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浩
摘 要: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意识和科学态度为主要内容和教学宗旨的学科,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传统满堂灌式教学模式的影响下,本应灵活、生动、充满趣味性和挑战性的科学教学变成单向灌输知识的活动,致使学生对科学学习提不起兴趣,教学效率低下。如何培养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进而不断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是教师关注的话题。基于此,本文从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工作经验出发,针对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进行一番个人看法的阐述,以期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提供必要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小学科学;培养兴趣;多媒体资源;探究氛围;科学实验
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和情感基础,是积极的情感因素。只有以学生的兴趣为先导,巧妙设计教学活动,才是成功的教学。就小学科学这门学科来说,在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的影响下,本应灵活、生动的科学教学变成对单向灌输知识的过程,致使学生提不起兴趣,教学效率低下。鉴于此,作为小学科学教师,我们应积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开展科学教学,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手、口、脑并用,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认知,使科学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改进和提升。
一、借助多媒体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科技的进步及信息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多媒体为代表的先进信息技术因其自身特有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教学活动中,在激发学生兴趣、优化教学效果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将之运用到小学科学教学中,能够将枯燥的、以理论知识讲解为主的科学教学变得直观、明了,为学生营造集图像、声音、文字于一体的教学场景,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参与,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打好基础。
例如,以“我们关心天气”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活动为例,在课堂伊始环节,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一段“天气预报”的视频。视频展示了我国不同地区的天气情况,并对一些主要城市的气温和降水情况进行了简单地介绍。熟悉的画面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我也趁机让学生从中找出自己喜爱城市的天气,并仿照刚才的天气播放复述该城市的天气。并顺势向学生展示了各种天气的图片以及卫星云图的放大图等,引入相关教学内容,开始了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如此,通过引入多媒体教学,增强了学生的感官体验和感受,营造了良好的视听氛围,为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打好了基础。
二、营造探究学习氛围,保持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科学是一门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学科,需要学生主动投身其中,探索科学现象的产生、变化过程,才能深刻认识并理解所学知识,因而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对于科学教学来说是极其不适宜的。为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为学生营造探究式的学习氛围,通过开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实际操作中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科学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以“食物中的营养”这部分内容为例,为了增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我先围绕食物这一话题与学生互动,让学生谈谈自己平时爱吃的食物,并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出示了一些具体的食物图片,如米饭、面条、鸡蛋、豆类、肉类等,让学生探究这些常见食物中包含的营养物质。为了加深学生对食物中包含不同营养物质的认识,我给学生提供了相关实验器材,如辨别脂肪的实验器材:食用油、棉签、白纸、纸巾等,以及辨别淀粉的实验器材:淀粉、水、滴管等,并给学生提高了肥肉、藕片、米饭、马铃薯等食物,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探究这些食物中营养物质的含量。为了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我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不同食物的营养物质含量。我也在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时通过巡视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指出学生操作不合理的地方。最后,让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各自的研究成果,我再针对学生所说内容进行总结性的讲解。如此,通过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式的教学活动,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凸显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有效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三、设计科学实验,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本特征的学科。教材中几乎每一小节中都有实验,直观的科学实验不仅能够将抽象的文字以生动的形式呈现出来,还能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科学现象的本质。为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好教材中的实验,做好实验教学,以此来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记忆,不断促进科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例如,以“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这部分内容为例,为了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影响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因素,我给学生设计了不同的实验,开展了实验教学。首先,在排除其他因素的前提下,为了验证物体质量或是体积大小对物体沉浮的影响,我给学生出示了两套实验用品,分别是体积相同、质量不同的木块、铝块、铁块,以及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泡沫块、土豆块、铁块等,让学生观察这些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并填写相应的实验报告单。同样地,又设计了其他实验来验证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使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实验能够加深对实验现象及原理的认识。如此,通过开展实验教学,增强了学生对科学理论知识的认知和了解,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实现科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又如,以“不一样的电路连接”这部分内容为例,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认识串联、并联电路,教师可以在完成相关理论知识的讲解活动后为学生提供实验器材,如导线、电池、灯泡、电路检测器等,给学生展示串并联电路的连接方法,使学生对电路的工作情况有基本的了解和认识。如此,便使学生对相关知识有了深刻的了解和认识,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学生能够始终保持学科学、爱科学的心态,从而更好地进行这门课程的学习。
總之,兴趣作为影响并决定学生主动学习的先导条件在教学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小学科学教师,我们应从自身学科的特点出发,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重要目标贯彻于教学活动中,不断寻求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开展教学活动,改变以往沉闷、枯燥的课堂氛围及单一、固化的教学模式,为枯燥的课堂教学注入无限生机,为提高科学教学的有效性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周敏丽.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探究[J].教育界,2013
[2]单萨娜.如何激发小学科学学习兴趣[J].少儿科学周刊(教育版),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