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芳东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化学教学中也依据新课改的要求引入了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不同于以往教学方法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目前,研究性学习已经成为基础教育中大家探讨的新热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研究性學习应用到课堂,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从而提高化学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初中化学;研究性学习;实践研究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改革,研究性学习受到更多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研究性学习是当前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应运而生的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初中化学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是在化学实验的基础上,对化学知识的进一步探究。这种全新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探究意识,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求真探索的精神。
一、新课改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增强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把实验探究作为教学的主要方法。对化学课程进行变革时,首先对化学教学的实验环节进行改革。传统的化学实验课中很少要求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或者教师做演示实验时,学生不愿动手操作或看热闹,这种“硬性要求”会使学生渐渐失去学习化学的信心。改革后,化学实验的操作,将原来的验证性实验改变为探索性实验,这不仅使教师在上实验课时感觉轻松,也使学生对实验原理更为了解。事实上,这两种实验方式都是不能相互替代的,要在不同的情况下,进行不同的实验方式。初中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到化学课程,化学基础薄弱,在进行验证性实验时,就容易对所讲知识的理解有偏差,错误的认知,可能会影响学生以后的学习。因此,在教授初中化学知识的时候,要将探究性实验作为课堂实验的主要方式,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探究,不仅使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其中,发挥学生是课堂主体的作用,还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观察能力,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刻。
二、以新课改为指导,创新教学形式,培养创新意识
第一,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能力是个体通过阅读方式进行学习的行为表现,以实现心理任务完成的状态。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通过对教材内容的阅读,掌握相应的化学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果学生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在课后告知教师,教师选择合适时间在课堂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探讨,如果探讨无果,教师再进行问题的解答。这不仅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提高学生对知识掌握能力。
第二,学生分析整理能力的培养。对于知识的学习,学生不能一味的在课堂被动接受知识,而是应该化被动为主动,自主学习。知识的传播没办法直接灌输,只有学生自己进行分析整合从而主动学习。主动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自主选择、寻找有用信息,将知识进行分析整理,从而更好的解决问题。
第三,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发散性思维在定义上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教师可以就一开放型化学问题向学生进行提问,在学生思考无果后,教师可以利用这种方式,进行小组讨论学习,给学生信心,鼓励他们不断从不同角度出发,思考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第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在化学实践活动中加强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从而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养成良好的自主观察能力。
第五,初中的化学教学离不开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因素,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学生对事物感到好奇时,往往是他们进行创造性思考的时候。例如,在学习“生活中常见的盐”这节课的时候,可以向学生提问,通过学习大家都知道碳酸钠就是盐,那为什么它也被称为纯碱呢?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产生好奇心,然后,教师通过测量碳酸钠溶液pH值的实验,让学生直观了解到并非所有的盐溶液都是中性的结论。
三、研究性学习内容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体现
(一)选择开放性的化学问题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是不同于传统的,是一种开放式的学习方法,因此,化学问题研究的方法和结果都不是有且仅有一个的,在化学研究性学习中,要多角度的思考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
(二)选择探索性化学实验
首先,教师要明确化学实验的宗旨。其次,鼓励学生自己搜集实验资料,设计实验,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最终完成实验。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在课堂的参与度,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三)选择与实际相关的现实问题
化学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使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主要源自实践活动。要想更好的学习化学知识,养成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就必须把化学与实际相结合。例如,在进行有毒物质学习的课程时,教师可以最先向学生讲解甲醛,这是一种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有毒物质,从甲醛的性质和成分出发,引导学生学习甲醛的防护措施。与此同时,生活中与健康相关的重金属污染、酸雨危害、酸性食物对人体的影响等问题也可以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让学生进行学习探究。
化学是一门奇妙的科学,化学的研究对象可以是自然界中的任何物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化学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进行初中化学教学的时候,教师应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更新,将研究性学习运用到化学教学中,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祥云,高琳琳.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与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7(01):265.
[2]赵杰.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7(04):25-27.
[3]陈湘江.运用化学实验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尝试[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6(S2):8-10.
[4]李伟森.研究性学习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几点做法与思考[J].名师在线,2016(09):49-50.
本文为甘肃省陇南市2018年度教育研究课题《新课改下初中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LN[2018]82。