能够真正的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技工院校语文课程标准[S].2010.
[2][美]Lese.P.Seffe,Jerry.Gale主编,高等译文。教育中的构建主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4]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应用文写作[M].背景:中国劳动社会保障部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王戈力,女,汉族,1970.7出生,黑龙江省安达市生人,本科,高级讲师,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